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 要 基于RPV的資源—流程—價值觀框架,文章分析了高校圖書館專利信息服務依托的數據庫資源和人力資源、采用的服務流程/模式及圖書館開展專利信息服務的價值觀現狀,并針對RPV框架的不同類型,從開發具有專業特色的專利數據庫、專利信息服務人才的挖掘和團隊建設、圖書館領導力對專利信息服務的支持,以及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和績效評價體系等方面,提出了促進高校圖書館專利信息服務的發展策略。
關鍵詞 高校圖書館 RPV框架 專利信息服務
隨著國家對知識產權的高度重視,專利信息服務已成為當前高校圖書館服務轉型的重要發展方向之一。作為一項創新型服務,專利信息服務所依托的資源、采取的服務流程/模式,以及圖書館對專利信息服務的價值觀,都直接影響著高校圖書館專利信息服務開展的深度和廣度。為了使高校圖書館開展的專利信息服務在國家創新驅動戰略實施中發揮出更大作用,本文應用Christensen在顛覆性創新理論中提出的“資源—流程—價值觀”(Resources-Processes-Values,RPV)框架[1],采用圖書館網頁訪問、文獻查閱及電子咨詢(包括QQ和微信)相結合的調研方式,對我國282所高校圖書館(包括137所“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高校圖書館,其中52所掛靠圖書館成立了“高校知識產權信息服務中心”)進行了調研和分析,并針對其服務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促進高校圖書館專利信息服務的發展策略。
1 RPV框架的內涵及其在高校圖書館專利信息服務中的作用
1.1 RPV框架的內涵
在一個組織機構中,通常把能力組織體系簡稱為RPV框架(Resources-Processes-Values, RPV),即資源、流程和價值觀,該框架最早由Christensen提出并用于解釋現有企業對顛覆性創新的反應,其中資源(Resources)是一個組織機構擁有的資產或資源,包括人員、資金、設備、技術、信息以及與用戶的關系;流程(Processes)是員工利用互動、協調、溝通和決策模式將資源轉化為更大價值的產品或服務時所采用的運作模式;價值觀(Values)是組織機構的員工判斷某種產品或某項服務對用戶是否具有吸引力、是否具有開發或開展的可行性認識[1]。
在高校圖書館,資源(Resources) 是專利信息服務開展的基礎因素;流程即服務模式(Processes),是整個服務體系的核心部分,決定圖書館能否將有限的資源有效地轉化為期望的結果,資源和服務流程/模式往往能決定專利信息服務的能力范圍;價值觀(Values)即服務理念,它影響整個專利信息服務團隊的行動,指導專利信息服務發展的方向,并影響圖書館的資源分配和服務流程/模式的開發。資源、流程/模式和價值觀的相關因素共同決定了圖書館專利信息服務的成敗與否。由于每所高校圖書館擁有的資源、采取的服務流程/模式和服務理念(即價值觀)不同,RPV框架的三角形形狀也不一樣[2](見圖1),如一些高校圖書館擁有豐富的數據庫資源和人才資源,但缺乏完善的服務流程/模式;一些高校圖書館具備專利信息服務的基礎,但缺乏圖書館領導力的支持。因此,不同高校圖書館的專利信息服務發展進程也不一樣。
1.2 RPV框架在高校圖書館專利信息服務中的作用
1.2.1 資源是專利信息服務的保障
高校圖書館開展專利信息服務工作首先需要擁有各種資源,主要包括數據庫資源、人力資源和技術設備(見圖2),其中數據庫資源和人力資源是專利信息服務工作依托的兩大重要基礎因素。數據庫資源是開展專利信息服務的前提和基礎,直接影響著高校圖書館專利信息服務有效服務的功能。人力資源主要包含專利信息服務創新的管理者和專職的服務團隊,創新管理者關系到能否組建一支權威的專利信息服務團隊,以及能否有效實施專利信息服務工作,專職專利信息服務團隊的專業知識、創新能力及與用戶的溝通能力,則決定了圖書館專利信息服務所期望達到的結果。因此,高校圖書館開展專利信息服務工作,數據庫資源和人力資源是其基礎保障。
推薦閱讀:圖書檔案管理方面的學術專著出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