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亚洲日韩新视频_97精品在线观看_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_91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信息化條件下我國制造業物流成本問題探析與對策研究

來源:期刊VIP網所屬分類:綜合論文時間:瀏覽:

  摘要:我國工業制造業物流成本占社會物流總成本絕大部分且一直居高不下,已經成為制約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瓶頸。在工業化與信息化深度融合的工業4.0時代條件下,系統分析工業物流成本偏高的具體原因并進行對策探索,對我國生產制造企業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工業信息化;工業物流成本;工業4.0

物流管理論文

  我國工業物流成本占工業制造業總成本的比重高達30%~40%,遠高于歐美國家的10%~15%的均值。現階段,工業物流在我國社會物流總值中占據絕對主導地位。國家發展改革委和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聯合發布的《2019年全國物流運行情況通報》(以下簡稱“通報”)顯示:2019年,我國工業品物流總額269.6萬億元,占全社會物流總額298.0萬億元的比重約為90%,工業物流成本幾乎占全社會物流成本的絕大部分。而物流成本偏高已經成為制約我國制造業迭代升級與高質量發展的“短板”和關鍵瓶頸。

  1、我國制造業物流成本現存的幾個突出問題

  1.1 傳統運輸方式為主,現代化多式聯運比重低,運輸成本偏高

  據通報數據測算,2019年,我國物流運輸費用7.7萬億,約占社會物流總費用14.6萬億元的52.7%,是我國物流成本的最主要組成部分。通過對近6年相關物流數據進行分析,發現公路運輸費用占物流總費用的比例一直高于50%(見表1)。我國運輸成本占GDP比重約為8%,而美德等發達國家均值僅約為5%~6%。目前,我國運輸方式仍以公路運輸為主,公路物流約占貨物運輸的70%以上,而其運輸效率遠低于航空和海運,鐵路貨物周轉量僅占比13%,遠低于歐美等發達國家。長期以來,我國鐵水聯運量占港口集裝箱吞吐量一直占比不到3%,多數鐵水聯運港口在5%以下,遠低于國外港口水平,如漢堡港 39%。此外,在公鐵聯運、國際鐵路聯運上近年來所提升,但與國際先進水平比,多式聯運運輸規模占全社會貨運量的比重還有較大上升空間。

  1.2 工業企業庫存成本偏高

  工業企業庫存率高于發達國家水平,保管成本占GDP比重高于發達國家3個百分點。據通報數據測算,2019年,我國物流保管費用接近5萬億,約占物流總成本的34.2%(表1),主要包括資金占用成本(利息)和倉儲成本兩部分。我國保管成本占GDP比重接近5%,而美、德等發達國家僅約為2%。我國傳統大規模生產方式帶來的大規模庫存,占壓資金等使得保管成本占比偏高。隨著物流業與制造業深化融合與兩業聯動,工業企業庫存率逐步降低,庫存成本有所下降,但據國家發展改革委和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聯合發布的2017年發布的企業調查報告顯示,我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庫存率在9%左右,遠高于發達國家5%的水平。特別是近年來,土地成本、房租成本、人工成本持續快速增加,帶動企業保管成本的增長。

  1.3 制度性成本與管理成本優化空間很大

  2017年,我國物流管理費用1.6億元,約占物流總成本的13.2%,而歐美等發達國家僅為3%~4%。我國管理成本占GDP比重約為2%,而美德等發達國家僅為0.4%左右。從發達國家物流發展經驗來看,管理成本控制在4%以內是合理的。我國管理成本占比明顯偏高,相當一部分比例是由制度性成本造成的。此外,我國物流管理效率偏低:我國貨車有效行駛里程平均每天僅為200公里,更多時間用在配貨過程中,空駛率超過40%,而歐美發達國家僅有20%~25%。

  2、我國制造業物流成本偏高的主要原因探析

  2.1 產業地域跨度大、煤炭為主的能源結構、生產方式粗放等產業特征,增加了制造業物流成本

  一是我國產業布局跨度大,貨物需大范圍、長距離運輸。極大地增加了貨物周轉時間和流通環節,增加了物流運輸費用和保管成本。這一問題在短期內是難以根本解決的,需持續在產業結構、交通體系等方面系統優化予以改善。二是以煤炭、石油、天然氣等化石能源為主的能源結構使得我國單位GDP產生的物流實物量規模較大,大宗商品的遠距離運輸,形成了“北煤南運”的獨特形式。隨著我國能源結構優化,以管道運輸逐步替代交通運輸,以及核能的利用,燃煤發電等,這一問題將逐步緩解。三是我國制造業粗放式的生產方式尚未根本改變,傳統生產方式,對原料、零部件、產品的庫存儲備的依賴較大,增加了保管成本和管理成本。隨著信息化技術與制造業深入融合,特別是在物流信息領域的應用,倉儲保管成本和管理成本將有效降低,就單個企業而言,是可以在短期內解決的。

  2.2 生產物流信息化與物流集約化程度不高,物流資源利用率偏低

  一是物流運輸領域的信息化平臺系統整合水平不高,信息碎片化、孤立化現象嚴重。據中國物流信息中心數據顯示,我國僅有18.3%的物流企業采用信息系統,遠低于美國平均水平,限制了物流運輸中社會資源的充分利用和優化配置,造成在物流運輸和統一管理效率不高。

  二是在倉儲管理領域的信息化程度不高,無法對庫存數量、分布、空置等情況精確掌握,倉儲量居高不下導致貨物周轉速度降低,倉庫利用率下降。行業數據顯示,我國現有30多億平方米的倉庫資源,而空置率高達40%。通過加快信息化的普及,加快信息對接、提供高效物流信息整合方案,可以有效優化倉儲資源配置和利用,有效降低物流成本。

  三是企業選擇自主運營物流公司,限制了物流集約化發展。制造業企業在物流選擇上,往往習慣于“大而全”、“小而全”的自我體系,影響了物流集約化、專業化發展水平,不能在更大范圍內高效配置全社會物流資源,形成更便捷高效的物流和供應鏈方案。

  2.3 區塊分割的物流運輸體系和不夠規范的市場監管,增加了物流運輸成本

  一是地區間行政分割仍未根本解決,特別是公路運輸上,不同區域之間的違規收費、亂罰款等問題依然突出。區域分割這一多年未能解決的區域發展難題直接增加了物流運輸負擔。

  推薦閱讀:物流管理研究課題好選嗎

主站蜘蛛池模板: 康定县| 三穗县| 古丈县| 墨竹工卡县| 西乌珠穆沁旗| 准格尔旗| 冷水江市| 三门县| 平泉县| 陆丰市| 普洱| 凭祥市| 莲花县| 鹤峰县| 碌曲县| 红原县| 商水县| 莫力| 庄河市| 炎陵县| 黄冈市| 遂川县| 蓝山县| 高要市| 庐江县| 呼图壁县| 贵溪市| 密云县| 宝坻区| 定州市| 岳阳县| 宁晋县| 达州市| 江西省| 康马县| 独山县| 天水市| 浑源县| 获嘉县| 舒城县| 乳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