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服務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專業 高端讓您使用時沒有后顧之憂
來源:期刊VIP網所屬分類:免費文獻發布時間:2021-05-20瀏覽:次
【摘要】目的:分析與研究康復訓練干預對肺癌術后患者生活質量及肺功能的影響。方法:選擇2019年2月至2019年11月收入與治療的50例肺癌術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分配與平均分配的方式,把患者分為兩組,一組為對照組,另一組為觀察組,各25例患者。對照組:對其開展常規的護理干預工作;觀察組:對其在應用對照組護理干預模式的基礎之上實施康復訓練干預工作。通過研究與分析,兩組患者在肺功能、生活質量、6 min步行實驗的數據、癌因性疲乏的比較數據,探究康復訓練干預模式的應用價值。結果:(1)治療后,觀察組在肺功能指標的數據明顯高于對照組,這代表觀察組患者的恢復情況好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2)治療之后,觀察組在軀體功能、社會功能、心理功能、角色功能、認知功能的變化數值大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3)治療之后,觀察組患者6 min步行的指數變化數值大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4)治療之后,觀察組患者癌因性疲乏的數值變化程度大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康復訓練干預有利于肺癌術后患者身體恢復正常水平。
【關鍵詞】肺癌術;生活質量;康復訓練干預;肺功能
肺癌屬常見的腫瘤疾病,因該疾病的發病率與死亡率比較高,成為了醫學界重點關注的疾病之一。從目前現狀來看,手術乃是治療肺癌疾病的有效方法。因此,醫院一般采取手術治療的方式治療患者,以此提高患者身體恢復水平。雖然手術治療模式有利于患者恢復到正常狀態,但是患者在手術治療模式下肺部會發生損傷,進而影響肺功能,從而導致患者出現與肺部相關的病癥。比如會出現呼吸困難的問題,嚴重的情況之下會因呼吸衰竭而危及到患者的生命1-3。
為降低手術對患者肺功能的損傷,護理人員可以對患者實施康復訓練干預護理模式",而對患者進行呼吸訓練、運動訓練、健康教育以及出院后指導等屬于具體康復訓練干預護理表現。本次把復訓練干預護理模式運用到對比實驗之中,發展復訓練干預護理模式不僅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質量,而且可以改善及肺功能,現報告如下。
1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選擇我院在2019年2月至2019年11月收入與治療的50例肺癌術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分配與平均分配的方式,把患者分為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25例。對照組(25例)男性:14例;女性:11例;年齡41 ~74(54.02± 11.61)歲。觀察組(25例)男性:13例;女性:12例;年齡40 ~ 75(54.14± 11.08)歲。對比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人標準:(1)經過診斷為肺癌患者;(2)卡氏評分2 60;(3)患者已經與醫院簽訂了知情同意書,可以明確雙方責任,降低醫患糾紛發生率。
排除標準:(1)具有嚴重臟器功能障礙的患者;(2)
具有免疫系統疾病的患者;(3)精神存在問題的患者。
1.2護理方法
對照組采取常規的護理干預工作。即醫護人員需要對患者介紹手術恢復注意事項、手術后運動飲食方案等,讓患者簡單了解護理知識。
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之上實施康復訓練干預工作。對觀察組所實施的康復訓練干預工作具體如下所述。(1)呼吸訓練。引導患者進行先縮唇呼吸,即先讓患者通過鼻子進行呼吸,再讓患者把口唇縮成吹口啃狀,進而逐漸地呼出氣體。
患者需要每天進行兩次縮唇呼吸訓練,每次持續10min;引導患者進行腹式呼吸訓練,即先把放在前胸和上腹部,再鼻緩緩吸氣。患者需要每天進行兩次縮唇呼吸訓練,每次持續15 min,(2)運動訓練。通過開展運動訓練活動,可以最大限度地鍛煉患者,提高患者身體機能,以便更好地恢復身體。(3)
運動時間。不同患者的身體情況存在差異。醫護人員需要以患者的身體情況為確定運作時間的依據。一般而言,患者在最初鍛煉時要保持每天進行10 ~20 min的鍛煉;之后,根據身體情況逐漸增加運動時間,即保持每天進行30 ~40min的鍛煉。(4)健康教育。為保證患者及時恢復到正常的身體狀態,醫護人員需要對患者進行必要的健康教育。健康教育內容包括,引導患者學習肺康復運動訓練的方法,幫助患者掌握肺康復運動訓練技巧;教會患者測量脈搏的方法,保證患者更好地了解自身情況;為患者講解一些術后疾病自我管理知識,并為他們發放疾病護理手冊,提高他們自我管理能力,強化疾病恢復效果。(5)出院后方案。護理人員需要應用微信、99、電話等方式,聯系患者,了解患者身體狀態,進而根據患者身體狀態,做好針對性地出院后護理與管理方案。
1.3觀察指標
兩組患者在肺功能、生活質量、6 min 步行實驗的數據、癌因性疲乏的比較數據乃是本次對比實驗所觀察的指標。
1.4 統計學方法
將數據納入SPSS 20.0軟件中分析,計量資料比較采用1檢驗,并以(ts)表示,當P<0.05時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兩組患者肺功能的比較
通過數據發現,兩組治療前在用力肺活量(FVC)、一秒用力呼氣容積(FEVI)、一秒率(FEVI/FVC)上的數據無差異(P>0.05);治療后,觀察組在FVC、FEVI、FEVI/FVC上的數據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2.2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的比較
治療后,觀察組生活質量較對照組改善明顯(P< 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見表 2。
2.3 兩組患者6 min步行實驗的比較
在治療之后,觀察組患者 6 min 步行的指數變化數值大于對照組,也就是說,觀察組患者的運動水平得到了有效提高。(P < 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見表 3。
2.4 兩組患者癌因性疲乏的比較
在治療之后,觀察組患者癌因性疲乏的數值變化程度大于對照組。(P < 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見表 4。
3討論
肺癌乃是常見的腫瘤病癥,在患有該病癥之后,患者的生活質量與健康生活水平受到嚴重的影響1,另外,肺癌的發病率與死亡率都比較高,因此要重視該疾病。從目前現狀來看,應用手術的方法切除病灶是有效的治療模式。不過,術后患者容易出現多種并發癥。為提高患者術后恢復水平,醫院有必要科學地推進肺康復訓練工作7,肺康復訓練主要是通過應用運動的方式,達到提高患者呼吸水平,保證患者順利呼吸的目的。
研究發現[1],康復訓練能夠緩解患者術后損傷,保證患者更加健康的生活。應用康復訓練干預模式能夠提升膈肌活動度,改善呼吸運動功能,進而保證患者及時恢復到正常水平。與此同時,患者在得到科學的康復訓練干預護理之后,其的生活也逐漸地步入正軌。而患者出院時生活質量各項評分及肺功能指標等則是康復訓練干預護理模式具有較高應用價值的有力證明。
與此同時,相關人員還需要加大對康復訓練干預模式的研究力度,不斷地完善康復訓練干預模式所涉及的事項,以此確保患者得到科學的護理。對于護理人員來講,其需要積極地踐行護理工作,對患者進行有效地康復訓練,進而提高患者肺功能恢復水平。除此之外,護理人員需要通過各種渠道學習各種護理知識,進而充實自我,從而增強自身護理能力。
綜上所述,康復訓練干預對肺癌術后患者生活質量及肺功能都有所改善,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楊萍萍,曲彥,于雁,等,主動呼吸循環技術輔以情緒管理對肺癌術后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20,26(5):71-74.
[2]葉靜,謝國省,家庭肺康復訓練對肺癌肺葉切除術后化療患者肺功能、癌因性疲乏和焦慮抑郁情緒的影響[J].中國煤炭工業醫學雜志,2019,22(2):20-224.
[3]劉施言,張盼盼,孫一平,系統性健康教育對肺癌患者術后肺功能恢復及生活質量的影響[].癌癥進展,2019,17(6):736-739.
[4]葛均克,劉娜,姚艷粉,早期重癥監護室床旁康復治療配合肺呼吸訓練對肺癌患者預后及負性情緒的影響[J].中國腫瘤臨床與康復,2019,265):532-535.
[5]張寶云,許玲,中醫藥聯合康復訓練對肺癌術后患者生活質量改善的研究進展[J].中國腫瘤臨床與康復,2019,26(5):539-640.
[6]池櫻,黃麗敏,林意瑜,術前肺康復訓練對肺癌患者術后生活質量及呼吸功能的短期效果觀察[J].按摩與康復醫學,2019,10(11):14-16.
[7]徐成。千金葦莖湯合生脈散對非小細胞肺癌術后康復的臨床療效觀察[D].成都:成都中醫藥大學,2019.
[8]滕文芹,趙娜,任婭軍,肺康復訓練配合護理干預對肺癌患者術后生活質量及肺功能影響[J].職業衛生與應急救援,2018,36(3:253-255.
期刊VIP網,您身邊的高端學術顧問
文章名稱: 康復訓練干預對肺癌術后患者生活質量及肺功能的影響
文章地址: http://www.kg120.com/mianfeiwx/57544.html
* 填寫需求信息,或選擇平臺現有SCI/SSCI選題(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