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亚洲日韩新视频_97精品在线观看_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_91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淺談中醫藥文化自信與中藥鑒定學教學的融合

來源:期刊VIP網所屬分類:免費文獻發布時間:2021-05-28瀏覽:

  [摘 要]文化是一個民族集體智慧的結晶,是一個國家的歷史和精神文明實力的體現。自信是對自身或者事物的認同與尊重。我國作為中醫藥傳統文化的發祥地,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文明的傳統精髓。如何使學生在學習中更深刻地理解中醫藥文化的精髓,培養學生樹立中醫藥文化自信,是每一位中醫藥高等教育者肩負的歷史使命與責任,是值得思考與關注的問題。文章旨在從中藥學專業的主干課程中藥鑒定學課內外教學過程中的點點滴滴入手,使學生了解中醫藥文化的厚重歷史與博大精深,培養學生的中醫藥文化自信、民族自信,期望能夠更好地使我國古老文明的中醫藥文化代代傳承并發揚光大。

  [關鍵詞]中醫藥文化自信;中藥鑒定學;教學

  文化是一個民族幾千年來集體智慧的結晶,是一個國家精神文明的體現,也是一個國家文化軟實力的重要象征。中醫藥作為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蘊含著豐富的哲學思想和人文精神,是中華文明寶庫的重要組成部分。中醫藥文化自信就是高度認同中醫藥文化生命力與中醫藥事業的美好明天,堅定相信中醫藥文化的歷史價值與中醫藥文化的發展前途。中醫藥文化自信是中醫藥在不斷前進的道路上,理論與實踐更好傳承的基礎。近年來,中醫藥發展得到了黨中央、國務院的大力支持,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法》《中醫藥發展戰略規劃綱要2016-2030年》等一系列政策的出臺,發展中醫藥產業已成為國家戰略目標之一,中醫藥的發展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歷史機遇。然而,如何使古老文明的中醫藥文化在快速發展的高等教育教學中薪火相傳,如何使中醫藥院校的學生在專業學習過程中,能夠了解與汲取中醫藥文化的傳統思想和核心理念,培養青年一代的中醫藥文化自信,是每一位中醫藥高等教育者應當肩負的歷史使命與責任,也是每一位中醫藥教育者值得關注與思考的課題。筆者結合在中藥鑒定學課內外教學過程中的點點滴滴,在專業課程教學中注重傳統文化的融合,旨在培養學生的中醫藥文化自信、專業自信,期望能夠更好地使我國古老文明的中醫藥文化得到傳承發展。

  一、注重課堂環節,培養學生的中醫藥文化自信

  (一)結合道地藥材的授課內容,注重培養學生的中醫藥文化情懷

  目前在校大學生多為00后的青年一代,他們肩負著祖國未來發展的希望,他們既是中醫藥文化的直接繼承者,也是未來中醫藥文化的傳播者與傳遞者。作為一名中醫藥院校的專業教師,具有傳承與傳播中醫藥文化的責任與義務。為了培養既具有中醫藥情懷,又能適應社會的復合型人才,筆者在授課中結合總論章節的講授內容,隨時融入中醫藥文化的歷史知識與人文知識。例如在講授道地藥材的相關內容時,布置學生去查閱資料,讓學生了解我國不同地區分布的道地藥材如“四大懷藥"“浙八味”等的產生與發展,為后期學習各論的藥材奠定一定的基礎。學生對此很感興趣,他們在熟悉自己家鄉分布的主要道地藥材中,了解了藥材的傳統功效與現代應用,還有一些有意義的人文歷史典故,這使學生對自己家鄉產生由衷的自豪感與自信心,對家鄉產生一種親近與熱愛之情,這對于學生理論知識的學習與掌握具有極大的促進作用。學生在了解每一味普通的中藥材背后都有著美好的故事與深厚的歷史后,更加明白所學專業的特殊性與重要性,明確自己在中醫藥事業發展中肩負的使命與責任。在平時的授課中,教師要結合每一次的授課內容,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熱愛自己的專業,堅信自己的專業思想,這對于增強學生的專業認同感具有重要的意義。課堂教學不僅是傳授知識,更要培養學生的專業能力與專業素養,培養學生強國愛業的人文素養與中醫藥情懷,使學生對自己現在所學的專業與將來從事的工作產生強烈的認同感,產生專業自信、文化自信。

  (二)結合中藥鑒定學發展歷史,注重培養學生的文化自信

  中藥鑒定學是一門需要傳承的學科,也是一門需要創新的學科。在當今提倡傳承守正創新的時代,作為中醫藥工作者,對人類在與疾病斗爭的實踐中產生發展起來的中藥鑒定學知識,需要結合現代科學技術和知識,本著古為今用、去粗存精的原則,對我國古代本草中豐富的中藥學史料進行分析、考證,使之正本清源,這樣才能促進中藥鑒定學學科的不斷發展。首先,在講授中藥鑒定學發展歷史的相關內容時,通過課堂隨機提問的方式,了解學生對中醫藥歷史和前期相關課程如中藥學、藥用植物學等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其次,在授課中引入具體實例和典故,使學生了解中藥鑒定學是一門應用型的學科,是在“神農嘗本草,一日遇七十毒”實踐中產生并在實踐中逐漸發展起來的,要不斷與時俱進才能傳承守正創新。從《神農本草經》到《本草綱目》,學生深感中醫藥文化的博大精深,歷史悠久。作為一名中醫藥學子,學生有一種自豪感與自信心,同時這也激發了學生強烈的好奇心與濃厚的學習興趣,學生心中會自然而然地想象:明代的李時珍是怎樣的?又是如何在艱苦的時代寫出文化巨著的?這一系列的問題會引導學生主動學習與思考,在學習前人成果的基礎上,認真傳承學習經典,在傳承中不斷創新發展。

  (三)課堂教學與網絡媒體相結合,提升學生的中醫藥文化自信

  隨著科技水平的迅速發展,新媒體的出現為學生了解信息提供了多樣化的途徑。如何更好地利用網絡媒介傳播中醫藥文化,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慕課、微課、網絡視頻課等的出現,讓學生可以借助于形式多樣的在線學習方式,學習自己感興趣的中醫藥課程,瀏覽中醫藥講座,一些枯燥深奧的理論在動畫視頻中變得生動形象,這極大方便了學生接受新知識的途徑,同時也為豐富中醫藥文化內涵提供了便利。新時代,機遇與挑戰并存,這要求專業教師在授課中結合網絡媒介的傳播不斷探索、不斷創新。教師在授課中要注重引導學生結合網絡媒介主動學習中醫藥傳統文化,使他們產生學習的積極性,將我國傳統中醫藥文化與便捷的網絡資源相結合,突出時代特色。筆者在授課中時常借助于某些歷史事件的小視頻,藥材種植、加工的小片段等內容,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課堂中感受歷史,感受實踐的多樣性。同時,教師要引導學生關注中醫藥行業的歷史事件與發展動態,讓學生自覺將中醫藥文化逐漸融入日常生活,使學生對中醫藥文化產生濃厚興趣。

  二、結合課外實踐環節,培養學生的中醫藥文化自信(一)結合我國第四次中藥資源普畫,培養學生的中醫藥文化情懷

  在我國的第四次資源普查中,山西中醫藥大學(以下簡稱“我校”)中藥學專業從本科生到碩士生都參與其中,北方省區野外普查主要以暑期為主。山西位于黃河中游、黃土高原東部,山地丘陵較多,山脈交錯挺拔,地形地貌復雜,幾乎所有樣地都分布于海拔較高的山區、溝壑等條件艱苦的地方。出于對中醫藥事業的熱愛、對中藥普查工作的滿腔熱情,普查隊的每一位師生都懷著中醫藥人的深厚情懷與無比堅定的信念,帶著一種強烈的責任感和家鄉的自豪感,在艱苦的普查過程中感受了祖國美好河山的廣博神奇。學生低頭看到了鋪地的百里香,抬頭看到了滿眼的沙棘林,自然的美使他們忘記了徒步工作的勞累。在普查中學生了解了每一類植物的不同生境,理解了陶弘景《本草經集注》中的“諸藥所生,皆有境界”和《本草綱目》中“性從地變,質與物遷”

  的深刻含義。學生在普查工作中感受到了自然的神奇與魅力,讓他們在深刻的感觸中認同中醫藥的厚重歷史,更加堅信自己所學專業的重要性,更覺自己責任重大與使命艱巨。同時,在普查中學生了解到老百姓的疾苦,對專業有了更為堅定的信心。

  (二)結合社會實踐,培養學生的中醫藥文化人文精神

  在每年暑期進行的基層社會實踐中,學生深入縣區、鄉鎮基層,深入群眾,在切身實踐中了解當地百姓的生活、健康及中醫藥發展狀況,了解當地的風俗習慣及用藥情況,他們還帶領某些有興趣的當地百姓去野外識別藥用植物,講述它們的特征、藥用部位與功效,以提高百姓的識藥辯藥能力,這個過程學生的理論知識也在實踐中得到了升華。對于不了解的知識,學生隨時借助網絡媒體進行學習,并傳授于當地百姓,教學相長、相互促進,學生在實踐中真切感受到知識的有限與不足,這樣能提高他們的學習積極性。

  象牙塔內的大學生對每年的社會實踐都很期待,社會實踐既能開拓學生的視野與思維,也能提高學生的交往能力與社會適應能力,使學生在實踐中感悟到中醫藥文化的厚重歷史,讓學生深刻理解中醫藥文化的傳統思想。學生也在嘗試著以自己的所學知識與技能幫助當地百姓了解中醫藥,指導當地百姓的用藥實踐,切實從當地百姓的需求出發,了解百姓生活的酸甜苦辣,這能培養學生濟世扶貧的人文情懷與人文精神。實踐能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使學生感受到作為中醫藥人的驕傲,這樣學生心中的文化自信也會由然而生。

  (三)開展豐富的中醫藥文化活動,樹立學生的中醫藥文化自信

  在我校開展的每年一屆的中醫藥文化活動中,與學生專業密切相關的是藥用植物識別與中藥飲片鑒別、中藥材立體畫設計大賽、本草經典閱讀等活動。在此過程中,不同專業的學生開始對校內外每一種藥用植物產生了濃厚的學習興趣。高矮粗細不同的植株,其葉形、花色各不相同,結合藥用植物識別與學習,可以使學生認識到原來并不起眼的植物都有著不同的神奇藥效。學生結伴采集標本、制作標本、鑒別藥材,分享著自己的見解與收獲,強烈的求知欲使他們對理論知識的興趣迅速提升,并在短暫的時間內理解掌握這些知識。

  學生還利用色澤、形狀不同的根、莖、花瓣、葉子、果實或種子制作各種別有特色的立體畫,如決明子裝飾的眼睛、雞血藤搭建的鳥窩…每個人都發揮自己的奇思妙想,一幅幅充滿特殊意境的藥材立體畫像畫展一樣構思巧妙;在本草經典閱讀活動中,學生精神飽滿、意氣風發,站在臺上講述時,他們滿眼的自信與興奮,他們不再是有口無心的死記硬背,通過學生自己的講述,他們對本草經典和中藥藥歷史的理解更為透徹與清晰;對于比賽中脫穎而出的獲獎者,學生對投以羨慕與贊許的目光,作為教師也能感受到他們對專業的熱愛與自信。

  中醫藥文化活動不僅能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還能幫助學生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與掌握,同時還能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中醫藥文化活動既培養了學生的專業自信、文化自信,也提升了學生對中醫藥文化的認同與職業信仰。

  三、結語

  教師的教學活動是高等教育教學中學生課內學習知識、掌握知識的主要途徑之一1,教師作為教育的實際執行者,在教學理念、教學方法等方面應不斷進行改變。作為一名中醫藥教育工作者,要結合不同的教學內容,利用各種網絡媒介、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樹立穩定的專業思想,培養學生的文化自信與文化素養,使他們明確自己肩負的責任。課外社會實踐及校園中醫藥文化活動的開展同樣是學生學習知識、掌握知識的主要途徑之一,也是學生樹立專業自信和文化自信的主要途徑之一。教師應結合課內外的每一個環節,教書與育人相結合。教師要認識到,每一次課外活動的開展都是學生學習的一次機會,也是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與提升環節,作為教師應順應時代精神,與學生一起閱讀經典、傳承經典,培養青年一代學生的中醫藥文化自信。

  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導引下,穩定學生專業思想,啟發學生對中醫藥文化的主動思考,引導學生主動學習,是每一位中醫藥教育工作者的責任。培養青年一代學生的中醫藥文化自信,需要課內外相結合,在平時的點點滴滴中積累與引導,既要注重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更要培養學生的專業自信、中醫藥文化自信,堅持傳承守正創新,為培養中醫藥文化內涵豐富、專業素質高的綜合型人才不斷努力。

  [參考文獻]

  [1]賈晗,譚開鍵.關于提升高等院校大學生中醫藥文化自信的思考[J].教育現代化,2019(60):134-135.

  [2]朱嘉麗,林彬,張書河,文化自信視野下中醫文化的傳承與發展路徑探析[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8(23):47-49.

  [3]高維杰,文明明,張鐵玲,等.中醫藥院校大學生中醫藥文化自信程度及教育策略研究[J].醫學研究與教育,2019(4):72-80.

  [4]李寒冰,吳宿慧,中醫藥文化自信在中醫藥人才培養中的必要性[J].教育現代化,2018(30):5-7.

  [5]朱星平,學生創造能力培養與教師素質的需求研究[J].大學教育,2019(12):24-26.

  [6]張宗明,論中醫藥文化自信[J].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1):1-5.

期刊VIP網,您身邊的高端學術顧問

文章名稱: 淺談中醫藥文化自信與中藥鑒定學教學的融合

文章地址: http://www.kg120.com/mianfeiwx/57688.html

國際期刊論文 SCI/SSCI選題匹配!

選擇豐富服務快速通過率高一鍵快速領取私人專屬發表方案!

* 填寫需求信息,或選擇平臺現有SCI/SSCI選題(如下)。

主站蜘蛛池模板: 荥阳市| 东至县| 光泽县| 灵璧县| 云林县| 高州市| 滨海县| 北票市| 邹平县| 灌阳县| 客服| 钦州市| 惠安县| 抚远县| 鞍山市| 乌兰县| 莱阳市| 临海市| 岳阳市| 灵丘县| 泰兴市| 河池市| 英吉沙县| 贵州省| 昌宁县| 泰和县| 高安市| 东光县| 屏边| 应用必备| 呼图壁县| 礼泉县| 延边| 综艺| 施甸县| 敦化市| 抚顺县| 招远市| 榆社县| 萍乡市| 成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