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 :為避免疾病突發患者在肢體失控狀態下錯過最佳服藥時機,該研究通過文獻調研分析了現有服藥裝置的優缺點,設計了一款無障礙服藥裝置,然后對該設計方案的使用績效進行實驗分析,績效評估采用客觀績效(任務完成時間和正確率)和主觀感知指標(感知任務難度)來表征,結果顯示該設計可以彌補現有產品的設計缺陷,為患者提供有效的幫助。
關鍵詞 :急救藥物 ;無障礙 ;藥物服用裝置設計 ;績效評估
1 研究現狀
隨著全球老齡化趨勢的加劇,罹患心臟病、高血壓的老年人呈逐年遞增的趨勢 [1]。近幾年來,針對老年人心臟病、高血壓等突發性疾病,設計和開發適合老年人的急救藥物服用裝置,受到了學者和企業實踐者的普遍重視 [2]。目前,市場上為老人提供藥物服用輔助裝置的主要為便攜性藥盒或智能藥盒,通過普通藥盒的智能化、多功能化來解決老年人漏服、忘服、亂服藥等問題,但對于突發性疾病肢體失控狀態下自主服藥的作用有限。
現有產品在服用藥物時需要他人協助,且結合了較多的新技術,老人很難學會使用此類藥盒,在解決高血壓、心臟病這類疾病突發時自主、無障礙、快速服藥的作用也有限。
2 急救藥物自主無障礙服用裝置設計
2.1 設計定位
2.1.1 用戶定位
據第六次人口普查顯示,65 歲及以上人口占 11.47%[3]。在65 歲以上的老年人里,約 80% 患有心臟病、高血壓、關節炎或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其中有 35% 的老年人患有 2 種或 2 種以上的慢性疾病 [4]。因此將心臟病、高血壓等疾病突發人群作為裝置的目標人群。
2.1.2 功能定位
為解決用戶不便攜帶、遺忘攜帶、一天多次服藥、無水無法吞服的問題。本設計從產品與用戶行為的協調性原則出發,使裝置能同時盛裝藥物與水,當心臟病、高血壓等患者在疾病突發肢體失控時,能在不需他人的幫助下,自主無障礙地將藥物與水同時送入嘴中。
2.2 外觀設計
在外觀造型上采用手表的形狀,可佩戴在手腕上,便于用戶隨身攜帶。根據國家標準中國成年人人體尺寸 GB10000-1988 手部尺寸,和現有藥盒產品設計尺寸進行對比分析 [5],得出合理的造型方案和尺寸大小。
表帶材質選用柔軟親膚的彈性材料,材質具有耐高低溫、易保養等優勢,讓人感覺溫暖親膚。腕帶扣可根據自身情況選擇搭扣孔,佩戴舒適且非常堅固。主體部分材質選用更堅韌的彈性材料,保證儲存的穩定性,讓人感覺安全密封。表帶與主體連接部分呈曲線、流暢的視覺效果。主體部分符合人機工程學,底部貼合手臂的弧度。頂部為弧度更大的曲面,與底部相襯。主體分為兩個部分,左邊是水槽,水管放置于內部,右邊是藥槽。右邊的藥槽又分為備用藥放置槽和即服藥槽,主體后半部分為固定槽蓋,采用透明材質,目的是讓內部藥物及水槽狀態直觀明了。滑蓋與其他部分采用同樣材質,保證外觀的一致性。
2.3 結構設計
市面上已有藥盒多為直接取出放入式,但結合前期對突發疾病患者分析可知,用戶無法在發病時處于穩定狀態,因此無法順利進行取出放入的操作,這些藥盒很難滿足用戶的服藥需求。但通過結構上的創新,可以解決用戶行為上的不便。滾軸—滾輪 :傳統藥盒搭扣式或彈出式都需要用戶通過手發力打開。
滾軸—滾輪結構在開啟方面可以使用更少的力,輔助用戶用嘴開啟藥盒。在藥盒的弧形面的兩側設計了凹槽滾軸結構,在滑蓋的四角裝上滾輪,順著滾軸方向推即可推動滑蓋,因為藥盒的材質是偏硬的橡膠,這樣的結構不僅平時穩定不會誤推,同時也能使使用者較為輕松地用嘴推開。
推薦閱讀:藥學最高職稱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