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 要】隨著制造業飛速發展,中小型制造企業高能耗成為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的阻礙。文章介紹宜興市工業節能降耗工作情況,通過嚴控能源源頭消耗,大力推動節能技術改造項目建設等有效措施,提高企業清潔生產資源綜合利用率,使能耗消費總量得到有效控制。同時,文章針對宜興市中小型制造企業規模小、資金不足的特點,提出相應的對策和建議,從機器設備、工廠等方面找出企業節能降耗潛力,并且認為政府支持對企業節能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宜興市;中小型制造企業;節能降耗
據統計,我國企業數量超過8 000萬家,中小企業占99%,創造價值占GDP的60%,創造我國80%的城鎮就業率。中小型企業是實現國家經濟增長的重要保障,隨著商品需求量增加,資源需求擴大,世界各國致力于節約資源和綠色發展。2009年國際生產工程學會在都柏林大學召開“能源效率與低碳制造”主題國際制造會議,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決定將節約資源作為基本國策,2016年杭州G20峰會把綠色作為討論熱點。制造業企業量大面廣,中小型企業節能減排潛力更大,如何提高中小企業能源利用率是企業發展面臨的重大問題。中小制造企業數量多,管理水平較低,導致企業大多注重追求自身經濟利益,缺乏節能降耗意識。隨著環境問題日益突出,環保綠色發展日益受到社會重視。企業面臨利益相關者的各種壓力,中小型制造企業節能降耗成為研究熱點。企業如何加強節能降耗管理,促進國家經濟可持續發展成為解決問題的關鍵。
1 宜興市中小制造企業節能降耗取得成效
近年來,日益嚴峻的環境問題使得企業生產經營受到制約,國內外陸續通過相關環保法規,社會因素影響了企業的生存與發展。隨著經濟全球化加快,環境問題復雜地交織在國際貿易等經濟活動中,企業必須重視節能降耗,促進綠色可持續發展。領先企業通過實施ISO 14001環境管理體系和環境信息披露等途徑進行自我規制,成為全球供應鏈重要環節。中國企業對國際環境管理標準適應能力面臨嚴峻的挑戰[1]。
宜興是歷史悠久、先進開放的文明城市,隨著城市化建設加快,宜興中小型制造企業迅速增加。中小型企制造業普遍具有能耗高、資源消耗量大等特點,在推動宜興社會經濟發展的同時,以往粗放發展管理方式導致宜興城市生態環境受到嚴重破壞,加強中小型制造企業節能降耗成為宜興可持續發展面臨的迫切問題。宜興中小型制造企業通過采取有效措施,使節能降耗工作得到深入開展,取得很大成效[2]。目前,宜興中小制造企業節能降耗情況體現為能源消耗得到有效控制,重點高能耗企業得到有效監管,綠色節能項目建設持續推進,推行清潔生產資源得到有效利用。通過落實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評估審查,嚴格控制新建高耗能項目,對化工等高能耗行業新增產能實行能耗等量置換。據統計,2018年宜興市對96個工業項目進行節能評估,萬元增加值能耗遠低于規模企業平均值。
通過推進萬噸節能工程,鼓勵企業挖掘節能降耗潛力,推進節能降耗綠色發展項目,如漢光生物廢水回收鹽等改造項目取得顯著的節能效果;“華寶陶瓷”等企業通過裝備改造提高能源利用率;“雙盾科技”總投資12.5億元脫除PM2.5霧霾環保裝置項目順利進展。宜興市完成重點節能經濟改造項目20多個[3]。會同節能監察中心對重點用能單位能源管理負責人進行法律培訓,重點用能單位健全能源管理機構,對宜興30家重點用能單位開展能源審計,挖掘節能潛力。根據工信部對水泥行業實行能耗限額階梯電價政策要求,對25家水泥企業進行核查。部分企業離先進值存在較大的差距,目前通過期限整改基本淘汰到位。
2 宜興市中小制造企業節能降耗現狀
隨著國家綠色環保理念的大力推進,生態文明發展方式在各地中小制造業重點能耗企業中得到推廣[4]。宜興中小制造企業通過采取多種措施,節能降耗工作取得很大成效,但受多方面原因的影響,目前中小制造企業節能降耗工作仍存在不少問題,分析宜興中小制造企業節能降耗現存的問題,可以更好地為中小制造企業節能降耗工作改進提供依據,促進宜興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
宜興中小制造企業節能降耗工作特點主要體現在能耗總量與單位能耗控制取得成效,清潔能源消耗量逐年提升,高能耗產業占比較大,地區企業能耗差異較大。企業節能降耗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包括基礎管理相對薄弱,產業結構調整較為困難,節能降耗進入瓶頸期[5]。據統計,2019年宜興規模以上工業綜合能耗為586.85萬tce,萬元產值能耗為0.166 tce,有效遏制2018年綜合能耗量,規模企業產值增長16%的情況下,實現萬元產值能耗大幅下降。天然氣清潔能源消耗量明顯增長,占全市能耗總量的19.17%,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電力消費54.39億kW·h,比2018年提升1.1個百分點。熱力消費同比增長7.7%,天然氣、熱力清潔能源使用量占比達45.85%,原煤使用量為567.17萬t,占能耗總量的53.38%。
各地區能耗總量不平衡,經開區綜合能耗達295.86萬tce,工業重鎮丁蜀鎮能耗為12萬tce,全市鎮園街道中有新莊等6地萬元產值能耗下降20%以上。各產業企業間能耗水平差異大,能耗前10名企業綜合能耗占規模以上企業的75%。水泥行業等企業生產負荷增加,但能源利用率提高促使能耗下降。江蘇華亞化纖有限公司等重點用能企業強化管理取得良好成效。少數企業實現產能釋放,萬元產值大幅度增長。化學原料制造業、電力生產供應業、紡織印染業等高能耗產業綜合能耗為455萬tce,化學制品制造業綜合能耗占規模以上企業的46%,電力生產供應業綜合能耗占規模以上企業的36.96%。
宜興主導產業為化學制品等高能耗產業,節能環保等新興產業體量偏小,傳統產業產能過剩,企業要生存,產業結構調整任重道遠。基礎管理薄弱體現為計量器具配備不齊全,分析系統不健全,缺乏相關的專業技術人員[6]。多數高能耗企業未按國家標準配齊二、三級計量,導致基礎數據收集不全。大部分企業未設立能源管理部門,部分管理員變動頻繁,企業能源管理離專業性要求差距較大。在“十三五”節能約束性目標考核中,企業能耗水平達到極限,政府導向作用不明顯。宜興節能監察機制尚未建立,缺乏專職監察執法人員,企業學法、守法意識不強。
推薦閱讀:節能環保論文怎么引用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