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亚洲日韩新视频_97精品在线观看_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_91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全球變暖背景中我國新能源汽車現狀及展望

來源:期刊VIP網所屬分類:能源時間:瀏覽:

  摘 要:全球變暖加劇帶來的不良后果嚴重,深入了解溫室效應的形成原因以及在此背景下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必要性對于正確對待節能減排以及有效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對于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現狀以及還未解決的危機做出較為理性的分析和概括,同時在此基礎上,為新能源汽車生存空間和進步提供建議。

  關鍵詞:新能源汽車;全球變暖;建議

能源工程師論文

  1 全球變暖背景下新能源汽車發展必要性

  1.1 全球變暖與溫室效應

  近年來,“全球變暖”是全球共同面對的形勢,它表現為溫室效應不斷積累,能量不斷在地氣系統累積,導致溫度上升。依靠世界氣象組織研究,全世界溫度在最近二十年持續增加。

  溫室效應為導致全球變暖的因素之一。雖然溫室效應的存在給地球的生命體提供的保障,但由于地球自然事件(如火山噴發等)、人為排放以及破壞二氧化碳循環圈等原因,溫室氣體濃度不斷增加,導致了一些不良的后果、全球溫度的升高將會導致滿足生物對溫度、水分的要求,影響其生長與繁殖。

  1.2 我國發展新能源汽車的必要性

  冰川融化、病毒蔓延、洪水泛濫,這些都與全球變暖有關,但是由于各國對經濟發展的追求而常常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在全球大氣環境情況日益俱下的背景下,我國以長遠發展眼光平衡生態與經濟的關系。

  中國重視全球變暖的控制不僅是出自一個大國對于地球及世界的責任,更是因為我們有義務為溫室氣體的減排作出貢獻。聚焦于我國碳排放的分布,交通運輸領域碳排放已經超過社會14%且仍為增長態勢,而其中70%排放量來自于道路運輸[1],由此可見新能源在運輸行業中運用發展是迫切需要的。

  除此之外,汽車排放的尾氣也是備受關注的。汽車排放氣中對溫室效應影響除了熟知的二氧化碳以外,還有甲烷和一氧化二氮[2],三種溫室氣體的排放占溫室氣體全球增溫潛勢的95%以上。由此看來,研發與發展新能源汽車不單單可以緩解我國本有的石油資源緊張的居民,還能夠有明顯成效地改善汽車尾氣排放帶來的環境問題。

  2 新能源汽車發展現狀

  從“十五”開始,我國依靠眾多政策扶持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同時也頒布了各項有助于新能源汽車進入市場的扶持政策,采用了財政補貼、稅費減免等方式(如出臺《關于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等)以促進消費者能夠盡快地接受新能源汽車。通過EV Sales研究,在2019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售形勢大好,達到120.6萬的數額。通過連續保持五年的全球銷售第一的成績[1]。

  總的來看,不管是從銷售數量還是從品牌樹立上來看,中國新能源汽車獲得良好的發展,勢頭迅猛,涌現了如比亞迪等一系列的典型的、知名的新能源汽車自主品牌。但是雖發展速度很看,但依舊未達到《“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中提出的2020年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200萬輛以上的預期。

  除新能源汽車在市場占額上存在較大發展空間外,在技術方面也存在需要提高或者改進的地方。相較于發達國家,中國的新能源汽車仍望塵莫及,有很大追趕空間,我國雖然擁有制造電動汽車關鍵零部件的天然資源優勢,但發達國家采用各種聯合方式對新能源汽車的核心技術進行開發,從而在技術層面有很大的成果及突破。中國純電動客車,乘用車的建造水平提升,其電池能量密度提高,平均續馳里程變長,但是技術水平依舊有很大的改善空間。

  而一個依舊存在爭議的問題是,新能源汽車研究的最好途徑會是純電動汽車嗎?雖然電動機不會像內燃機一樣產生較多的溫室氣體,但是它依舊會產生一定的污染。以鉛酸蓄電池為例,在蓄電池的制造與使用過程中依舊會產出以硫酸霧為主的酸氣,不僅對人體身體健康有危害,同時也會造成一定的大氣污染。

  根據前文關于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目前情況研究表明,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即使已經有了燃油經濟化,多元化能源,節能減排化與科技集中的趨勢。但是核心技術仍未有突破性發展。由于我國新能源汽車技術基礎較為薄弱、系統性發展欠缺,導致了在技術研發和基礎設備配置上都亟待補充與發展。

  3 新能源汽車發展未來前景和倡議

  3.1 在核心技術領域實現突破,減低成本尋求協調發展

  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可以在基于我國國情的條件下,借鑒他國成果經驗或舉措,并嘗試與發展國家進行國際合作。新能源企業在發展規劃中,把技術發展放在首要地位,通過技術提升、品牌打造從而系統優化產業類,將各個程序的成本降低,提高新能源汽車與傳統燃油汽車在經濟價格方面的優勢。同時,政府和車企可以與車間、互聯網行業等更具有專業能力的領域進行協同技術開發,已達到強項互補的作用,增強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競爭優勢,提升世界市場份額。

  3.2 加強配套基礎設備建設,優化服務提供合理補助

  根據國務院辦公廳于2015年發布的《關于加快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的指導意見》,充電樁也需要規范管理。計劃于2020年初步打造充電設備機制,達成“車樁相隨、智能高效”的目標。然而到2019年底為止,中國車樁比只有3.1:1,嚴重失衡,充電樁總數是121.9萬根[1],所以“兩新一重”在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中政府工作報告中得到重視,它囊括了“建設充電樁、推廣新能源汽車,激發新消費需求、助力產業升級”的指導方針。的確,中國充電基礎設施建設還不齊全,制約著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建設發展。其具體表現在充電樁技術尚未成熟、迅速以及其數量與分布上無法滿足社會大眾的需求。

  3.3 發揮宣傳推廣的作用,提高公眾生態環保意識

  車企與政府這些組織機構必須擴大新能源汽車的宣傳范圍,讓更多的人了解新能源汽車和充電設施的政策,便于潛在消費者對其功能和發展趨勢、支持有更為深入的理解。除此之外,還應該讓公眾意識到節能減排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能夠讓其感受到對于生態的保護與自身利益、責任是密切相關的。通過正確的宣傳和引導,加強社會各界對于全球變暖以及新能源利用的關注,進一步增強人民關于節約經濟化的概念,潛移默化地影響他們的生活方式。

  參考文獻:

  [1]李茜,王昊,葛鵬.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歷程回顧及未來展望[J].汽車實用技術,2020(09):285-288.

  [2]何立強.中國機動車溫室效應污染物排放清單及其削減潛力研究[D].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2014.

  推薦閱讀:新能源類課題好申報嗎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乌拉特前旗| 龙游县| 潼关县| 安溪县| 加查县| 临江市| 桦川县| 高台县| 台东市| 高雄县| 巩留县| 策勒县| 伊川县| 文成县| 利辛县| 东城区| 巴林左旗| 崇左市| 江山市| 奈曼旗| 砚山县| 丽水市| 南昌县| 栖霞市| 桐梓县| 唐山市| 樟树市| 万盛区| 满城县| 枣阳市| 汉川市| 邓州市| 五家渠市| 南康市| 澄城县| 那曲县| 莱阳市| 永登县| 涪陵区| 师宗县| 普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