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論文摘要:根據教育部相關規定,從上世紀末起非師范、非醫學、非公安類的專科層次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應逐步規范校名后綴為"職業技術學院"或“職業學院”,而師范、醫學、公安類的專科層次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則應規范校名后綴為"高等??茖W校"。文章發表在《重慶社會科學》上,是核心社科期刊發表范文,供同行參考。
論文關鍵詞:高職院校畢業生,就業,調查
近幾年來,隨著高等學校招生規模的擴大,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進入“大眾化教育”階段,大學畢業生就業成為社會關注的重要話題。從中國目前的社會發展狀況看,就業問題將是一個長期存在的話題。大學生就業不僅關系到大學的生存與持續健康發展,也關系到國家經濟發展、社會的和諧穩定和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也是一個政治問題。就業率成為衡量一所高校,特別是高職院校的主要核心評價指標。
一、高職畢業生就業中反映的主要問題
基于對本院畢業生在就業心理、就業觀、影響高職畢業生就業的主要因素以及高職畢業生需要的就業指導形式等方面作了全面調查的基礎上,發現存在如下主要問題:
1.就業前缺少充分準備。主要表現在:一是就業目標不明確,漫無目的,并且就業目標高;二是自我認識不夠,過高估計自己的價值,自己定位不準確,用學生自己的話來說,就是“對就業太理想化,對現實的平凡無法適從”;三是職業定位不合理,缺乏職業生涯規劃;四是期望值過高,眼高手低,好高騖遠,不切實際,不能吃苦,比較盲目不夠理智。
2.畢業生就業市場供大于求,畢業生就業競爭大,高職院校畢業生感到??茖W歷層次“高不成低不就”,因此覺得提供給高職畢業生的職位少,用人單位開的工資低,但絕大多數用人單位要求應聘者要有工作經驗。社會對應屆畢業生不看好。
3.也許由于就業市場競爭激烈,部分畢業生感到自己專業水平不高,專業知識缺乏,專業技能不扎實,個人競爭力不強,個人能力不強。
4.畢業生普遍感到就業信息少,信息獲得渠道單一,不能很好獲得就業信息。
5.有畢業生認為學校教育與社會需求脫節。畢業生對企業不了解,對社會需求不了解,對就業形勢政策不了解。與實際的工作接觸少,所學與現實相差大,所學知識在崗位上用到的少。
6.畢業生普遍感到就業壓力大,信息不足,心態自我調整不好。特別是苦尋不到合適就業信息,面試失敗,普遍感到沮喪、郁悶。
7.還有畢業生認為缺乏面試技巧,并且還有埋怨社交網絡狹窄,人情關系少等。
二 、對策
1.加強就業信息搜集、傳遞工作。就業信息少,是畢業生感到就業難的一個主要因素,也是困擾畢業生求職的一個重要因素。“巧婦難做無米之炊”,就業信息獲得是就業的前提。畢業生認為“就業辦”在就業信息搜集中有重要作用,首先高職院校的“就業辦”應在為畢業生提供盡量多的信息方面下大功夫。
因此,利用校園網,學院應加強網絡在畢業生就業信息搜集、傳遞中的作用,為畢業生就業提供一個有效平臺。網絡招聘需要注意信息的真實性和畢業生個人資料的安全保密。親屬、教師等社會關系的介紹是畢業生信息獲得和成功就業的有效途徑。激勵全院教職員工全員參與畢業生就業,特別是發揮任課老師的推薦作用,應該是一條切實有效的途徑。另外,學院應積極與用人單位聯系,開展公關宣傳活動,主動推薦畢業生。加快就業信息傳遞,使就業信息更快更好的傳遞給畢業生也是畢業生的要求。
2.開展多種形式的就業指導。從調查看,畢業生強烈要求開展就業培訓和個別輔導。學生認為就業指導課內容多空洞,不能提供實際操作。求職中,情況復雜,每個畢業生所遇到的情況不同,因此要求不同。畢業生要求結合個體實際情況提供有針對性的輔導。
CSSCI期刊投稿須知:《重慶社會科學》(月刊)創辦于1983年,系重慶市唯一冠以省級行政區域名稱的綜合性學術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