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 要]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全面塑造發展新優勢,“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的重大論斷。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增強內生發展動力,全面塑造發展新優勢,支撐經濟高質量發展,對于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具有重要意義。以創新引領,以工業制造強省為重點,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增強科技自主創新能力,加快企業數字化、智能化升級,做好改造升級“老”字號,深度開發“原”字號,培育壯大“新”字號三篇文章,為遼寧經濟注入強勁的發展動力和活力,推進經濟高質量增長,塑造發展新優勢,實現遼寧全面振興。
[關鍵詞]創新;高質量發展;內生動力;新優勢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明確提出,要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全面塑造發展新優勢,“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 [1 ]從全球視域來看,科技創新能力已經成為國家綜合國力競爭的關鍵。以科技創新為引領,全面塑造發展新優勢,加快經濟高質量發展,加強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支撐,對于我國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具有重要意義。堅持創新驅動發展也是關系遼寧全局和長遠發展的必然戰略選擇。“十四五”時期,乘勢而上,加快提高自主創新能力,通過科技創新賦能戰略性新興產業,為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提升核心競爭力,實現遼寧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全面塑造發展新優勢的重要意義
(一)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是增強我國綜合國力的必然選擇
從全球化視域來看,國際間科技競爭日趨激烈。科技強則國強,科技興則國興。從歷史的維度看,科學技術是推動人類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科技創新能力已經成為國家綜合國力競爭的關鍵。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是增強我國綜合國力,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的必然選擇。建設科技強國,提升核心競爭力,迫切需要加強頂層設計,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發揮我國集中力量辦大事的舉國體制優勢,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建設提供強大的科技支撐。黨的十八大作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大部署,強調科技創新是提高社會生產力和綜合國力的戰略支撐,必須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2 ]119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強調,要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全面塑造發展新優勢,“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 [3 ]。按照經濟理論分析,一個國家或地區競爭力的發展,會經歷從要素驅動、投資驅動向創新驅動、財富驅動的經濟增長發展歷程。從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階段來看,已經到了依靠創新驅動發展階段,創新驅動增長成為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新動力源。正如習近平同志在經濟社會領域專家座談會上提出,“以科技創新催生新發展動能”。為此,必須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完善國家創新體系,建設科技強國,增強我國綜合國力,提升我國國際競爭力,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大的科技支撐。
(二) 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是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客觀需要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突出的主題是高質量發展,突出特點是堅持五大新發展理念。“十四五”時期,我國進入新發展階段。從未來發展長遠看,我國經濟發展必須實現由外延擴張向內生增長,由要素拉動向創新驅動的轉變。習近平同志在經濟社會領域專家座談會上的講話始終圍繞著“新”字,即新機遇、新挑戰、新發展格局、新發展動能、新發展活力、新優勢、新局面。習近平同志的講話為我國未來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我國正處在新舊動能轉換的關鍵時期,要增強危機感、緊迫感、責任感。我們要面對國際國內新形勢新變化新挑戰,按照中央部署,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有效應對當前經濟下行壓力,構建新發展格局,實現高質量發展。目前,在做好疫情防控方面工作的同時,要抓好經濟工作。采用多管齊下,多措并舉,凝聚創造力,最大限度地加快培育和形成促進經濟增長的新動能和新的經濟增長點,使經濟高質量發展。
(三)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是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的客觀要求
科技是國之利器,核心技術是國之重器。習近平同志強調,“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從制度視角看,中美貿易摩擦有可能重構整個全球競爭秩序。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背景下,中興事件、華為事件受制于人的“卡脖子”等技術問題,逆全球化趨勢加劇,使我們更加清醒認識到關鍵核心技術要掌握在自己手中,實現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強,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科技強國任重道遠。要想有效應對世界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挑戰,必須增強我國科技自主創新能力。根據工信部對全國30多家大型企業調研統計,32%的關鍵材料在中國仍為空白,52%依賴進口,絕大多數計算機和服務器、通用處理器,95%的高端專用芯片,70%以上的智能終端處理器以及絕大多數存儲芯片依賴進口。產業安全需要擁有知識產權,提升產品科技含量,我們不可掉以輕心。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這需要通過以創新驅動實現內生增長,全面塑造發展新優勢。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強創新鏈、產業鏈到價值鏈有效協同,形成制造業的競爭優勢,提升我國產業安全。需要打通從生產分配到流通消費等諸多環節的堵點。在生產環節上,就要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優化產業布局,維護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加快培育完整內需體系,提升供給體系對國內需求的適配性,以創新驅動、高質量供給引領和創造新需求。
推薦閱讀:傳統手工藝創新論文投稿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