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服務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專業 高端讓您使用時沒有后顧之憂
來源:期刊VIP網所屬分類:免費文獻發布時間:2021-06-03瀏覽:次
【摘要】因為成長環境和自身性格等方面的不同,學生會形成具有不同特點的人。這種差異不僅體現在認知能力與思維方式上,還表現在日常行為等方面。農村初中數學教師應正視學生的不同特點,并根據學生之間的差異對癥下藥,有針對性地調整教學策略。教師應全面了解班內學生的特點,開展差異化教學,從而使不同層次、不同性格特點的學生都能在原有基礎上獲得進步。本文將重點論述如何有效開展農村初中數學差異化教學,以期為相關工作者提供參考。
【關鍵詞】農村初中;數學教學;差異化;策略研究
研究發現,當下農村的大部分學校受傳統教育思想影響較重,較為注重學生的考試成績。一些數學教師仍按照應試教育模式開展課堂教學,未能全面考慮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1)。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傳統教學思想難以滿足當前學生的學習需求,不利于學生的長遠發展。為了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教師應在數學教學中落實差異化教學,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主動投入數學學習中。總之,在農村初中數學教學中實施差異化教學迫在眉睫,也是新課程改革的必然要求。
一、合理設置差異化教學目標
教學的高效展開與教學目標的合理設置具有直接關系。教師在開始教學前,應認真研讀新課程改革下的教學大綱和教學要求,對每個課時的重點和難點知識做到了然于胸。同時,在設置課堂教學目標時,教師應嚴格按照基礎目標、提高目標、發展目標三個層次,考慮每個目標的基礎知識儲備、個人能力及情感[2]。在設置差異化目標的過程中,教師應注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根據不同學生的不同學習狀況進行動態的設計和調整。
例如,在每學期開始時,教師應組織班內學生制定學期目標,讓學生積極總結自己上學期的綜合表現,并結合學生特點及潛力給予學生適當的鼓勵。比如,在分析班內學生成績時,教師可以借助計算機制作圖表,展示學生的學習成績和平時表現,讓學生直觀地看到自己與進步明顯、表現優秀的同學存在的差距。這樣一來,學生能夠根據自身綜合能力為自己制定學期目標。教師還可以收集學生的自我評價,在認真閱讀后,調整教學目標。比如,針對綜合評價較差的學生,教師應為其設計注重理解和掌握基礎知識的教學目標;針對綜合評價一般的學生,應為其制定在掌握基礎知識的層次上有所提高的目標;針對綜合評價較好的學生,教師應引導其關注能力提升,在課堂上關注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教師應鼓勵學生為自己設計適合的學習目標,在新學期開始,幫助學生重新規劃本學期的學習計劃,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二、合理設置差異化教學內容
教師應合理設置具有差異化的教學目標,根據學生平時的表現制訂分層教學機制,為不同層次的學生提供適合的教學策略[3。教師可以根據學生課堂上回答問題、測試成績、數學思維及對知識點的理解等情況對學生進行合理分層,為其提供有針對性的幫助,從而使學生不斷增強學習自信心。在此基礎上,教師應注意進行階段性總結,從而合理調整教學內容。
在認真分析學生的綜合表現后,教師可將學生分為三個層次。例如,在教學“二元一次方程組”時,教師可為三個層次的學生設計不同的教學內容。針對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教師可對學生設計“熟悉掌握二元一次方程的特點、性質及簡單的例題解答”的教學內容,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基礎知識;針對學生能力一般且有一定提升空間的學生,教師應突出他們的解題能力,在教學過程中鼓勵學生認真研讀教材中的例題,并設計略有難度的題目鼓勵其解答;針對學習能力較好的學生,教師應鼓勵其不斷進行自主學習,在其熟練掌握解題技巧后,為其提供一定的具有思維提升空間的題目,培養學生舉一反三、一題多解的意識。同時,教師還應在講解基礎知識的基礎上,引導該層次學生進行課外習題的訓練,注重對重難點知識的綜合運用,從而提升其自主探究能力。教師應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優化課堂結構,引導學生適時開展合作學習,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掌握更多的知識。在分層教學模式下,不同學習能力的學生都能在適合自身的環境中真正學懂、學透知識,并在提高學習質量的同時,促進自身的個性化發展。
三、設計差異化課后作業
差異化教學要求教師根據學生的特點實現因材施教。在完成差異化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設計后,教師應為學生設計具有差異性的課后作業[。差異化作業要求教師體現出“質和量”的差異,這里的“質”是指作業的難易程度應有不同層次的設計,一般按照問題的難易程度分為基礎題和能力提升題;“量”是指課后作業的設計應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可以設計心做題、選做題、思考題等,使學生在進行課后作業訓練時有彈性空間。
教師可根據學生的不同層次設計相應作業的“質和量”。例如,在教學“平行四邊形”一課后,教師應為學生預留歸納總結知識的時間和空間,使其熟練掌握教學內容。在此基礎上,教師可將作業分為必做題、選做題和思考題三個層次。心做題是一些概念性題目及簡單的證明題,目的在于使學生理解課堂教學內容,對基礎知識進行初步記憶和運用;選擇題的設計目的是讓學生在熟練掌握基礎知識的基礎上,實現能力的提升;思考題則注重對學生思維的提升,注重對學生舉一反三能力的培養[5]。例如,教師可設計心做題:“菱形ABCD的周長為16cm,其中的銳角
這樣設計題目既滿足了不同學生的作業需求,又拓展了學生的思維,使學生形成了良好的解題意識[6]
四、合理設計多元化的評估方式
學生學習能力的差異導致其具有不同的接受能力[7。針對此,教師幣可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制訂多元化的考核標準及評估方式,定期監督、檢查學生的學習情況。農村學校多采取傳統的教學評估方式,即以學生的成績評判其學習能力。這樣的評價方式較為單一旦不夠科學,容易加重學生的學習負擔。基于此,教師應設計多元化的評估方式,對學生進行綜合考查,幫助不同層次的學生正確認識自身的優勢和不足,進而使學生形成正確的學習態度及習慣[8]。
例如,教師可將學生日常的作業完成情況和課堂表現作為評估學生綜合學習能力和數學學習態度的依據,也可在課后設計多種學習任務,如建立相關的數學模型、調查生活中的數學知識等,并根據學生的任務完成情況給予科學、合理的評估。在設計數學試題的過程中,教師應注重考查學生對數學知識的運用,而不是一味地開展“題海戰術。例如,在教學完“相交線和平行線”的相關內容后,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在課后建立相關的數學模型,尋找生活中的平行線,并在班級里開展一個小型的學術活動,讓學生分享自己建立的數學模型和找到的生活案例。之后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綜合表現打分,引導學生化抽象為具體、由表象到內在地考慮直線在平面內外的情況。總之,對學生的評估不應只局限于一方面,教師應結合學生在各方面的表現,給予學生科學合理的評價,從而不斷提升學生的學習自信心。
當前階段,雖然農村學校在開展差異化教學方面仍然存在諸多問題,如在教學方法設計、課堂組織及學生差異化分類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不足之處,但只要教師敢于嘗試、敢于改變,就能設計出適合學生特點的教學體系。差異化教學的目的在于促進學生整體水平的提升,教師應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自信心,使其不斷進步,從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方光德.農村中學數學分層次教學的分析與思考[J].寧德師專學報:自然科版,2017(02):86-88.
[2]孫松江,對農村初中數學實施差異性教學的思考[J].吉林教育,2018(21):105.
[3]張義龍,李衛星,農村初中數學實施分層教學的策略與思考[J].數學教通訊,2017(14):19-20.
[4]姬映斗.差異化教學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運用分析[J].刊,2020(10):83-84.
[5]施建花.農村初中數學差異教學策略探尋[J].啟迪與智慧(中),2020(06):41.
[6]康莉莉,差異化教學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運用[J].訊,2020,18(29):162-164.
[7]吳同新.初中數學教學設計中應用差異教學的探[J].考試刊,2020(17):113-114
[8]徐翔宇.差異化教學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運用研[J].程教育研究,2019(36):51-52.
期刊VIP網,您身邊的高端學術顧問
文章名稱: 對農村初中數學實施差異化教學的思考
文章地址: http://www.kg120.com/mianfeiwx/57789.html
* 填寫需求信息,或選擇平臺現有SCI/SSCI選題(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