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服務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專業 高端讓您使用時沒有后顧之憂
來源:期刊VIP網所屬分類:免費文獻發布時間:2021-05-17瀏覽:次
【摘要】為了更好地實現醫療的公平化與同質化,完善我國醫療衛生基本公共服務標準體系,提升區域醫院內部人才標準化建設的能力,持續改進醫療質量,廣州醫科大學第六附屬醫院采取基于網絡資源組建區域內訓人才科研培養標準化體系、成立培訓機構、組建科研內訓師團隊、開發培訓標準化課程體系等系列措施。逐步搭建了科研內訓師培訓體系,員工能力有效地提升,推動了醫療質
量持續改進與衛生基本公共服務標準化建設。
【關鍵詞】網絡資源 科研內訓師 培訓體系 探索實踐
Abstract:In order to realize the fairness and homogeneity of medical treatment,perfect the basic public service standard system of medical treatment and health care in our country,promote the ability of personnel standardization in regional hospitals,and continuously improve the medical quality,the Sixth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azhou Medical University has adopted a series of measures,such as establishing a standardized system for training talents in the reqion based on network resources,setting up a training institution,setting up a team of trainers in scientific research,and developing a standardized curriculum system for traininq.
A training system for trainers in scientific research has been gradually set up,and staff capacity has been effectively enhanced,promoting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medical quality and the standardization of basic public health services.
Key words:network resources;Scientific Research Internal Trainer;Training System;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2020年3月,市場監管總局、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下達國市監標技【2020]49號通知,文件確定了51項國家基本公共服務標準化試點項目,《清遠市醫療衛生基本公共服務標準化專項試點》成為兩家醫療衛生基本公共服務標準化專項試點之一1。眾所周知,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為了更好地完善醫療衛生基本公共服務標準體系,持續改進醫療質量,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六醫院(清遠市人民醫院)創新性地提出基于網絡資源建立區域醫院內部人才新的培訓模式并標準化建設,探索基于科研內訓、質量管理與人才培養的協同機制,通過科研培訓加強人才建設與發展,提高醫療衛生公共服務體系核心競爭力,逐步建立和完善醫療衛生基本公共服務標準體系。一、科研內訓師簡介
“科研內訓師”是指基于科研培訓培養區域醫院內部人才。科研內訓師包含兩個層面的內涵。第一層面內涵為“內訓師”,是指通過嚴謹地擇優考核和培訓認證后為醫院的發展提供各類人才培訓的內訓師團隊2),第二層面內涵為“科研內訓”,是指通過系列的科研課程培訓,以科研思維結合各類管理方法,以成果產出為導向進而提高內訓師的整體能力與素養。因此,科研內訓師是從醫院內部選拔出來的一批具備科研素養與創新思維的內訓師,是醫院追蹤前沿與質量持續改進理念和方法的傳播者和實踐者,負責醫院全方位質量管理理念的提出、培訓、輔導和成果產出等工作。
二、科研內訓師培訓體系標準化建設
2.1基于網絡資源成立區域醫院內部人才培訓領導機構,構建培訓標準化體系
為了切實加強對區域醫院內部人才科研培訓標準化試點項目建設工作的領導,通過網絡資源大數據分析區域醫院環境及科研培養體系理論,成立醫院標準化委員會,下設區域醫院內部人才科研培養培訓體系標準化項目小組。同時,以清遠市醫療衛生基本公共服務標準化建設試點承擔單位為契機,打造區域醫院內部人才科研培訓標準化體系。區域醫院內部人才科研培訓標準化體系框架圖如圖1:
2.2成立區域醫院內部人才科研培訓機構
由衛生行政部門、各級各類醫療機構等自愿組成非營利的群眾性專業學術組織。為各級醫療機構對醫院質量管理科研有著強烈興趣愛好的內部人才,搭建一個質量管理與科研培訓學習交流的平臺,建立內部人才質量管理科研“論文主題庫”,舉辦內部人才質量管理科研成果分享等活動,打造醫院內部質量管理人才的科研氛圍,讓醫院內部人才從“要我學習”,“要我科研",“要我管理”的心態轉變成“我要學習”,“我要科研”,“我要管理”的心態,讓學習、管理與科研成為一種日常習慣,從質量管理根本上提升醫院醫、教、研的整體水平。讓醫院快速發展的三駕馬車齊頭并進,打造區域醫學中心。
2.3科研內訓師的選拔
科研內訓師需要先參加內訓師的選拔。內訓師參加選拔的人員要求本科學歷及以上,臨床、醫技、行政、后勤等科室均參與篩選1,并經區域醫院內部人才培訓領導機構研究決定,人員參加“現代醫院內訓師研修班學習”。在初級內訓師培訓三個月后,選拔科研內訓師,要求人員在初級內訓師的培訓過程中參與度超過80%,思維活躍,有科研經歷,再經區域醫院內部人才培訓領導機構研究決定。
2.4科研內訓師培訓標準化課程體系科研內訓師培訓標準化課程體系共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為基礎課程培訓,有三個培訓模塊,用3次課完成。第一模塊主要包括論文類型及結構的講解、如何寫論文、如何查文獻;第二模塊主要包括各種管理方法的學習與運用;第三模塊主要講解常用的統計學方法。第二部分為實戰課程,分為二個培訓模塊,共9次課完成。第一模塊為論文寫作實戰包括如何確定論文的題目,如何選取合適的關鍵詞,如何列論文的寫作框架,以及論文具體寫作。第二模塊為論文投稿實戰,包括投稿前修改及網上投稿指導。
2.5科研內訓師培訓標準化形成性評價體系科研內訓師培訓標準化形成性評價體系主要由五個評價表(總分100分)構成,包括講師對學員評價表(25分)、小組學員互評表(15分)、學員自我評價表(10分)、作業完成情況表(25分)和學員出勤情況表(25分)。講師對學員評價表主要考核講師對學員培訓的參與程度、小組內部參與團隊活動與合作的程度以及在課堂討論時的表達、邏輯與溝通能力的評估。小組學員互評表主要評價在培訓期間學員交流、溝通、共同解決問題及團隊協作能力。學員自我評價表為學員自我評估接受培訓及參與培訓課程情況。作業完成情況表評估學員在每次培訓課程結束后對培訓內容的理解與學習情況。學員出勤情況表考察學員的出勤與參與培訓情況。培訓結束后講師與學員需要完成五個形成性體系評價表,并對培訓課程、培訓效果進行評估,同時設立討論課分享學習經驗,形成良性培訓學習環境。
2.6科研內訓師資格的評估
科研內訓師需經過科研內訓師課程的學習、考評,方可成為合格的科研內訓師。在初級內訓師培訓三個月后,進行為期6個月的科研內訓師培訓,完成相應培訓且考評合格后方可取得科研內訓師初級資格。考評分兩個部分,形成性評價與成果產出。若形成性評價達80分以上,沒有成果產出,只能獲得科研內訓師初級“學習證書”,2-6月后可以繼續申請培訓;若形成性評價達80分以上,并發表國家級以上論文可獲得科研內訓師初級“資格證書”,如發表核心期刊及以上論文可再獲得科研內訓師初級“優秀證書”。
三、科研內訓師培訓的初步成效
3.1科研內訓師的選拔結果與課程培訓成效在初級內訓師培訓的基礎上,全院共選拔出科研內訓師30名,分為5個小組,每個小組6名成員,設組長1名。科研內訓師的培訓課程2020年7月10日開始,歷經3個月。
科研內訓師培訓標準化課程體系以小組為單位,分為講師授課、組內討論等多種方式相結合,每次培訓課程講師針對課上、課后問題安排討論,提高了學員的參與度與寫作興趣。
3.2科研內訓師培訓標準化形成性評價體系評估結果培訓課程結束后,講師與學員分別填寫形成性評價表格
(學員出勤情況表、作業完成情況表、小組學員互評表、學員自我評價表和講師對學員評價表),并對第一次培訓情況做了完整的評估。學員的平均出勤率為84%,作業提交率為89%,出勤與作業提交情況的考核使學員能在長時間的培訓期間自覺克服困難,保證了培訓的出勤率,按時提交作業,達到了設定的培訓效果。小組學員互評表平均21.58分(滿分25分),學員自我評價表平均7.40分(滿分10分),學員的互評與自評加深了小組成員間的協作與溝通,也促進了學員的自我提升。最終形成性評價達80分以上者有27人。
3.3科研內訓師培訓的產出與成果科研內訓師培訓形成了完整的科研內訓師培訓標準化課程體系1套,建立科研內訓師論文主題庫1個,完成科研內訓小組討論學習與寫作分享報告PPT 10份,階段總結報告PPT 2份。在培訓課結束后一個月進行了第一次投稿總結,截止至2020年11月6日,培訓學員共完成論文初稿25篇,中文核心期刊雜志已投稿18篇,并以管理類方向文章為主導方向。
四、總結與展望
我國健康醫療產業的發展仍然不健全,通過網絡大數據分析基層醫療的發展、改革與完善是健康中國得以全面實施的重要路徑。因此,健康中國的實施要從基層做起,網絡資源共享區域醫療聯動建設會大幅度促進醫療的公平化與同質化,而區域醫院內部人才培訓標準化是建設的核心。科研內訓師為區域醫院人才的發展提供了新的可能路徑,這種新的培訓模式既可以形成服務標準化,又可以促進同質化。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政府,市場監管總局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關于下達國家基本公共服務標準化試點項目的通知
[2]王藝蓉,林倩,黃婧雅,等.PDCA內訓師在促進醫院質量持續改進中的探索與實踐[J.中國醫院管理,2020.40(5):61-63.
[3]郭敏,企業內訓師的自我修煉[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5,5:68-69.
[4]袁晟,淺談基于醫院人力資源管理的"TTT"[J.時代經貿,2018,20(27):86-87.
期刊VIP網,您身邊的高端學術顧問
文章名稱: 基于網絡資源科研內訓師培訓體系在區域醫院中探索與實踐
文章地址: http://www.kg120.com/mianfeiwx/57477.html
* 填寫需求信息,或選擇平臺現有SCI/SSCI選題(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