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服務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專業 高端讓您使用時沒有后顧之憂
來源:期刊VIP網所屬分類:免費文獻發布時間:2021-09-17瀏覽:次
[摘要]目的 觀察氣壓彈道式沖擊波聯合針灸療法治療慢性腰痛的臨床療效及對患者腰部活動情況的影響。方法 選取2020年1-10月菏澤市中醫醫院門診與住院且符合入組與剔除標準的96例慢性腰痛患者為研究對象,以隨機數字表法分組,其中聯合組48例予以氣壓彈道式沖擊波聯合針灸療法治療,對照組48例單純給予氣壓彈道式沖擊波治療,治療7d后,觀察2組患者的腰部疼痛、腰部活動改善情況,統計2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結果 治療后,2組腰部疼痛逐漸緩解,治療7d后聯合組患者的腰部疼痛視覺模擬評分(VAS)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治療后,2組患者的腰部活動評分均降低,且聯合組治療3 d.5 d.7后腰部活動評分均明顯低于同期對照組(P均<0.05)。聯合組總有效率為85.42%(41/48),對照組為62.50%(30/48),2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氣壓彈道式沖擊波聯合針灸療法治療慢性腰痛效果更好,不僅可顯著減輕患者疼痛,而且可明顯改善腰部活動度。
[關鍵詞]氣壓彈道式沖擊波;針灸;慢性腰痛;疼痛;腰部活動度
慢性腰痛在臨床可表現出諸多的癥狀,如下肢放射性疼痛、臀部疼痛、腰部酸脹并伴有一定程度的活動受限等,重度慢性腰痛患者甚至會因功能性障礙而導致完全喪失工作與學習能力0-2。慢性腰痛也具有較高的復發特性,且研究發現260%的急性腰痛患者會逐漸轉化為慢性腰痛B-4。目前西醫治療以非甾體抗炎以及止痛藥物治療為主,雖然可以緩解疼痛,但有一定的不良反應且無法長期應用。氣壓彈道式沖擊波是近年來被廣泛運用于頸椎病、肩周炎以及腰椎間盤突出等疾病的常用治療方法,其具有定位精準且無創安全等特點。中醫學認為,慢性腰痛與經絡瘀阻、氣行阻滯等有關。最早記錄腰痛的典籍《黃帝內經》中將該病歸納為外感風邪、肝腎陰虛以及外傷勞損所致。針灸可疏解經絡,可以即刻緩解疼痛。基于此,筆者觀察了針灸療法結合氣壓彈道式沖擊波治療慢性腰痛的效果,旨在探討更為有效治療方法,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納入標準 0符合《實用骨科學》[3中慢性腰痛相關診斷標準,表現為腰骶部的反復性疼痛,無神經根壓迫癥狀,直腿抬高呈陰性,壓痛陽性;②影像學檢查未發現異常;③在進組前4周,患者均未接受任何形式的治療:④患者對針灸結合氣壓彈道式沖擊波治療方式有所了解,并自愿參與研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排除標準 ①合并有感染性腰椎病變或者椎管狹窄、脊柱側凸以及脊椎滑脫等器質性疾病者:②
合并嚴重心、腎、肝、肺等重要器官疾病者:3有腰椎手術史者:④嚴重過敏體質者:⑤處于妊娠或者哺乳期階段:⑥神經系統疾病或者在短期內接受過有關治療者:0存在體外沖擊波治療禁忌或者針灸治療禁忌者。
1.3一般資料 選取2020年1-10月在菏澤市中醫醫院治療的符合入組與剔除標準的96例慢性腰痛患者為研究對象,以隨機數字表法分組:聯合組48例,男27例,女21例;年齡23~65(45.3±5.1)
歲;病程(7.11± 2.03)個月(3個月~1年)。對照組,男28例,女20例:年齡24-66(47.4 ±5.5)歲;病程(7.08 ±2.19)個月(4個月~1年),2組的年齡、性別構成等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均>
0.05)。本研究符合《赫爾辛基宣言》倫理學要求。
1.4治療方法
1.4.1R醫療XY-K-MEDICAL型發散式沖擊波治療儀,于診療床上進行氣壓彈道式沖擊波操作,囑患者取俯臥位并在患者的疼痛部位做好痛點標記,沖擊波治療儀的壓強從1.5 bar開始逐漸增加以患者耐受為度,頻率從10Hz逐漸減少至7 Hz,探頭為15mm,對標記痛點以及痛點周圍進行刺激,在治療過程中,術者要及時詢問患者的具體情況,如耐受情況以及有無不舒適感覺等,沖擊治療2000次,每隔3d進行1次治療,共連續治療3次為宜。
1.4.2 聯合組 針灸治療后30 min再對患者予以氣壓彈道式沖擊波治療。針灸治療方法:若患者的痛點在脊柱部位的正中間,選擇督脈且走行面部的人中穴,若痛點在脊柱兩旁,則取痛側的膀胱經其走行面部的攢竹穴,同時取手太陽小腸經以及走行手部的后溪穴以及養老穴。取穴后常規消毒,使用0.40 mm x40 mm,進深度20 ~ 30 mm,待得氣后,采取針灸的捻轉手法,并增強對穴位的刺激強度,并及時觀察患者的反應,當酸脹感較為強烈則需及時停針,并叮囑患者適當活動腰部,對痛點點按,其活動的范圍以患者可忍耐為宜,針刺后留針約25 min,1次/d,共治療7d.
1.5觀察指標
1.5.1 腰部疼痛情況 分別于治療前及治療1d.3d.5 d.7d后采用視覺模擬VAS評分評估腰部疼痛情況,無痛:0分;劇痛:10分,讓患者指出自覺疼痛值并做好記錄。
1.5.2 腰部活動情況 分別于治療前及治療1d.3d.5 d.7d后評估腰部活動情況,患者腰部可自由活動且變腰手指可接觸地面為0分:可以彎腰,手指能夠接觸膝蓋部位為1分;彎腰無法超過70為2分;只能做出彎腰動作為3分:無法做出彎腰動作為4分;弓背向后且無法彎腰,做出挺腹動作便不能隨意動作為5分。
1.5.3 臨床療效 依據文獻[6]中標準制定療效評定標準。痊愈:腰部無疼痛感且無任何癥狀,運動恢復正常,VAS評分<2分,腰部活動評分<1分:有效:腰部疼痛明顯減輕,VAS評分改善>50%但>2分,腰部活動評分改善>50%但>1分,基本可完成正常腰部運動:無效:癥狀無改善或者加重,VAS評分、腰部活動評分改善<50%。總有效率=痊愈率+有效率。
1.6 統計學方法 統一建立數據庫后使用統計學軟件SPSS 21.0對錄入的計量、計數資料進行統計學分析,分別采用i±s與例(%)表示,計量資料予以獨立樣本1檢驗,計數資料行x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意義。
2結果
2.1 2組患者腰部疼痛VAS評分比較 治療前2組患者腰部疼痛VA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隨著治療時間的延長,2組患者腰部疼痛VAS評分逐漸降低(P均<0.05),2組治療1d.3d5 d后VAS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均>0.05),但聯合組治療7d后VAS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 2 2 組患者腰部活動評分比較 治療前,2 組患者的腰部活動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 > 0. 05) ; 隨著治療時間的延長,2 組患者的腰部活動評分明顯降低( P 均 < 0. 05) ,但治療 1 d 后 2 組患者的腰部活動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 > 0. 05) ; 聯合組治療 3 d、5 d、7 d,腰部活動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 P 均 < 0. 05) 。見表 2。
2. 3 2組療效比較 聯合組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 85. 42%,對照組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 62. 50%,聯合組顯著高于對照組( P < 0. 05) 。見表 3。
3討 論
目前研究認為,慢性腰痛與腰背肌功能有關,而其病因主要為神經肌肉控制下降,脊柱周圍肌肉組織的協調能力以及肌肉肌力下降等0-。該病多以中老年群體為主,臨床表現為無法自主活動,腰部疼痛、酸脹等,若不及時治療甚至會導致患者喪失生活能力。目前,該病的臨床治療尚缺乏針對性治療,也無特效藥,臨床常用方法主要為運動療法、物理療法、非甾體抗炎以及止痛藥物治療等-10。其中非甾體抗炎藥物的止痛效果較好,但治標不治本,只是緩解患者疼痛且反復應用會出現明顯不良反應。中醫學認為慢性腰痛屬“腰脊痛""痹證”范疇,慢性腰痛的發作期較長,而腰部擔負人體的主要負重,再加之勞損、外傷、扭傷等引發的局部性氣血瘀阻等,或者因肝腎陰虛,筋脈閉塞、風邪侵襲,久而久之加重了局部的氣血阻滯,導致脈絡瘀阻,不通則痛,因此中醫學的治療以疏通脈絡同時兼以除痹止痛為主01-12
針灸一法一直是治療腰痛的常用方法,有止痛活血以及祛瘀之功效。取穴需注意應取容易得氣以及針感較強的四肢端以及頭面部穴位。例如疼痛在患者的腰部正中間部位,則應取水溝穴,該穴為諸陽交匯之處,通過針刺該穴,可以有效激發患者機體的氣血運行,從而暢通氣血并止痛:若痛點在脊柱兩側,則取穴攢竹穴,攢竹穴又名始光穴,通過刺激該穴位,可以有效祛除寒濕之氣,起到溫養氣血、止痛的效果;后溪穴也是機體的重要穴位,后溪穴集八脈交匯并通于督脈,養護陽氣,可以有效疏通經絡與氣血,經常配合養老穴等,以強化氣感進而通痹止痛、溫陽行氣。取以上諸穴,針灸直達病灶,可以達到即刻效應,快速見效。
氣壓彈道式沖擊波是一種空化效應、機械效應與熱效應相結合的治療技術,三者對骨肌共同作用,進而起到鎮痛、修復以及松解粘連的作用,用于肌肉骨骼疼痛、膝風關節炎的治療效果較好3-1],隨著大量的臨床實踐應用發現,在即時鎮痛效果方面,氣壓彈道式沖擊波的效果較為顯著,適用于各種痛癥的治療。其能夠促進機體釋放大量減輕疼痛的作用因子并加快機體微循環,同時該方法無創,具有安全可靠的特性,易于被患者認可接受15-19。本研究結果發現,治療后2組VAS評分均不同程度下降,治療7d后聯合組明顯低于對照組,提示氣壓彈道式沖擊波聯合針灸治療,緩解疼痛的效果明顯優于單純針灸治療。此外,隨著治療時間延長,
2組患者腰部活動評分均降低,且治療3 d.5d.7d后聯合組的腰部活動評分明顯低于同期對照組,提示氣壓彈道式沖擊波聯合針灸能夠改善患者的腰部活動度,起效更快。
綜上所述,氣壓彈道式沖擊波聯合針灸治療慢性腰痛,能夠促使經絡暢通,氣壓彈道式沖擊波作用在腰部,針灸作用于全身,二者相結合,起效更快,效果更加顯著,相較于單純針灸治療,聯合療法更具有推廣價值與意義.
利益沖突:作者聲明不存在利益沖突。
[參考文獻]
[1]倪榮福,吳云,李秋君,等.重復周圍磁刺激聯合核心肌群訓練在慢性非特異性下腰痛的療效觀察D].頸腰痛雜志,2018,39(2):188-191.
[2]馮曉東,柴儀,通督溫陽針法聯合核心肌群訓練治療非特異性下腰痛的臨床觀察D].頸腰痛雜志,2018,39(6):789-791.
[3]Stein D J.Massage acupuncture,moxibustion,and other forms of complementary and altemative medicine in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Gastroenterol Cin North Am,2017,46(4):875-880.
[4]李金霞,謝晶軍,郭小青,等.“調神針法”對產后腰痛的影響:隨機對照研究D].中國針灸,2019,39(1):24-27.
[5]胥少汀,葛寶豐,徐印坎.實用骨科學[M].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5.
[6]錢秀玲,丁厚鵬,張英杰,等,體外沖擊波聯合核心穩定性訓練治療非特異性下背痛的療效觀察[].中華物理醫學與康復雜志,2016,38(1):68-69.
[7]張珊珊,王楚懷,腰痛的生物力學基礎及臨床應用分析D].中國疼痛醫學雜志,2017,23(8):602-607.
[8]江麗華,局部淺刺配合主動運動治療急性腰扭傷的臨床研究[D].南京:南京中醫藥大學,2018.
[9]徐亞紅,魏小利急性腰扭傷實施超短波療法聯合腰痛穴指針療效探析D].遼寧中醫藥大學學報,2016,18( 11) : 174 - 176.
[10]岳壽偉. 腰痛的評估與康復治療進展[J]. 中國康復醫學雜志,2017,32( 2) : 136 - 139. [11]郭秋蕾,賈文睿,孫啟勝,等. 《內經》腰痛之經絡辨治[J],中國針灸,2017,37(6):658-662.
[12]潘星安,吳旭明,陳靜,等,針刺結合右歸膠囊治療腎陽虛慢性腰痛療效觀察].新中醫,2018,50(12):218-220.
[13]王永召,周云,吳建賢,體外沖擊波治療肌肉骨骼疼痛的研究進展D/CD].中華臨床醫師雜志(電子版),2017,11(7):1216-1220.
[14]柳圍堤,薛開祿,田苗,等,氣壓彈道式體外沖擊波和針刀松解術治療膝骨關節炎療效對比研究0].頸腰痛雜志,2017,38(1):64-67.
[15]朱雪峰,氣壓彈道式沖擊波與局部痛點注射治療腦骨外上髁炎的療效比較D].中國醫學創新,2017,14(31):105-107.
[16]尹萌辰,許金海,莫文,等,體外沖擊波治療跟痛癥的臨床療效分析[].中國中醫骨傷科雜志,2017,25(7):21-25.
[17]王寧,李麗,丁懿,等,體外沖擊波治療對慢性腰痛病人疼痛、功能障礙和抑郁的影響D.中國疼痛醫學雜志,2019,25(8):630-634.
[18]周迪遠,陶惠紅,楊耀琴,等,體外沖擊波對肌肉骨骼痛癥的抗炎鎮痛機制DJ].實用骨科雜志,2017,23(7):618-621.
[19]孫哲,張宏軍,王帥,等,體外沖擊波聯合中藥熏洗及手法、練功治療肩關節周圍炎的療效觀察[J]. 風濕病與關節炎,2017,6( 1) : 36 - 38.
期刊VIP網,您身邊的高端學術顧問
文章名稱: 氣壓彈道式沖擊波聯合針灸治療慢性腰痛療效觀察
文章地址: http://www.kg120.com/mianfeiwx/59608.html
* 填寫需求信息,或選擇平臺現有SCI/SSCI選題(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