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能源消耗總量的多元分析模型,是一個復雜的經濟模型,因此,有可能此模型中略去的變量隨解釋變量的變化而呈規律性的變化,即模型中存在異方差現象。也有其他可能原因導致此模型存在異方差現象,如:變量的設定問題、利用平均數作為樣本數據等。綜上,需要對此模型進行異方差檢驗并修正。
論文關鍵詞:模型,時間序列平穩性,多重共線性,異方差,自回歸,檢驗,修正
一、引言
隨著能源危機的出現,能源消耗問題成為了一個世界性的熱點問題。本文主要分析影響能源消耗量的經濟變量與能源消耗之間的相關關系。
二、對能源消耗現狀的分析
(一)能源消耗總量的研究分析
經調查研究,能源主要包括原煤原油、天然氣、水電、核電、風電等。近年來我國經濟快速發展,國內生產總值GDP穩定增長,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但我們也應該看到,隨著經濟的增長,能源消耗的總量也越來越多,越來越快。石油危機、淡水資源匱乏、臭氧層空洞、植被減少、稀有物種滅絕等現象頻頻出現。有的國家甚至連續多年都出現了能源危機。
(二)能源消耗總量增加的原因
1.經濟增長
首先,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擁有電冰箱、空調、暖氣、電腦、電視機、私家車等家庭生活用品的家庭數量增長了很多,這就造成了能源消耗數量普遍性的提高;其次,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國內新建了許多工業企業,這些企業每天都在消耗大量能源。國內生產總值GDP是衡量經濟發展狀況的重要因素,GDP的增長包括農業,工業,建筑業等多方面的增長。其中,工業,建筑業,交通運輸業的發展都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再次,經濟增長促進了科技的發展,而科技水平的提高促使了能源消耗水平的提高。能源消耗不會像過去一樣僅僅局限在日常照明和少有的工業企業上了。這樣便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經濟越發展,科技越發達,能源消耗的越多。綜上,經濟的發展是能源消耗總量增加的最根本原因。
2.能源生產總量的增加
能源生產總量的增加是導致能源消耗總量增加的直接原因。經濟的增長導致能源需求量的增加,有需求必然會有供應,這就必然導致了能源生產量的增加。
3.人口增加
隨著中國人口數量的增長,家庭耗電量,家庭用水量等各方面消耗都在增加。而且,每個人都是一個無底洞,從出生到死亡,每個人都會消耗數不盡的能源。我們每個人的日常生活,衣、食、住、行、娛樂等各方面都會消耗能源。我們不應該忘記,再微小的白色塑料袋,也是用我們的資源制造的,而且這些資源都是不可再生的。
4.生活文化的改變
隨著現代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們更傾向于快節奏,高效率的生活方式,這就滋生了許多人使用一次性筷子,一次性茶杯等用具的心理。而且高效率,快節奏的生活方式導致了人們鋪張浪費的生活習慣。
三、研究目的
為了使國內的能源能持續被利用,堅持可持續發展道路,需要定量地分析影響能源消耗總量的主要因素。并且從這些方面入手盡量減少能源的消耗。
四、實證分析
(一)理論依據
1.總論
從上文所提到的內容中,我們可以得出結論,影響能源消耗總量的主要因素,除了能源生產總量外,還可能與經濟發展的快慢、人口數量、生活習慣、人們的生活水平息息相關。因此這里考慮到的影響能源消耗總量的因素主要有:能源生產總量X1,,城鎮人口X2,國內生產總值GDP(1978年不變價)X3, 工業GDP X4(1978年不變價),人均GDP X5(1978年不變價),鄉村人口X6。其中GDP作為經濟發展的快慢的代表,城鎮人口和鄉村人口作為人口數量的代表,人均GDP作為人們生活水平的代表,工業GDP作為工業發展水平的代表。因為上文提到的生活文化的改變無法找到具體的數據進行度量,所以,此因素只能歸入到人均GDP中。為此設定以下形式的計量經濟模型:
其中
, 為第i年能源消耗總量
X1為能源生產總量 (萬噸標準煤)
X2 城鎮人口 (萬人)
X3 GDP(1978年可比價) (百億元)
X4 工業GDP(1978年可比價) (百億元)
X5 人均GDP(1978年可比價) (百億元)
X6 鄉村人口 (萬人)
2.時間序列平穩性檢驗與修正
因為所用的數據為時間序列數據,而大多數經濟時間序列是非平穩的,如果直接將非平穩的時間序列當作平穩時間序列來進行分析,則可能造成“偽回歸”。所以首先要對時間序列的平穩性進行檢驗。
3.多重共線性檢驗與修正
由于有6個解釋變量,各解釋變量的觀測值之間可能存在線形相關關系,所以需要對模型進行多重共線性的檢驗。
4.自相關的檢驗與修正
所用數據為時間序列數據。由于經濟系統的經濟行為都具有時間上的慣性,所以大多數時間序列數據中都有自相關現象。此外,經濟活動的滯后效應、模型設定錯誤、數據的處理等多種原因都可能導致出現自相關。因此,需要對模型進行自相關的檢驗并進行修正。
(二)數據來源
從中國統計年鑒2007中整合了能源消耗總量及構成,能源生產總量及構成,國內生產總值,人口數及構成這四個國民經濟統計數據后得到如下數據:
其中,GDP, 工業GDP, 人均GDP這三組數據采用的是1978年的可比價,這樣就可以消除價格指數的影響。
(三)數據分析
1.模型的設定
經過上文分析,模型最終設定為:
2.時間序列平穩性的檢驗與修正
用圖形法判斷時間序列是否是平穩的。具體做法是:分別做出解釋變量、被解釋變量與時間的散點圖(橫軸為時間,縱軸為變量),從圖形的分布形式判斷時間序列是否是平穩的。圖行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