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亚洲日韩新视频_97精品在线观看_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_91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長三角高校金融科技人才培養路徑探析

來源:期刊VIP網所屬分類:免費文獻發布時間:2021-07-24瀏覽:

  [摘 要] 當下,中國金融科技井噴式發展,特別是全球疫情暴發以來,加速了金融科技場景的落地。后疫情時期,加快了對金融科技人才的需求。文章在分析長三角區域積極探索校企聯動、產教融合的舉措之下,指出目前金融科技人才培養在專業細分課程設計、人才培養驗收、“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實習基地建設、專業認證等方面的不足,并給出相應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 金融科技; 人才培養; 課程設計

  1社會背景

  金融科技是科技創新和金融資本的融合發展與聯合創新。金融科技作為依托科技創新推動金融高質量發展的新業態,在依靠科技創新轉化發展動力以適應和引領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的大環境下,在“新基建”著力發展的浪潮中,迎來了大有可為的歷史機遇期。我國金融業緊抓金融科技發展契機,借助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信息技術手段持續為行業轉型升級賦能,簡化交易流程,降低金融成本,開辟觸達客戶的全新途徑,拓展金融受眾群體,并在實踐中逐步滲透智能投顧、5G網點、物聯網金融等理念,不斷增強行業核心競爭力。

  如何有效利用金融科技推動國家自主創新能力,增強國家核心競爭力,已成為熱點問題。長三角地區作為中國綜合實力最強的經濟中心,必須通過有效推進“金融科技+服務模式,加快金融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和一體化,實現金融要素的有序流動和優化配置,以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當下,中國金融科技迎來井噴式發展機遇,但當前行業普遍緊缺FinTech專項人才。全球招聘顧問公司MichaelPage在2017年和2018年相繼發布了關于中國金融科技人才緊缺的報告。該報告指出,目前國內金融科技人才總缺口達150萬,45%的受訪金融科技企業出現專業人才空缺的情況。2019年8月,中國人民銀行在《金融科技(FinTech)發展規劃(2019-2020年)》中指出:我國金融科技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依然存在,人才隊伍、體制機制等方面相對失衡,提出建立健全我國金融科技發展的“四梁八柱”。

  2020年1月,上海發布了《加快推進上海金融科技中心建設實施方案》,同月在蘇州召開了"2020長三角金融科技創新研討會”,會議中反映出各單位共通的痛點之一是金融科技人才短缺的問題。

  為了解決這一人才需求空缺,國家在鼓勵和倡導在職金融業務從業人員的自我充電與企業培養的基礎上,大力推進高等學校金融科技人才的培養。

  2現狀與問題

  金融科技如此迅速的發展,新技術從出現到發布、從研究到投產時間越來越短,幾乎每天都能夠聽到關于新技術的介紹、試驗的成功等,金融行業數字化轉型加速,適應金融科技行業發展、針對金融業務痛點的復合型專業人才需求激增。隨著人工智能、區塊鏈、云計算、大數據等新技術對整個金融行業的重塑力越來越強,金融科技人才的短缺成為制約行業發展的瓶頸之一。中國如此龐大的市場需要巨大的人力儲備和人才來構建一個堅實的基礎,來推動中國的金融科技,推動世界的金融科技持續發展。

  面對金融科技人才短缺問題,長三角區域積極探索校企聯動,一些產教融合的金融科技研究機構開始成立。2018年11月,江蘇銀行、上海財經大學、中國科學院計算所太倉分所等單位在上海聯合成立了泛長三角交易銀行暨產業鏈金融研究院。2019年5月,錢塘江金融港灣金融科技實驗室、長三角金融人才高校聯盟在錢江世紀城揭牌。

  同時,為了加強金融科技專業人才供給,目前中國內地已有19所高校設立了“金融科技”本科專業。其中,長三角地區代表性高校的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在人才培養模式、課程體系建設及師資建設等方面均有積極探索。金融科技學院與慧科教育科技集團共建共管的金融科技專業,采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的辦學模式。如聘請企業專家參與專業課程設計并親自教學,擔當學生創業就業導師;課程設計上采用“通識+專業+實訓”相融合的課程設計;與阿里云等行業龍頭企業搭建金融科技創新實驗室,力爭讓學生畢業后迅速成為工作排頭兵。同時也注意到,發展初期的高校金融科技專業,在專業細分課程設計、人才培養驗收方面有待進一步探索,在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實習基地建設、專業認證方面亟待國家及地方的政策扶持。

  3政策建議

  3.1 金融科技本科專業培養方向的細分

  對已開設金融科技專業的高校人才培養方案的調研及相關文獻分析發現,均強調培養融合金融與科技的復合型專業人才。例如,在課程設計上,以微觀金融課程、基礎數理課程、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密切相關的信息管理技術課程為主導。建議將目前的專業進行細分,在大學本科二年級開始實施金融科技專業的企業管理、信息技術和經濟金融子方向。學生在學習了基礎通識課程及專業核心課程外,在專業選修課和實訓階段,設計具有專業方向特點的教學內容。

  一是學生可根據自身基礎知識、學習興趣和未來就業意向,選擇子方向。二是高校可根據自身學科特長,設計專業培養方向。在有條件的高校或者學院,開設各類型課程;在師資或者教學條件不足的院系,可與其他學院合作開設相關課程。

  3.2產教融合人才培養模式的驗收國內己開設的金融科技專業,在創始之處均探索了產教融合的人才培養模式及課程體系。目前,他們即將迎來首屆畢業生,學生的職業發展狀況將成為檢驗當前人才培養模式的試金石。

  可將金融科技專業畢業生作為研究對象,通過建立與畢業生的長期聯系,追蹤他們的職業發展情況。具體可從短期和長期兩個方面著手。短期來看,考查統計新畢業學生的就業率、升學率、創新創業項目、科研項目等情況;長期來看,可以根據學生3~5年的薪酬變化、職位晉升、業界口碑等方面進行實證分析。其中的經驗總結可作為產教融合實踐效果驗證及改革方案完善的理論依據。

  3.3雙師型隊伍建設與校企實習基地建設金融科技依托新興技術與金融學深入融合,要求在掌握互聯網技術和金融學基礎知識的基礎上,注重人才實際應用能力的培養,對教師、學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需要有資質、有能力的金融科技企業介入,并將高校資源轉化為行業發展動力。

  3.3.1 雙師型隊伍建設

  在在崗教師的繼續教育方面,目前大量新進領域的專業老師雖然有扎實的專業基礎,但實際業務能力尚且不足,教師的繼續教育是提升專業教師整體素質和促進教師專業化的有效途徑,上海市政府自2017年啟動上海金融人才實踐基地,已經取得了一些成效,但目前參與掛職培訓的人員條件要求高,名額少。建議搭建政府、學校層面的校企合作平臺,如多層級、跨地域的鍛煉平臺,并出臺相關政策支持鼓勵一線教師、年輕教師積極投身掛職鍛煉。在時間上,可以針對高校教師特點,充分利用暑假等進行2-3個月的短期掛職實習。

  3.3.2校企實習基地建設

  地方高校與企業共建實習基地,離不開政府支持和引導,包括基地建設資金扶持等政策,目前企業招聘實習生、應屆畢業生享有一定的政府減免稅收的政策,金融科技作為新興業態模式,建議政府可對提供金融科技畢業實習的企事業單位提供優惠的稅收政策,鼓勵金融科技企業向大學生提供更多的畢業實習、實訓崗位,力爭通過校企政聯動,拓寬實習基地。

  3.4 金融科技人才專業資格認證

  人才是推動金融科技發展的核心載體與要素。金融科技師認證培訓是普及金融科技教育、賦能社會做出的一次重要探索。2019年CFA考試將Fintech(金融科技)納入考試新科目,包含機器學習、大數據分析與機器人建議系統等。2019年11月在“第三屆中國數字銀行論壇”上,中國銀行業協會專職副會長潘光偉透露,協會正在努力推動金融科技人才認證體系。2020年6月在"2020中國金融科技云峰會暨特許全球金融科技師CGFT項目發布會”上公布了金融科技師一級認證,從金融類課程、技術類課程和應用類課程三個方面考察,通過產學研深度結合實現金融科技領域布局。但是目前并沒有正式的標準出臺。目前對金融科技人才認證仍處于探索階段,建議政府可以設立專門的金融科技人才認證委員會,堅持“產教融合、復合培養、能力提升、問題導向”的認證培訓原則,集合校企界專家,聯合研究CFA相關科目的考試規則,推出考試參考教材,配套的培訓課程,或者是鼓勵科研院所、相關企業開設對應的培訓,加快金融科技人才技能的認證,向社會輸送合格金融科技人才。

  (1)建立長三角金融科技人才認證中心。建立金融科技人才認證中心,有利于鞏固金融科技產業發展的人才基礎,實現包括金融科技人才培養、專業資格考試、職業資格認證、從業人才招聘等金融科技人才工作閉環。2020年包括7月3日,深圳特區已經啟動了“深港澳金融科技人才認證中心”授牌儀式。2019年3月23日,“上海金融科技園區”在上海北外灘正式揭牌,該園區以金融行業信息化需求為導向,以前沿高科技應用為支撐,構建符合金融科技產業要求的高科技基礎設施體系、金融資源投融資對接體系、產業扶持政策體系、專業人才服務體系、國際交流合作體系,以集聚國內外優質金融科技企業和相關功能性機構。上海金融科技園區揭牌一年半以來,應該借鑒深圳特區的做法,積極加快金融科技建設步伐,推動和完善長三角地區金融科技人才培養和認證工作。

  (2)金融科技人才認證體系,可以緊扣科技革命與金融市場發展的時代脈搏,依托上海國際金融科技中心與著名高等院校,借鑒國際特許金融分析師 ( CFA) 與金融風險管理師 ( FRM) 考試體系,通過前瞻性、系統性地培養和認證一批具有國際化視野和出色專業能力的金融科技人才。可以從三個方面對金融科技人才進行認證: 理論基礎、創新能力、應用水平,并將人才認證進行分級,分為初級金融科技師、中級金融科技師和高級金融科技師。

  參考文獻:

  [1] 劉勇,曹婷婷 . 金融科技行業發展趨勢及人才培養 [J].中國大學教學,2020 ( 1) : 31 - 36,59.

  [2] 李建軍 . 金融科技學科的形成與專業人才培養 [J]. 中國大學教學,2020 ( 1) : 17 - 23.

  [3] 張云,楊凌霄,李秀珍 . Fintech 時代金融人才培養實驗實訓體系重構 [J]. 中國大學教學,2020 ( 1) : 24 - 30.

  [4] 楊超,殷林森 . 產教融合背景下的金融科技本科專業建設探索 [J]. 金融理論與教學,2020 ( 4) :93 - 96.

期刊VIP網,您身邊的高端學術顧問

文章名稱: 長三角高校金融科技人才培養路徑探析

文章地址: http://www.kg120.com/mianfeiwx/58650.html

國際期刊論文 SCI/SSCI選題匹配!

選擇豐富服務快速通過率高一鍵快速領取私人專屬發表方案!

* 填寫需求信息,或選擇平臺現有SCI/SSCI選題(如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利津县| 东宁县| 郸城县| 克东县| 鄢陵县| 手机| 平果县| 屏东市| 健康| 西和县| 来凤县| 黎川县| 南昌县| 建昌县| 郎溪县| 日土县| 兰西县| 桐梓县| 开原市| 雷波县| 吉安县| 尚义县| 建昌县| 鄂州市| 扎兰屯市| 泸溪县| 商河县| 秀山| 施秉县| 大邑县| 临泉县| 同仁县| 且末县| 永丰县| 澎湖县| 碌曲县| 亚东县| 溆浦县| 江油市| 甘洛县| 潞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