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服務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專業 高端讓您使用時沒有后顧之憂
來源:期刊VIP網所屬分類:免費文獻發布時間:2021-06-09瀏覽:次
[摘要]課堂是師生共同學習與成長的舞臺,具有可變性、不可預設性,常常出現各種課堂意外。由于青年教師缺乏教學閱歷和教學經驗,難免在處理課堂意外事件中出現茫然和慌亂。課堂意外是特殊時期學生最真實的課堂狀態,本文通過分析課堂突發事件的成因、類別和列舉處理課堂突發事件的方法,以更好地指導青年教師智慧面對、正確處理課堂意外,變課堂意外為課堂精彩,不斷獲取成長經驗,提高處理課堂突發事件的能力,助推自身專業成長。
[關鍵詞]青年教師;智慧處理;課堂教學;意外事件
一、課堂突發事件的成因
課堂是教師教與學生學的場所,是師生共同學習與共同成長的精神家園。然而,課堂是由學生、教師以及其他所需授課物品等共同組成,但每個人并非獨立的個體,每個物品并非不變,人、物、環境等都具有可變性和不可預測性,課堂中難免突然發生教師意料之外的事件。在教師課堂教學中出現的課堂意外,教師處理得好讓課堂回歸正常秩序,處理得不好則會引發各種矛盾和問題的出現。青年教師由于缺乏教學經驗和教學藝術,在課堂中遇到課堂以外情況難免會不知所措,或處理方法不當造成一定的影響。二、課堂突發事件的類別
(一)教師個人
教師的工作不僅僅包括教學,還承擔了育人的責任。教師要備課、上課、開會、培訓以及處理學生問題、做好家校溝通等工作,還要處理好家庭事務,工作十分煩瑣且忙碌,存在一定的非故意遺忘是非常正常的情況。一線教師中,常出現優盤損壞無法打開課件、課件未拷貝在優盤、練習冊或者試卷不知放哪兒、身體不適、電腦出現問題、內容講錯或字寫錯等課堂突發情況,讓教師處于慌亂、緊張狀態。
(二)學生個人
學生是獨立的生命個體,每個人生理和心理發育成熟時間不一樣,從小到大接受的教育、習慣等不一樣,一個班級中的學生在課堂上表現也會不一樣。在課堂教學中,學生個體或問與本課無關的問題、或問比較鉆牛角尖的問題、或不同意教師講解的內容或者答案,還存在教師點名有的學生沒有朗讀、打睡但學生池口否認與教師對立現象;部分學生之間講話、傳紙條,或因一些爭執而突然在課堂中爭吵乃至動手,影響課堂正常教學秩序。另外,還存在學生突然生病,包括嘔吐、發燒或其他身體不適。
(三)其他人員
學校工作繁多,部門較多,在不同的時間點需要完成不同的任務或者安排,還包括個別家長因各種原因找教師或孩子敲門等因素導致打斷教學的情況。如,因各種原因找任課教師,任課教師暫時停止教學;根據上級要求對學生進行體檢;學校定于某天集中體育測評,根據班級順序分輪次考試,這些都可能中途打斷教學。
(四)自然因素
每所學校處于不同地理位置,氣候條件、地質災害等各不一樣,可能會因特殊自然因素而影響教學秩序。如,東南地區常出現洪水、冰雹、大風等情況,西南方向處于地震帶容易發生不同等級的地震等。另外,可能存在突然窗戶飛進蜜蜂、小鳥、蜘蛛等動物轉移班級學生注意力,引發班級學生出現共通性躲閃行為和相互交流情況。
三、課堂突發事件的處理方法
(一)善于針對學生情感,靈活處理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每個學生都是一個獨一無二的世界。”每個學生在家庭環境、接受教育、性格情緒等方面都存在不同差異,教師在面對課堂學生出現的問題時,不可一刀切、憑經驗處理,而應根據平日的觀察和了解,不同學生的問題應從實際出發,采取不同的方法靈活處理。另外,課堂之外也要多觀察、關注學生,多與學生溝通交流,了解其心理和思想,真正走進學生內心,這樣才能為更好地在課堂之中處理突發事件奠定一定的情感基礎和認知基礎。
記得一次課上,筆者講授有關“家”的話題時,包括分享交流“家是什么"“你心目中的家庭成員相處應是怎樣的畫面"說家庭中讓你最感動或記憶最深刻的一件事情”等問題。很多學生非常積極表達自己對家的理解,包括家不是只是單純住的房子而是家庭成員之間需要有陪伴、有親情、有關愛,還分享了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員如何關心自己、愛護自己的場景,讓學生產生了情感共鳴。然而,筆者細心發現,小魏始終低著頭、表情凝固,明顯看得出他內心的失落和對他人的羨慕。面對這樣的課堂教學內容產生的課堂意外,當時超出了備課預設。
就在這里,筆者靈機一動,談道:“其實,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可能現在的家已不是最初的家,家庭成員或也發生變化,然而人與人之間彼此溝通、互相關愛也能成為新的家。新的家庭成員,也會給我們帶來許多感動,只要我們用心去體會、去感悟。”隨后,筆者分享了自身親戚的一個案例,引導學生正確認識重組家庭。通過積極的價值觀引導和靈活的案例分享,幫助學生更全面認識家,學會寬容、學會感悟和學會珍惜,將預設之外的課堂意外變成課堂生成,有效地拓展學生思維,培養學生對事物的判斷和選擇。
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青年教師在處理課堂意外事件中,要善于了解和熟悉不同學生情況,關注情緒變化,不直接發生矛盾、不間接產生隔閡,不急于立即處理,保護學生自尊,促進師生關系和諧溫暖。
(二)語言幽默,恰當表達,智慧處理課堂中面對學生質疑教師或有意無意責難教師,或教師講錯內容、寫錯字等情況尷尬時,青年教師需要正面回應、語言幽默、智慧處理,彰顯教師的大度、從容和態度。
在初三開學時,筆者接手了一個普通班教學工作,這個班級學生基礎較弱,行為習慣一般。為更好地糾正學生的學習習慣和提高學業成績,筆者在教學中比較嚴格但不失關愛。學生問問題,耐心解答;學生測評后,主動分析試卷、找出原因、商討對策;學生書本掉在地上,主動拾起:學生口渴,不影響教學秩序和自身聽課情況下允許聽課過程中喝水……這樣,學生從內心更理解教師的嚴格,從內心更尊重和認同,這些都奠定了良好的師生關系。小羅在不同的兩節課中,在教師講到學生最感興趣的話題并交流結束,但他仍繼續竊竊私語停不下來;在講到好笑的事情時,大家都回到正軌時,他仍繼續笑且動作夸張。這時,筆者突然停下講課,表情嚴肅,全班同學異常安靜、有些緊張。這時,我眼神盯著他并自然地說:"看來小羅特別想表達下觀點,我在人群中少看了他一眼,沒有給他機會,我的錯。來,你來說……”此時,全班不約而同笑了起來,小羅也特別不好意思笑了,站起來和大家分享。這樣,教師把批評語言轉為幽默含蓄的話語,智慧地把問題歸在自己身上,給予學生發言的機會,既提醒了該生注意課堂把控,又以幽默方式達成學生自我教育的目的。
蘇霍姆林斯基說:“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遇見課堂的所有細節,而在于根據當時的具體情況,巧妙地在學生不知不覺中做出相應的變動。”青年教師需要培養一定的幽默感,在合適的時候運用恰當語言表述,運用教育智慧傳達教師寓意,起到提醒和糾正的教育效果。
(三)科學指導,正確防護,恰當處理著名特級教師程翔提出教育要有三條底線,學生的生命健康底線是教育者對生命的敬畏和保護體現。以上提到,由于地區不同,可能出現一些自然災害,也可能因偶然因素,如一些動物進了教室,教師不能因其影響了教學秩序而大動干戈、責罵學生;還有可能出現學生嘔吐、流鼻血、發燒等生病情況等。面對這些問題,青年教師應及時判斷、科學引導、恰當處理,以學生生命至上,關愛為本,充分利用突發情況作為教育資源,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
每年3-4月是許多花開之時,教室旁邊就是小花園,學校種植了許多不同種類的花。當花開得正艷時會引來個別蜜蜂或者小鳥,自然也會出現蜜蜂或小鳥突然飛進教室。一般情況下,學生怕被蜜蜂蜇到身體會躲來躲去或用書本敲打,使得整個課堂比較混亂,容易導致教師情緒失控而處罰當事學生。還有可能因當事學生解釋而更加引發教師生氣,從而致使師生關系緊張。筆者也曾遇到過類似的情況,采用了如下方法來處理。首先,為避免學生被蜜蜂蜇,迅速提醒和組織學生站到安全一方,提醒窗戶兩邊同學把窗戶、門全部打開,讓蜜蜂自己飛出去;其次,把這個事件作為教育資源,與學生共同交流。如,“為什么附近會出現蜜蜂等小動物?"蜜蜂一定主動蜇人嗎?"“為什么老師引導同學們不要拍打蜜蜂而讓其自己飛走?"以后遇到類似情況,你會怎么處理?"等。學生自由發言,教師傾聽、點撥和引領。通過師生共同探究與交流,學生明白人與自然是和諧共生的關系,懂得了保護動物、敬畏生命的道理,更明白了遇到類似事情可以主動舉手并與教師共同協作而避免引起課堂混亂等。此時,我順勢引導學生,若在聽課、考試等過程中,如果遇到地震、大風等情況如何做好科學避災,此時生命健康大于課堂規則,學生對教師的話語響起了掌聲。
面對以上課堂中的意外,教師要學會冷靜,及時采取科學方法和育人藝術,有效化解課堂問題,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青年教師平日里要多研究和多反思自身存在的課堂管理問題,才能在面對課堂意外時因勢利導、隨機應變,能夠及時、正確給出判斷和做法。同時還要善于捕捉教育契機,把問題變教育資源,培養學生自我教育的能力,讓教學回歸應然狀態,從而更好地提高青年教師的教學機智。
期刊VIP網,您身邊的高端學術顧問
文章名稱: 青年教師要智慧處理課堂突發事件
文章地址: http://www.kg120.com/mianfeiwx/57891.html
* 填寫需求信息,或選擇平臺現有SCI/SSCI選題(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