2019亚洲日韩新视频_97精品在线观看_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_91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以就業能力為本位的行政管理專業第二課堂教學體系構建

來源:期刊VIP網所屬分類:求職就業時間:瀏覽:

  論文導讀::就業能力不足是現階段大學生就業難的根本原因之一,第二課堂教學活動有助于提升大學生的就業能力。行政管理專業的第二課堂教學體系必須以就業能力為本位,按模塊思路進行設置,并輔之以必要的配套措施。

  論文關鍵詞:就業能力,第二課堂,體系構建

  眾所周知,我國的高等教育已經進入了實質的大眾化階段。不可否認,高等教育的快速發展為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但同時,我們也必須承認大學生就業難問題確實一直沒有得到根本性的解決,加上金融危機的影響,大學生就業形勢變得異常嚴峻。大學畢業生就業難是我國現階段及今后長期面臨的重要問題,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就畢業生自身來講,就業能力不足是我國大學畢業生就業難的一個根本原因。因此,高校作為人才培養的基地,應該尤為重視大學生就業能力的培養,不但要通過第一課堂的主渠道來培養大學生的專業知識和技能,更要發揮第二課堂的作用來培養大學生適應社會生活應具有的基本素質和求職技能,在提升其綜合素質的同時開發其就業能力,從而使大學畢業生能順利進入各種不同的勞動領域就業,這是解決我國大學畢業生就業難的根本所在。下面,筆者就結合自己的教學和學生管理經驗談一談如何以就業能力為本位構建行政管理專業的第二課堂教學體系。

  一、就業能力和第二課堂的概念界定及其相關性分析

  近年來,國內外學者對就業能力的定義、構成、評價機制等方面作了深入的研究。國外學者的研究中比較有代表性有兩個:一個是奈特和約克兩位學者從心理學角度構建的在就業能力研究領域被廣泛引用的USEM模型,包含四個組成要素:理解力(Understanding);技能(Skills);自我效能(Effic-acybeliefs);元認知(Meta-cognition)[1]。另一個是普爾和斯韋爾提出的就業能力模型,該模型認為,就業能力與自我效能、自信、自尊三個本質要素密切相關,但如何形成自我效能、自信和自尊?普爾和斯韋爾認為是人們對職業發展學習,經歷,專業知識、理解能力和技能,一般技能,情商五個方面的不斷反思中形成的[2]。國內,以鄭曉明為代表的研究者提出就業能力是指大學畢業生在校期間通過知識的學習和綜合素質的開發而獲得的能夠實現就業理想、滿足社會需要教育學論文,在社會生活中實現自身價值的本領[3]。重慶三峽學院研究者任江林更進一步提出,大學生就業能力應該包括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基本工作能力,它是大學生作為社會人、單位人應該具備的基本素質是用人單位挑選大學生的首要標準。第二個層次是專業知識和技能,是大學生就業核心競爭力之所在。第三個層次是求職技能。這是決定大學生能否實現勞動者和生產資料的結合,達到人職匹配的重要因素[4]。綜合國內外學者的研究,筆者認為,就業能力是一種以就業為目的的特定的綜合素質和能力的集合。

  所謂第二課堂是相對于第一課堂而言,是指在教學計劃規定的必修課程之外,以育人為宗旨,以培訓學生的基本技能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為重點,以豐富的資源和空間為載體來展開的系列開放性活動[5]。它不僅是第一課堂的繼續與延伸,還是一個有著特定的組織結構,擔負著特定的育人功能的開放性育人系統,主要由思想政治與道德教育、社會實踐與志愿服務、學術科技創新與技能培訓、文化藝術與身心發展、各類社會活動等活動模塊所構成,相對第一課堂而言,具有目標導向性、內容廣泛性、組織機制靈活性、時空開放性、選擇自主性和效益綜合性等特點。

  第二課堂所培養的綜合素質從一定程度上來說,是由多種知識能力要素構成的有機體,是就業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這種就業所需的特定綜合素質是在實踐中通過不斷的學習和摸索而形成的,是關于如何去行動的素質,它往往與大學生所推崇的目標實現有關。而大學生的就業能力是直接關系到求職者能否順利就業的各種素質的總和,主要包含了個人的思想道德品質、業務技能、社會實踐能力、身心調適能力、團隊融合能力等要素,它是一種關于大學生如何實現就業的能力。它與大學生職業目標選擇的實現有關。兩相比較,就業能力的內涵與第二課堂所培養的綜合素質便有了一定的相關性。

  二、行政管理第二課堂教學體系的具體內容

  根據上述對就業能力和第二課堂概念以及二者關系的理解與把握,結合高校行政管理本科專業的具體特點,同時考慮到目前我國高校行政管理專業畢業生的實際就業途徑,筆者認為,應該根據就業能力的構成要素、按照模塊思路構建行政管理專業第二課堂教學體系。

  (一)必修模塊

  必修模塊中的第二課堂活動是所有學生都必須參加的,至少應該包括以下兩類:

  1、形勢與政策相關課程

  個人思想道德品質,即是一個人最基礎的素質和靈魂,它外化為工作中所體現出來的政治素質、誠信度、社會責任感、敬業和奉獻精神[6]。其是大學生就業能力中最根本的要素之一。形勢與政策及相關課程可以通過豐富多樣的形式來提升大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比如時政辯論賽、紅歌賽、挫折教育等等小論文。

  2、職業規劃大賽

  職業規劃就是對職業生涯乃至人生進行持續的系統的計劃的過程,它包括職業定位、目標設定、通道設計三部份內容。職業規劃在大學生就業過程中具有重要的引領作用。從大學一年級就應該開設職業生涯規劃課程,并在基礎上舉辦豐富多彩的職業規劃大賽,從而使學生不斷明晰自己的職業發展方向。

  (二)選修模塊

  選修模塊是根據行政管理專業畢業生的職業發展方向而進行設計的,大致包括以下公務員、研究生、公司職員、教師、創業等四個組別,學生可以結合自身的職業取向來選擇不同的第二課堂活動。

  1、公務員組

  公務員是行政管理專業畢業生的一個重要的職業選擇方向,但是公務員“逢進必考”的要求使得很多學生淪落為“炮灰”。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原因在于參加公務員考試的學生很少經過長期的有針對性的訓練。建議從一年級就開始做有針對性的強化訓練,如每周開展“精彩三分鐘,時政任我評”、定期開展時政知識競賽活動、選擇熱點開展時政辯論賽活動等等;在第五或第六學期開設專門的公務員考錄課程,分設行測專題、申論專題和面試專題等活動。

  2、研究生組

  按照目前高校畢業生就業率統計口徑,考取研究生也算是一種“就業”,同時,考取研究生確實也是部分畢業生的目標選擇,因此,第二課堂也應該緊緊圍繞“考研”進行相關設計。建議從二年級開始每月開展一次讀書報告會活動,由專業導師指定書目范圍,學生閱讀做筆記、談感受;定期開展專題講座或報告,針對教學內容中的一些難點、熱點問題,特別是與現實結合較緊密的問題,邀請校內外專家進行專題講座;組織部分專業功底扎實、學術素養較高的學生參加各種層次的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在第八學期,開展考研復試指導等活動,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考研錄取率。

  3、公司組

  由于私營部門也存在一定范圍的行政事務,公司、企業職員也逐漸成為行政管理專業畢業生可以選擇的職業領域,比如辦公文秘、人力資源專員等等。第二課堂在這方面也可以有所作為教育學論文,如開展辦公自動化培訓、文秘風采大賽、管理游戲等活動。

  4、教師組

  特崗教師計劃是國家教育部正在重點推行的一個基層就業項目,因為其允許非師范專業畢業生報考,所以為行政管理專業畢業生提供了一種選擇。教師技能風采大賽或者說課大賽能滿足學生這方面能力提高的需要。

  5、創業組

  按照目前高校畢業生就業率統計口徑,正規的創業同樣算是一種“就業”。以開展校園科技、文化、藝術等課外活動為主要內容的第二課堂在大學生創業教育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蓢L試開展創業論壇、創業培訓、創業競賽等活動,不斷提升大學生的創業素質。

  綜上所述,必修模塊和選修模塊共同構成了行政管理專業的第二課堂教學體系,在這個體系中,學生在完成必修模塊的課外活動的基礎上可以自由選擇符合自身職業取向的一種或多種選修課外活動,從而有針對性的提升自己的就業能力。

  三、行政管理第二課堂教學體系的運行機制

  靜態的體系構建只是行政管理專業第二課堂教學體系的基礎,要使這個體系真正有效地運作起來,還需要一系列的配套措施:

  1、組織保障

  這里的組織保障有兩層意思,一是要建立和完善行政管理專業第二課堂教學團隊,使專業導師能夠積極地參與到第二課堂教學中來;二是強化班級團支部在第二課堂教學體系中的主體作用,改變原來主要由院系團總支開展第二課堂活動的做法,實現活動重心下移、全面覆蓋,爭取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到第二課堂活動中來。

  2、方向引導

  這里的方向指的是專業學習,從上述第二課堂教學體系的內容安排不難看出,大部分的課外活動都與專業學習有關。這主要是因為傳統的第二課堂教學活動目標導向型不強且與專業特點偏離較遠,導致學生參與的積極性較低。第二課堂教學活動向專業學習方向靠攏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積極性,保證教學效果。

  3、紀律強制

  與第一課堂相比,第二課堂更加自由開放,但這并不表示第二課堂教學就不需要紀律。相反,第二課堂教學更需要紀律強制,尤其是新的教學體系開始執行的初期,一方面學生有了更多的選擇自由,另一方面新的教學活動對學生的吸引力還沒有充分顯現出來。此時,紀律強制也許是保證教學效果的最好的手段。

  4、經費支持

  從教育投入的角度看,院系應該設立專項經費為開展豐富多彩的第二課堂教學活動創建更好的硬件條件,搭建多層次、多環節的第二課堂活動平臺,從而保障行政管理專業第二課堂教學體系的有效運行。

  [參考文獻]

  [1]白劍宇,吳春.基于USEM模型的大學生就業能力培養[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8(09):161.

  [2]胡尊利,劉朔.國外大學生就業能力研究的探討[J].陜西教育,2008(03):104.

  [3]鄭曉明.“就業能力”論[J].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02(03):91-92.

  [4]任江林.關于提高大學生就業能力的幾點思考[J].教育與職業,2005(06):47-48.

  [5]丁丹,王芝華.高校第二課堂育人模式探析[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08(02):103-105.

  [6]柯羽.第二課堂與大學生就業能力研究[J].中國青年研究,2009(08):7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泰兴市| 宜君县| 玉田县| 松江区| 宁蒗| 宿迁市| 治县。| 汉川市| 大港区| 邮箱| 郯城县| 仙游县| 雅安市| 广州市| 托克逊县| 汉川市| 哈密市| 开原市| 东乌珠穆沁旗| 资中县| 康平县| 镇平县| 泌阳县| 将乐县| 修武县| 长乐市| 通城县| 石泉县| 古交市| 崇信县| 呼图壁县| 清水河县| 奎屯市| 夏邑县| 顺义区| 德阳市| 甘谷县| 明水县| 家居| 林甸县| 凤冈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