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亚洲日韩新视频_97精品在线观看_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_91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論如何完善淄博公共就業服務體系

來源:期刊VIP網所屬分類:求職就業時間:瀏覽:

  一是積極推行“柜員制”服務。市人力資源市場搬遷新址后,對各服務大廳進行了合理布局,設置了勞動就業服務區、勞動事務代理服務區和招聘洽談服務區,將業務科室工作職能和人員進行整合,實行扁平式管理,推行區域“柜員制”服務,真正做到即時受理、回復、辦結。二是增加就業培訓機構數量。經過嚴格審查和認定程序,已確定淄博市技師學院等 36 家培訓機構為市首批定點培訓機構,城鎮新成長勞動力、就業轉失業人員、進城務工人員、創業培訓人員均可報名參加,有效地拓寬了就業培訓途徑。

  一、淄博市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建設的基本情況。

  1. 基層就業服務平臺初步建立。

  2011年以來,全市將基層就業平臺建設作為完善公共就業服務體系的重要任務,擺在十分突出的位置來落實,街道(鄉鎮)、社區(村)公共就業平臺初步建立。目前,全市 106 個街道( 鄉鎮)全部建立了勞動保障服務中心,并配備了 3 名專職工作人員,初步實現了機構、編制、人員、場地、經費、制度六個方面初步的有機整合。全市 696個社區( 村) 建立了勞動保障工作站,鄉、村兩級從事勞動保障工作的專兼職人員達 1 303 人。市、區(縣)、街道(鄉鎮)、社區(村)四級勞動保障工作網絡初步形成。

  2. 就業服務水平穩步提升。

  一是積極開展就業服務專項系列活動。2012年以來,在全市范圍內開展了“你就業我服務、你發展我幫扶”活動,大力開展“送政策、送崗位、送技能、送服務”專項服務。活動開展以來共開發各類公益性崗位 484 個,幫助 3 624 名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組織就業政策宣講 96 次,發放各類宣傳材料 4 萬余份,落實社保補貼 528. 46 萬元,充分發揮了市人力資源市場的輻射帶動作用。截至 2012 年 8 月底,市人力資源市場共舉辦各類招聘會 101 場,提供就業崗位 8 萬個,入場招聘企業 4 554 個,達成就業意向 3. 2 萬個。從效果看,這些就業服務專項活動持續時間長、聲勢大、效果好,為進一步提高公共就業服務水平提供了寶貴經驗。

  二、淄博市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存在的主要問題。

  1. 人員配備和經費保障不足依然是制約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建設的瓶頸。

  雖然在各級黨委政府的重視和支持下,淄博市已初步構建了市、區( 縣) 、街道( 鄉鎮) 、社區( 村) 四級公共就業服務體系,但普遍存在著人員編制少、專業人員缺乏的問題,許多一線服務主要靠聘用人員,難以滿足社會對公共就業服務的需求。同時,在公共就業服務不能收費的情況下,目前公共服務總體投入普遍不足,公共就業服務所需資金還未能按照《就業促進法》的要求完全列入財政預算。全額撥款也只能保證基本人員工資和工作經費,公益性服務無明確經費來源。

  2. 體制性障礙仍影響公共就業服務體系進一步發展。

  長期以來形成的由人事部門和勞動部門分別管理的工作體系,在管理制度、服務規范等方面差異明顯,特別是由于身份界限導致的人員流動與就業的制度性障礙,影響了全社會人力資源的統一管理和公共就業服務的規范實施。這一突出問題也同樣存在于淄博市公共就業服務體系中。目前,就業服務機構、人才服務機構、人力資源市場、人才市場、畢業生市場、民工市場等還存在對象分割、體制分割、信息與服務相對分割的狀態,難以為城鄉各層次勞動者提供均等化就業服務,降低了人力資源市場的配置效率。機構改革為公共就業服務的發展提供了條件,但建立統一完善的服務制度和服務體系,形成統一規范的人力資源市場,還需進一步徹底破除體制障礙。

  三、完善淄博市公共就業服務體系的對策建議。

  按照《山東省基層公共( 就業) 服務平臺建設規劃》的部署和《淄博市關于進一步加強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建設的實施意見( 試行) 》的要求,需要從以下五個方面進一步完善公共就業服務體系。

  1. 加強區( 縣) 級以上公共就業管理機構建設。

  一是按照“整合資源,置換資產,集中服務,方便群眾”的基本原則,盡快建設完成集就業服務、人力資源服務、社會保障、勞動關系、調解仲裁和勞動監察等服務于一體的市、區( 縣)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綜合服務中心。二是理順管理體制,明確公共就業服務管理機構對中心以及基層平臺的組織管理,推進公共就業服務政策實施,創新服務流程和服務體系的職能; 三是明確編制性質,公共就業服務管理機構為參照公務員管理機構,工作機構為全額撥款事業單位,同時按照機構服務對象的范圍數量合理確定人員編制數量; 四是爭取市、區( 縣) 財政將公共就業服務機構經費納入年度財政預算,加大對公共就業服務機構工作經費和專項經費的投入力度,保證公共就業服務機構高效運轉。

  2. 加強基層公共就業服務平臺建設。

  一是統一設置基層公共就業服務機構。把街道( 鄉鎮) 現有的勞動保障服務中心統一命名為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所,性質屬于公共服務性機構; 對于社區( 村) 這一級,可以根據位置和人數等實際情況,把現有的勞動保障工作站合理地整合成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服務站,這樣既方便社區( 鄉鎮)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所的管理和監督,也有利于降低管理費用。二是配備正式的專業工作人員。根據各街道( 鄉鎮)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所的實際情況,每個保障所正式工作人員不能少于 5 人,可以由縣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通過公開招聘的形式向社會招聘專業人員,并給予正式編制和相應待遇; 社區( 村)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服務站工作人員不能少于 2 人,可以從社區( 村) 工作人員中擇優錄用。為增強專業水平和業務素質,所有基層工作人員在上崗之前,需要由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機構統一培訓,合格后上崗。三是保障工作經費來源。按照現行財政體制的實際情況,將街道、鄉鎮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所正常開支經費由區( 縣) 和街道( 鄉鎮) 兩級財政共同籌集; 社區( 村)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服務站的正常經費由鄉街道( 鄉鎮) 和社區( 村) 兩級共同籌集。

主站蜘蛛池模板: 登封市| 长丰县| 壶关县| 平凉市| 桐柏县| 连南| 丰城市| 阳东县| 玛纳斯县| 惠来县| 合川市| 遂川县| 孝感市| 温泉县| 武安市| 焦作市| 赤峰市| 阳曲县| 称多县| 汽车| 苍溪县| 奉节县| 深泽县| 峨眉山市| 珠海市| 河北区| 红安县| 合川市| 巴林左旗| 台北市| 永州市| 仙桃市| 莱州市| 平利县| 龙岩市| 讷河市| 枣强县| 仲巴县| 清涧县| 淅川县| 宁晋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