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亚洲日韩新视频_97精品在线观看_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_91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網絡虛擬財產原始取得的法律依據與權利歸屬

來源:期刊VIP網所屬分類:綜合論文時間:瀏覽:

  摘 要:法律中的財產所意指的并非是價值實體,而是法律主體對支配客體享有的一系列財產權利關系的總和。財產權的獲取必須經受財產原始取得模式的檢驗,即先占取得模式或勞動取得模式,先占取得模式的構成是“無法律禁止性規定+先占行為+生存必要”,勞動取得模式的構成是“生產要素資料充足+改良性勞動”。網絡虛擬財產的產生過程和功能導向決定了其不適用先占取得模式。根據勞動取得模式,經營者基于經營行為原始取得網絡店鋪的財產權,付出算力、電力的“挖礦人”原始取得比特幣的財產權,網絡運營商則基于設計、開發、運營行為原始取得游戲裝備、虛擬貨幣的財產權。

  關鍵詞:網絡虛擬財產;原始取得;先占;改良性勞動;權利歸屬

法律論文發表

  一、問題的提出

  作為新型事物,網絡虛擬財產的保護問題在我國《民法典》編纂過程中被廣泛地討論、研究,并最終在《民法典》第127條中予以規定。但是,該法律條文屬于引致性規范,并未解決網絡虛擬財產的權利歸屬問題。因此,該規定既無法滿足人們對網絡虛擬財產充分利用的現實需求,也無法為司法實踐中網絡虛擬財產權屬糾紛的處理提供法律依據。就網絡虛擬財產這一法律概念來看,其屬于直觀反映現實事物的“描述性概念”,即屬于存在于網絡上的虛擬財產,而非經理性抽象而形成的“規范性概念”。①我國學界長期以來致力于網絡虛擬財產法律性質的研究,當中“債權說”“物權說”“虛擬財產權說”等學說之間的爭論難分高下。[ “債權說”的核心觀點是將網絡虛擬財產視為網絡服務的內容,其屬于網絡用戶享有的債權范疇,應該用債權對其提供保護。持這一觀點的學者主要有王雷教授、劉明博士等人。參見王雷:《網絡虛擬財產權債權說之堅持》,載《江漢論壇》2017年第1期,第125頁。“物權說”的核心觀點是將網絡虛擬財產視為無體物,并采取物權保護模式對其提供保護。支持這一觀點的學者主要有楊立新教授、林旭霞教授、許可博士。參見楊立新、王中合:《論網絡虛擬財產的物權屬性及其基本規則》,載《國家檢察官學院學報》2004年第6期,第7頁。“虛擬財產權說”是近年來逐漸形成的一種新的理論學說,認為網絡虛擬財產是一種新的財產類型,對這一財產的保護要通過構建網絡虛擬財產權予以實現,虛擬財產權屬于絕對權、財產權、支配權。參見李巖:《“虛擬財產權”的證立與體系安排》,載《法學》2017年第9期,第147頁。]但當前學界缺乏對網絡虛擬財產原始取得權利歸屬問題的研究,不管是將網絡虛擬財產作為債權、物權還是虛擬財產權,我們必須回答的問題是,什么是財產?網絡虛擬財產如何成為法律中的財產?誰基于何種理由對網絡虛擬財產享有財產權?如果對以上問題不予回答,則對網絡虛擬財產的法律性質和權利內容的研究將缺乏根本性前提。因此,筆者不揣淺陋,試圖從財產的實質內涵出發,結合財產原始取得的模式、網絡虛擬財產的基本類型、網絡虛擬財產的產生方式,對網絡虛擬財產原始取得的權利歸屬問題予以探討。

  二、私法中財產的類型與實質內涵

  什么是財產?這一問題帶有天然的政治哲學意味。在古希臘,財產并非單指土地、金錢等物質形態的東西。蘇格拉底認為財產必須是對人有益的東西,柏拉圖繼承了蘇格拉底關于財產的觀點,將財產分為三等:一等是精神財產,如知識、德行;二等是肉體財產,如健康;三等是物質財產。[ 參見劉軍:《西方財產觀念的發展》,載《文史哲》2007年第6期,第71頁。]因此,古希臘智者所謂的財產帶有濃厚的觀念特征,幾乎可以等同于對人有益的價值存在,但沒有從更為微觀的視角定義財產并構建財產權利體系。到了羅馬帝國時期,由于商品貿易的繁榮和商品交易規則的成熟,羅馬法將財產等同于物,物“在社會意識是孤立的并被視為一個自在的經濟體”[ 參見\彼德羅·彭梵得:《羅馬法教科書》,黃風譯,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第141頁。]。羅馬人承認的物權形式主要有所有權、役權、永佃權、地上權、質權以及抵押權。[ 參見\彼德羅·彭梵得:《羅馬法教科書》,黃風譯,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第139頁。]所有權是完全物權,物的所有權等同于物本身,而所有權之外的他物權(iura in re aliena)是“法律上擬制之關系”,被作為無體物看待。[ 參見周枏:《羅馬法原論》(上冊),商務出版社1994年版,第28頁。]由此可見,羅馬法中的財產不等同于物,至少不能直接等同于有體物。財產概念的模糊性對后世構建完善的財產法律制度提出了挑戰,同時也為私法中財產實質內涵的分析埋下了伏筆。近現代以降,民事立法法典化浪潮勢不可擋,而財產法律制度作為民法典“桂冠上的明珠”,自然處于最為顯著的地位。本文通過分析各國民法典中關于財產的立法設計,可以對財產的主要類型和實質內涵獲得更為深刻的認知。

  (一)近現代民法典中財產的概念與類型

  作為民事立法法典化的開山之作,《法國民法典》第二編第一章對財產的分類作出了規范,該法典第516條規定:“財產或為動產,或為不動產。”第517條規定:“財產之作為不動產,或依其性質,或按其用途,或依權利的客體。”[ 參見《拿破侖法典》,李浩培、吳傳頤、孫鳴崗譯,商務印書館1979年版,第68頁。]依其性質者如土地,依其用途者如耕作用家畜,依權利客體者如不動產用益物權和請求返還不動產的訴權?!斗▏穹ǖ洹返?27條規定:“財產之作為動產,依其性質,或依法律的規定。”該法典第528條規定,依性質為動產的主要是“可以轉移場所的物體”,依法律規定而為動產的有“以請求償還到期款項或動產為目的之債權及訴權”“金融、商業或產業公司的股份及持份”“對國家或個人所有永久定期金或終身定期金收受權”。[ 參見《拿破侖法典》,李浩培、吳傳頤、孫鳴崗譯,商務印書館1979年版,第70頁。]可以看出,《法國民法典》的立法者對財產的認知和立法設計秉承了羅馬法關于

  推薦閱讀:行政法律關系的功能與體系結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建平县| 林周县| 翼城县| 南安市| 临潭县| 闵行区| 东台市| 绥宁县| 五寨县| 三都| 河北区| 安多县| 塘沽区| 瑞昌市| 兴仁县| 澜沧| 都昌县| 静安区| 饶平县| 宜州市| 深泽县| 临颍县| 抚远县| 佳木斯市| 十堰市| 罗江县| 商水县| 龙口市| 麻阳| 洪湖市| 景东| 徐汇区| 山阳县| 廊坊市| 大石桥市| 霍林郭勒市| 普安县| 平舆县| 固原市| 开原市| 敦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