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 要:研學旅行是培養學生地理實踐力的有效途徑。文章在明確項目式研學內涵及設計原則基礎上,對項目式研學旅行各階段的任務與活動進行設計。研學前期,應做好學生安全教育,引導學生進行知識儲備,配齊研學設備;研學過程中,注意精心選擇若干研學項目或主題,設計科學合理的研學任務及其活動,學生在研學導師的指引下,采取合作探究教學方式完成研學任務;研學后期,進行研學成果展示交流,教師根據學生完成情況,做出準確合理的評價。
關鍵詞:研學旅行;項目式學習;研學任務
地理新課程教學旨在使學生具備人地協調觀、綜合思維、區域認知、地理實踐力等地理學科核心素養,要求學生學會從地理視角認識和欣賞自然與人文環境,懂得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道理,提高生活品位和精神境界,為培養有見識、有胸懷、有責任感、有行動力的公民奠定基礎[1]。地理實踐力的培養需要學生走出校園,其中開展研學旅行活動是培養學生地理實踐力的重要途徑。
一、研學旅行與項目式學習
研學旅行是以中小學生為主體,以集體旅行生活為載體,以提升學生素質為目的,依托自然與人文資源,進行體驗式教育和研究性學習的一種教育旅游活動。研學旅行對于全面培育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實踐創新等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綜合培育學生各學科的核心素養,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意義重大[2]。
項目式學習強調以真實情境中的問題為任務驅動,將學習內容以項目活動的形式呈現,學生充分利用最優化的學習資源合作探究、發展創新,獲得較全面的學科知識,進而獲得能力提升。項目式學習引領下的研學旅行課程在設計、實施和評價方面都有相關的理論參照,特別是項目式學習的理念和實施流程,對研學旅行課程的設計與推廣具有很大的價值。
項目式研學在某一具體區域的真實場景中展開,學生可以在教師的指導下圍繞研究項目進行充分的自主探究和自主學習,從而提升學生綜合思維和地理實踐力等相關技能和素養。任務驅動模式將項目式學習貫穿整個研學旅行,全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任選感興趣的課題組成研學小組,在研學導師的幫助下完成研學任務。讓學生積極地探尋興趣所在,充分地參與學習過程,收獲知識、激發潛能、提升自我,這正是項目式研學的魅力所在。
二、項目式研學旅行設計原則
1.典型性原則
研學項目的選擇應突出研學地點的特色,如典型的地質地貌類型、水文特點、植物群落、人文景觀等。
2.整合性原則
研學旅行是跨學科的綜合教育教學課程,尤其是以跨自然與社會學科兩大學科領域的地理學科為紐帶,整合教育教學內容和方式,鼓勵學生綜合運用各學科知識和方法,思考、認知、解決綜合性問題[2]。
3.可行性原則
研學項目的選擇應考慮學生現有的認知水平和知識儲備,讓學生經過努力能夠完成,體驗到自主合作探究的樂趣。
4.安全性原則
研學項目的考察應當在安全的前提下進行,不能開展具有一定危險性的研學項目。要確保研學旅行的地點沒有安全隱患,要密切關注當地的天氣預報,盡可能避開危險地段。
5.趣味性原則
研學旅行離開學生常住地,旅行經歷、異地景觀和研學實踐容易引發學生探究興趣,提高學生的生活品位、審美情趣和創新意識[2]。
三、項目式研學過程設計
1.項目式研學流程
文章選擇山東省滕州市蓮青山地質公園作為研學地進行項目式研學旅行設計。一次完整的研學旅行可分解為三個階段:行前(準備階段)、行中(實施階段)、行后(成果呈現階段),每一階段側重點不同,研學內容及研學重點也有差異(圖1)。行前課程為行中課程和行后課程的完成奠定基礎,如安全課程、破冰課程等內容恰恰是很多研學課程忽略的。行中課程應該是任務驅動式的課程,以任務為線索,設計過程性評價課程,引導學生逐步深入地研學。行后課程是行中實施課程的延伸和深入,可以設計成辯論課程、演示課程、實驗課程等,課程形式不一,但需要讓學生感覺到研學不止于此。
2.項目式研學準備
(1)安全教育。研學旅行的關鍵詞是教育與安全,而安全是第一位的,沒有安全就談不上教育。要讓學生了解研學旅行的各種要求和規則,特別是要讓學生了解和遵守安全要求。研學過程中要讓學生熟知研學行程安排、給學生提出研學紀律要求、向學生普及研學安全常識、對學生進行研學應急演練等,且教師要時刻關注學生,使每個學生都在研學導師的視線之內。特別是在有危險的地方,要提前提醒學生注意,不允許學生打鬧,要求學生互相幫助。
(2)知識儲備。研學旅行作為一種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從建構主義課程觀看,是沒有預設教材的[3]。對于研學旅行課程要精心設計,首先明確活動的目的,選擇好旅行地點和路線。研學前教師應到研學點考察,一是考察旅行中有哪些教育資源;二是判斷旅行中會遇到什么困難,同時準備各種情況的預案。研學前,導師應將研學旅行方案發給學生,讓學生了解研學旅行的項目,如山地的地質、地貌、植物、動物、歷史、文化等。
以本次蓮青山研學旅行為例,研學前讓學生了解:蓮青山位于山東省滕州市東北部,與棗莊市山亭區、濟寧市鄒城市交界,是以奇石、險峰、崩塌地貌等地質遺跡為特征,以歷史人文景觀為內容,以山水、森林景觀為主題的風景名勝區;將以小組為單位,對蓮青山的地質地貌、水文特征、植物群落和人文景觀進行初步考察,揭開野外科學考察的“面紗”。請根據考察進程,適時完成“蓮青山科學考察報告單”。
(3)配齊設備。本次蓮青山研學旅行要求學生配齊以下設備:研學活動方案、溫濕度計、GPS 定位儀、手機(可在教師的指導下安裝相應的手機應用軟件)、植物標本采集工具、照相機和鉛筆等。
3.項目式研學任務及實施
推薦閱讀:旅行醫學科學國家級醫學雜志投稿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