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服務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專業 高端讓您使用時沒有后顧之憂
來源:期刊VIP網所屬分類:免費文獻發布時間:2021-03-24瀏覽:次
2016年,我成為大足區雙橋實驗小學校長,這所學校前身是紅巖汽車子弟小學,我的父親正是這個三線建設廠的第一批職工,小學我便就讀于此。來到學校,師生們的工作情懷讓我想起紅巖人那種踏踏實實勤勤懇懇的勞動精神。為此,我們提出“車魂鑄夢創啟未來"的核心辦學理念,以及打造創新型學校的目標。
勞動乃立身之本,它本身就是一種教育,而且是一種最好的生活教育,勞動的精神更深刻在大足區雙橋實驗小學的基因中。如何實現勞動教育的創新,我們也進行了嘗試。
勞動習慣養出來
勞動教育不能單單以一門課程的樣式出現,它應該成為學生的一種習慣。如何幫助學生養成勞動的習慣呢?首先,我和老師們一起編制了“美德善行"養成教育標準,為他們定制“勞動作業”。
這并非對學生的約束,孩子們需要有人告訴他們什么是“好"的標準。書寫這套標準時,我們以更貼近學生的口吻,生動形象地將如何做好每一項勞動教給孩子。
每月給孩子們布置的勞動作業各不相同,分校園篇和家庭篇來落實。比如九月,一、二年級在校堅持整理抽屜,在家承包倒垃圾的工作;三、四年級在校完成陣地清潔,在家整理自己的房間;五、六年級在校參與學校清潔,在家堅持每天洗碗。我們把勞動評價滲透在美德善行評價中。每學期為一百分,分周評價,通過學生在校和在家的表現,考核學生勞育養成情況,評選出優秀的學生。當勞動教育內化為學生心中的自覺,也就真正彰顯出了立德樹人的意義。
勞動課程玩起來
我來到大足區雙橋實驗小學時,學校教室都是一些評比欄和規規矩矩的標語。我們開始每年一探究一創造,六年不重樣。孩子們從身邊常見的事物開始進行科普探究,然后把成果制作成工藝作品,打造成學校景觀。幾年來,整個校園浸潤在紅巖創新文化中,現在教室里擺滿孩子們親手種的花卉、科普探究的標本,打造富有個性的圖書角,開辟一面形象墻展現學生的風華百貌,以及以紅巖為主題的各種手工作品,形成了各班獨特的文化陣地,有“夢想啟航"“車魂鑄夢"“賽道快手"立體植物等等,教室里面的學生作品越多,他們越有歸屬感,越會加倍呵護這個“大家庭”。
除了常規的勞動課,學校每年還舉行以“車魂鑄夢,創啟未來"為主題的勞動開放課程展示活動,作為對課程內容的展示與評價。去年的“車魂鑄夢,創啟未來”主題勞動開放課程展示活動里,每個班設立一個展臺。各班課程內容不同,作品風格各異。
最近的一次課程展示,我們選取了
“美食”作為主題。一年級孩子們學做面點,他們眼中的面食,并非規整的包子饅頭,而是發面制成的小狐貍、兇猛的大獅子、活潑的小金魚…傳統工藝融進時代元素,讓孩子們興趣盎然、想象無限。二年級辦起了“繽紛餃子薈",師生在校園里煮起了餃子。三年級則開發自己的“多味奶茶"。四年級"+歲壽桃禮”、五年級的“濃濃棕香情"、六年級“滿漢團圓席”。各種作品難度不同,規模各異,但無不彰顯了孩子們的創意,以及對于勞動的熱情。
在今年的“同創文明,情滿中秋"活動中,各班級師生家長共同打檻粑、做手工月餅、猜燈謎、分享美食…孩子們在歡樂中掌握勞動技能,感受到勞動之艱辛、收獲之不易,進而樂于傳承中華民族幾千年流傳下來的勞動精神。把勞動融入課程,他們感受到勞動之艱辛、收獲之不易,既勞逸結合也-改呆板單一的教學方式,學生可以在輕松愉快的氛圍里掌握基礎勞動技巧,傳承中華民族幾千年流傳下來的勞動精神。
生長在"希望的田野上”
自2016年開始我們就把勞動教育融進學校科普基地建設中,并且一直延續至今。基地進行了整體設計,取名小辰山科普植物園,按地形特點建成了溫室火龍果園,樹根種植盆景園,班級科普實驗地,果園,花園,養魚塘。每周各班至少進園進行一次勞動體驗,每個班一塊實驗地,各班自行選擇種植物種,除草、翻地、播種、施肥、收獲,孩子們參與每個環節的勞動體驗,并觀察記錄。
他們種的東西可多了,有彩色油菜、有秋葵、有紅蘿卜、有 豆、有玉米、有紫誓,還有藥材等等。孩子們挖番薯、烤番薯,然后相互分享勞動成果,體驗勞動果實之美呢。火龍果基地一片豐收,這是同學們協同工作的成果,高年級的同學拿著鋤頭翻地,中年級的同學悉心育苗,低年級的同學兩三成群地施著肥,全體同學一起采摘享受甜美的果實,把火龍果的甜留在心里,寫在文章中,畫在作品上。盆景園現已經有師生們共同造型的各類盆最上百盆。不同的勞動卻有著同樣的勞動精神-
肯吃苦耐勞,有開荒毅力。他們在感受勞動不易的同時,更學會了如何尊重勞動成果,尊敬不同崗位上的勞動者。寒暑假,更是勞動實踐的好機會。
今年暑假,我們開展了疫情后“小舉動大衛生,大美大足共守護”志愿清潔大行動活動。假期里,孩子們走街串巷,開展垃圾分類調查與宣傳。此外,他們還每天學習垃圾分類,收集可回收垃圾,承包倒垃圾的家務。在開學典禮上,大隊部進行了一場捐款活動,孩子們將假期里收集可回收垃圾得來的收獲化成一份愛心款,建立了學校愛心基金,用于資助學校的貧困生。學校根據不同學生個性特點和心理特點,設置這些校內外勞動實踐課程,通過真實情境的勞動實踐讓孩子體驗到了勞動的價值與樂趣。
生活霏勞動創造,人生也靠勞動創造。雙橋實小按照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接班人要求,注重“人文、合作、創新、職業"關鍵能力,結合學??平屉p創文化特色,形成勞動教育與科普創新、熱愛生活、立德養成、創新課程、合作協作相結合勞育特色,借助勞育激趣、啟智、強身、育美、立志,形成“車魂創新鑄就夢想 紅巖勞育開啟未來”勞育格局。
期刊VIP網,您身邊的高端學術顧問
文章名稱: 勞動課程玩起來
文章地址: http://www.kg120.com/mianfeiwx/56642.html
* 填寫需求信息,或選擇平臺現有SCI/SSCI選題(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