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亚洲日韩新视频_97精品在线观看_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_91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中外政府數據開放運行機制的實證分析

來源:期刊VIP網所屬分類:綜合論文時間:瀏覽:

  摘 要:[目的/意義]對當前中外政府數據開放平臺的運行方式及保障機制的實證對比研究,有助于我國政府數據開放的建設與發展。[方法/過程]以各國Data.Gov平臺數據為基礎,運用實證分析法、統計分析法、比較分析法,從政府數據開放平臺的數據層、平臺層、管理層3個層面,分析各國政府數據開放的整合與利用機制、開放與協作機制及管理與評估機制的現狀。[結果/結論]我國應借鑒國外先進技術與管理經驗,加快完成各省市試點工作,早日建成基于CKAN的國家級Data.gov專業平臺建設。

  關鍵詞:美國;英國;歐盟;澳大利亞;中國;政府數據開放;運行機制;平臺建設;CKAN

大數據論文

  所謂“政府數據開放的運行機制”是指大數據環境下,促進政府公共數據再利用并實現其增值,提高政府辦事效率的運行方式及保障機制。包括指導數據開放實施的具體原則,以及滿足各環節正常運行的體制機制。按照數據開放流程,具體包括:政府數據開放的整合與利用機制、開放與協作機制、管理與評估機制[1]。

  自2009年美國率先開放國家級政府數據開放平臺(Data.gov)以來,澳大利亞、英國、歐盟等西方發達國家也相繼建立起本國的Data.gov平臺,旨在通過與公眾之間的雙向互動不斷提升平臺開放質量及水平,提高政府工作效率,提升公眾參與度。2012年我國也搭建完成bjdata.gov.cn(北京市政務數據資源網)首個政府數據開放平臺,并在2015年8月的《促進大數據發展行動綱要》中提出了構建我國政府數據統一開放平臺的目標[2]。2018年1月,我國《公共信息資源開放試點工作方案》中提出在5個省份試點建立統一開放平臺,形成統一制度和標準規范的工作要求[3]。可見我國政府數據開放平臺建設雖然在時間節點上落后于西方發達國家,但卻是當前政府數據開放工作中的頭等大事。

  通過對近十年“政府數據開放”相關中外文文獻進行分析,筆者發現2013年以前多是基于“開放政府”“開放數據”等概念的理論性研究[4-5],2014年以后多轉為對政府數據開放的具體實施及創新應用的研究[6-7]。且因國內外在政府數據開放運動的起步時間及開放進程上存在差距,所以在相關研究的進展和內容上也存在一定差異。國外側重于對數據更新、平臺建設、開放效能評估等的實用性研究[8-9],國內則大多還處于借鑒國外先進經驗及研究成果的階段,對于平臺搭建、數據利用、應用開發等的創新性研究還較少。近兩年來,以馬海群、黃如花等[10-11]為代表的專家學者對國內外政府數據開放平臺的現狀進行了調查分析,對其開放利用效果進行了比較研究,為加快我國政府數據開放進程提供意見建議。

  本文在前期理論研究[1]的基礎上,擬采用實證研究法,分析目前各國政府數據開放平臺在開放水平及運行機制上的特點與優勢,為我國構建國家級開放平臺提供可借鑒的經驗。

  1 實證設計

  1.1 評估目標

  本文主要評估2018年中外各國Data.gov開放平臺在數據整合與利用機制、數據開放與協作機制、數據管理與評估機制3個方面的優勢及特點,具體對其在政府數據開放中的數據質量、開放范圍、開放程度、技術要求、管理方式、監督措施等內容進行評估。

  1.2 對象選取

  國外選取美國(data.gov)、英國(data.gov.uk)、歐盟(data.europa.eu)、澳大利亞(data.gov.au)幾個代表國家和地區的政府數據開放平臺,國內選擇北京市政務數據資源網(bjdata.gov.cn)為代表,進行實證分析研究。(注:截至2018年上半年,我國仍無國家級政府數據開放平臺,省市級政府數據開放網站由原先的19個增至46個,其中省級平臺8個,地市級38個,2018年新增網站就達21個。)

  1.3 數據來源

  本文數據均來自選取對象國家或地區的相應政府網站(美國usa.gov、英國gov.uk、歐盟europa.eu、澳大利亞australia.gov.au、中國gov.cn)及政府數據開放平臺(美國data.gov、英國data.gov.uk、歐盟data.europa.eu、澳大利亞data.gov.au、中國bjdata.gov.cn)。

  1.4 評估方法與評估體系

  本文以各國Data.gov政府數據開放平臺的數據為依據,采用數據抓取、人工觀察、比較分析等方法,定量數據與定性評估相結合開展實證研究。并通過對已有評估體系的研究分析,結合實際使用感受,抽取并重組各項指標,從政府數據開放平臺的數據層、技術層、管理層3個層面,分別分析各國平臺在數據的整合與利用機制、開放與協作機制、管理與評估機制方面的優劣,并據此細化為15個維度,構建了以下評估體系(見圖1)。

  圖1 各國政府數據開放平臺評估維度

  圖1顯示,數據整合與利用機制(數據層),可以反映政府數據開放平臺對于數據的建設與實施狀況,如數據集的數量(開放程度與范圍)、數據的分類(整合程度)、更新速度(及時性)、獲取方式(便捷程度)與處理工具的種類(增值程度與公眾參與度);數據開放與協作機制(平臺層),可以體現出政府數據的共享程度(元數據)、對外協作程度(CKAN平臺)、內部協作程度(API應用程序接口)、數據開發程度(關聯程度)以及數據利用程度(數據應用);數據管理與評估機制(管理層),反映了平臺管理的方式方法,如網站的頁面布局(實用與便捷程度)、用戶交互(交流與反饋程度)、隱私政策與Cookies政策(用戶隱私保護程度)及監督管理(職責明確程度)。

  2 運行機制比較

  政府數據開放運行機制是實現政府數據開放與利用的運行方式及保障機制,而政府數據開放平臺正是政府對外開放數據的“窗口”,平臺的正常運行與維護有賴于各個技術層面的支持。

  2.1 基于數據整合與利用機制(數據層)的比較

  數據層是平臺中最基礎、最直觀的層面,也是公眾最為關注的層面。數據的整合利用通常在平臺的數據層完成,并需要一定的技術支持。其中數據集的數量、分類,反映數據開放的程度與整合度;數據集的格式、更新速度以及相關的數據分析工具,是用戶獲取與利用數據的重要途徑,同時也是評估開放平臺效能的重要指標,反映數據利用的便捷度。

  2.1.1 數據集數量:數據開放程度與開放范圍比較

  1)數據開放程度(透明度)比較

  政府數據開放主要以數據集為單位向公眾公開數據,開放的數據集數量是各國開放程度最直觀的體現。自各國平臺上線以來,美國和英國的數據集開放數量一直處于領先水平,澳大利亞和歐盟緊隨其后。如圖2所示,當前美國政府數據集數量最多,數據開放程度最高。而我國由于目前還未建成國家級的政府數據開放平臺,北京市政務數據資源網只開放了北京市內的政府數據,因此數據集開放數量較少,差距較為明顯。

  2)數據開放范圍比較

  主題數據領域反映政府數據開放范圍,按最常使用的主題分類方式,5個國家都具有的主題數據領域有政府、商業與經濟、海洋及運輸、環境、教育,各領域開放數據集數量如下圖所示(見表1),其中排名前3的主題分別是政府、經濟與民生領域。美英兩國占絕對優勢,我國則主要集中在政府和經濟領域。英國在5個主題領域中的數據集開放數量都較多,而澳大利亞則較少,我國雖然開放總數較其他國家少很多,但在部分領域(如政府類)仍有略微優勢,環境方面應是今后的開放重點。此外,農業、健康、安全也是幾國都較為關注的主題。

  2.1.2 數據分類:數據整合度比較

  清晰和多樣的數據分類方式,可使公眾在查找數據時精確檢索范圍、提高檢索效率,方便有效地獲取數據。相較其他國家,美英兩國除數據開放數量較多以外,數據分類檢索方式也較為多樣(見表2),除各國都具有的按主題及發布機構分類之外,美國Data.gov還可按數據集的類型、標簽、格式、組織及組織類型刪選數據,英國Data.gov.uk還可按發布狀態、采集、API、執照、資源格式、架構/詞匯、代碼清單、開放分數、破解鏈接、位置數據集類型進行檢索。此外,美國和英國還具有基于地圖的搜索功能,通過搜索地名、郵編或坐標找到感興趣區域,然后繪制搜索區域顯示管理區域,最終查找選定區域的數據。澳大利亞也具有此類通過“添加分類—地圖顯示—數據具體信息”實現的地圖檢索(見圖3),可重復添加并在地圖上顯示數據覆蓋區域,最終在準確選擇數據位置后以表格形式顯示數據的具體信息,包括辦公類型、站點名、地址、城郊、州、郵編、經緯度、開放及關閉時間等。而歐盟和我國則目前僅具有最基本的兩種分類方式,分類檢索方式落后、單一,數據資源整合度低,是今后需重點完善的方面。

  推薦閱讀:基于面板數據的快遞業發展規模影響因素分析

主站蜘蛛池模板: 瓦房店市| SHOW| 长岛县| 托克逊县| 上虞市| 桂东县| 织金县| 宁国市| 五大连池市| 景德镇市| 汝州市| 湟中县| 大埔区| 建始县| 青州市| 弋阳县| 榆林市| 明水县| 广饶县| 鹤壁市| 股票| 当涂县| 陆丰市| 油尖旺区| 延吉市| 琼中| 常宁市| 郧西县| 昌平区| 陆川县| 寻乌县| 特克斯县| 海安县| 达孜县| 徐水县| 顺昌县| 遂平县| 三原县| 民丰县| 木兰县| 平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