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亚洲日韩新视频_97精品在线观看_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_91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趣味主題拼裝式中國地圖的設計、制作及教學應用

來源:期刊VIP網所屬分類:綜合論文時間:瀏覽:

  摘 要:地圖是地理學科獨有的一種語言。為提高小學生地理課教學質量,一種趣味主題拼裝式中國地圖被研發出來。該實用新型教具基于中國行政區劃圖,將34個省級行政區的陸地板塊用激光雕刻成相應的地圖組件,分別配以精選的衣、食、住、行四大主題的代表性地理事物及相應的圖像、標牌和說明文字。教學實踐表明,這一實用新型教具將刻板的地理地圖、人文歷史與生活性、趣味性、知識性融為一體,小學生們能夠身體力行,學起來倍感親切,反響良好。

  關鍵詞:小學地理;趣味主題拼裝式中國地圖;設計;制作

中國文化

  《中國文化》(半年刊)創刊于1995年,由中國文化研究所主辦。是目前的一家北京、香港、臺灣同時出版的大型學術刊物。

  地圖,科學、嚴謹、概括地反映出地球(或其他星球)的地理事物與現象的分布特征及其相互關系,是地理知識和信息的綜合載體,是地理學科獨有的一種語言,是“地理信息”與“人類對信息理解”之間的媒介,能夠幫助學生獲得地理感性知識,理解地理事物和現象的分布、聯系及互作規律,直觀、簡便,是學習地理的重要工具與指南,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地理的第二語言。[1,2]

  小學生學習地理知識,一般以書本特別是教科書為載體,容易產生枯燥感,為此,從事小學地理教學的教師們進行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和實踐。黑龍江馬顯峰老師認為,“小制作”能激發小學生對地理課的學習興趣,能使學生在快樂的氣氛中學到知識,能鍛煉學生思維,增強學生記憶和知識掌握,小學地理教學中要巧用“小制作”。[3]江蘇徐靜老師認為,小學地理教學中,教師更應關注教學內容與學生生活的緊密聯系,應該讓地理走進少年兒童的生活,教學中要牢牢把握生活導向:讀教材,為地理生活把脈;品生活,開啟地理生活之旅;明認知,提升地理生活能力;重踐行,讓地理回歸生活。[4]廣東張北迎老師認為,小學地理教學中,教師應根據教學目標和內容,緊密結合學生的實際,充分發掘情境素材,變無聲為有聲,渲染情境,變靜態為動態,活化情境,寓知識于游戲,趣化情境,實地參觀考察,體驗情境。[5]吉林李志紅老師認為,地圖教學在促進學生地理學習方式和角色轉變中具有巨大作用,通過地圖教學可以極大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促進學生主動學習,由聽眾、觀眾轉變為參與者,能改變學生記憶和理解方式,提高學生的地理學習能力,成為學習的主體,能促進學生研究性學習,向探究者轉變。[6]云南唐恩社老師還探索和實踐了以小學生制作地圖的方式進行地理教學。[7]

  縱觀小學地理教師的教研經驗,可知他們普遍認為:從小學地理教學開始的對地圖的認識是各種專業用圖的基礎,努力提高學生對地圖的濃厚興趣是充分發揮地圖在地理教學中的作用的開端;[8,9]加強課堂的版圖教學有利于地理知識的當堂鞏固,新課進行中要使學生活動起來,喚起學生對識圖教學的興趣;讓學生接觸、實踐各種地圖,會對他們產生極大的吸引力;[10,11]優質的地圖教學無疑是地理教學的重要部分,是高質量地理教學和素質培養的核心與關鍵;充分利用地圖教學,不僅能給學生帶來直觀體驗,有益于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和讀圖、析圖、填圖、制圖能力,[12,13]還有利于加強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與交流,真正讓學生成為課堂教學的主體,激發學生學習的潛能,改善學生智能結構,是培養學生各方面能力的有效途徑。[14,15]即便小學生升入初中、高中,地圖教學在激發他們的地理課學習興趣、培養他們學習能力以及促進他們的研究性學習方面仍具突出作用,是他們從小學順利過渡到中學的關鍵。[16]

  但是,為數不少的小學在地理課教學中如何進行有效的地圖教學尚未有成熟的范式,這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教學方法單一,學生長期處于被動、從屬地位;學生學習興趣低,甚至出現厭學、棄學現象;學生讀圖、晰圖、繪圖能力缺乏,地圖教學對少年兒童生活的幫助作用不大。[17,18]小學生地理課程學習方式和學習角色普遍存在一些問題,傳統地理教學中地圖的實用價值并未得到開發,地圖教學在改變學習方式和角色方面的突破作用尚未得到充分發揮,地理學習現狀不容樂觀,甚至在初中階段的教學中,多數學生也只是聽眾或觀眾,并未真正走進地理學習。[19,20]這一現狀亟待改變,地圖教學是一個最好的突破口。

  筆者隊伍成員來自不同省市的中學,進入大學后學習藝術設計類專業,小學的地理學習是很久遠的受教育經歷,非常感激地理課上老師的辛勤講授,但也難忘中國政區圖、中國地形(地勢)圖學習中的枯燥、乏味和被動。為此,我們在老師指導下,設計、制作了一種趣味主題拼裝式中國地圖,以輔助中國政區、中國地形(地勢)的教學。這種實用新型教具在校內外曾多次展示,并應用于附近學校小學生的地理課教學,反響良好。

  1 設計理念

  小學地理課本第一部分就是“政區和地形”,《中國政區圖》《中國地形圖》是其中的主要教學內容。在開始這項設計、研發前,我們對上海市松江大學城7所高校的大學生、上海師范大學附屬外國語中學的中學生和上海師范大學附屬外國語小學的小學生這3類學生群體進行了相關主題調查,每個群體至少100人。

  問卷調查結果表明:第一,雖然經歷了較系統的地理課學習,但對于中國34個省級行政區的具體位置多數大學生依舊很模糊,10%表示毫無概念,33%表示很不清楚,52%表示不是很清楚,5%表示比較清楚;第二,正在接受地理教學、即將面對中考或高考的中學生們,18%表示不太清楚,70%認為比較清楚,12%表示非常清楚;第三,初步接受地理教學的高年級小學生,知道中國地圖像只大公雞,多數人可以指出自己家鄉的所在位置,但對中國政區和地形地勢基本沒有概念,對各個省、市、區的地理現象或事物基本上知之甚少。這說明,近些年的中學教育教學質量是呈提高趨勢的,地理課正受到空前重視,但與此同時,即使是名校的小學生,地理課教學也仍有改進、提升空間,如何上好中國政區與地形課有待探索。

  中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歷史悠久,幅員遼闊,人口眾多,民族文化多姿多彩。因此,34個省級行政區(含直轄市、自治區和特別行政區,下同)在全國范圍內都有各自特有的地理現象和事物,甚至會被其他地方的人貼上“標簽”,雖然其中難免存在因了解不夠而抱有顯著偏見或誤解的現象,但也不失為一種地理認識與知識記憶途徑。比如,中國文化有燕趙文化、三秦文化、三晉文化、吳越文化、齊魯文化、關東文化、荊楚文化、草原文化、嶺南文化、青藏文化、巴蜀文化、滇云文化、西域文化、臺灣文化等主要類型,體現在衣、食、住、行上又各有特色,極富趣味。

  鑒于此,我們從小學生最易感悟、最易記憶、最易理解的衣、食、住、行四方面入手,研發、設計了這款主題為趣味性的拼裝式中國地圖地理教學用具,使用簡便,寓教于樂,旨在幫助小學生學好地理課程,讓地理走進小學生的學習和生活。

  2 設計方案

  我們將中國地圖中的34個省級行政區劃分為34個組件,每一地圖組件的外周緣形狀與相應省級地域的行政區劃陸地界線相匹配,每塊地圖組件頂面均為平面,只保留各自區塊相應的省份名稱、省會名稱和具體位置,除此之外的其他地理信息一律刪除,每一組件均可獨立使用,相鄰組件之間可無縫拼接,對全部地圖組件按各自外周緣的形狀拼裝即可組合成一幅完整的中國區域地圖(陸上部分),不僅能夠強化對地理位置的記憶,而且對特定行政區的地理特征、所組成的完整區域的地形地貌也可有宏觀認識(圖1)。

  為進一步增大地理知識信息量、強化少年兒童的學習興趣,我們在研發本實用新型教具時,充分吸收利用了前述的地理“標簽”,使其成為一種“趣味”特色濃郁的拼裝地圖。我們的設計思路是:針對每一省份,從衣、食、住、行四個方面分別設計了主題盒子,以便生動活潑又比較全面地介紹各個省份。在衣著形象方面,我們主要選用曾在大陸生活6年的臺灣大一女生“涵仔”2012年8月14日在百度貼吧以“神秘魔法石”ID上傳的一組自己創作的中國大陸各省擬人形象漫畫作品,圖2是其中的一部分“省擬”作品,從中可見作品超“萌”、惟妙惟肖、極富聯想。對香港特區、澳門特區及臺灣地區的擬人圖像,吸收了日丸屋秀發表在其博客上的漫畫集《黑塔利亞》(Axis powersヘタリア)中的相關設定。在使用說明書中,基于原作者及我們的認識,專門對這些擬人形象圖撰寫了適宜的解說詞,簡潔且信息量很大,包括省份簡稱、政區地形、特色景觀、居民服飾、性格特點、特有習俗等,非常適合少年兒童學習、認識。

  在食、住、行三個方面,我們在網絡資源中精挑細選,每一項都包含大量歷史文化與地理知識,內容豐富,配有專門的解說詞,既有歷史文化名人、著名古典景觀,也有時代熱點人物、新興地標建筑,下面舉幾個例子:

  四川省。美食:毛血旺;著名景點:都江堰;名人:鄧小平。

  河南省。美食:洛陽燕菜;著名景點:少林寺;名人:鄧亞萍。

  河北省。美食:驢肉火燒;著名景點:山海關;名人:李大釗。

  湖北省。美食:熱干面;著名景點:黃鶴樓;名人:屈原。

  江西省。美食:瓦罐湯;著名景點:滕王閣;名人:袁隆平。

  江蘇省。美食:鴨血粉絲湯;著名景點:紫金山;名人:周恩來。

  安徽省。美食:老鴨湯;著名景點:包公祠;名人:楊振寧。

  甘肅省。美食:蘭州拉面;著名景點:敦煌莫高窟;名人:秦始皇。

  陜西省。美食:羊肉泡饃;著名景點:秦始皇兵馬俑;名人:張藝謀。

  廣東省。美食:雙皮奶;著名景點:廣州塔;名人:孫中山。

  臺灣地區。美食:鹵肉飯;著名景點:101大廈;名人:周杰倫。(圖3)

  上述趣味地圖教具,我們設計了產品使用說明書,取名為“地圖貼貼樂”,以便小學生遇到困難時查找或教師教學、家長輔導時參考、對照。產品的所有內容均配有準確的漢語拼音,小學生學習使用時無障礙。

  3 制作材料與方法

  上述方案我們進行了多次模擬、研討,感覺成熟后對其進行了產品制作實踐。制作時嚴格參照中國地圖陸地部分的尺寸規格及比例,總圖幅為東西向95 cm、南北向68 cm。制作拼裝地圖及4大主題盒子中趣味牌子的材料時,均選用2.5 mm厚的亞克力(ACRYLIC)板,保證所有組件均具有良好質量、適宜厚度且取用方便。趣味牌子參照1元人民幣硬幣的尺寸和形狀,直徑為2.5 cm。

  亞克力的化學名稱是“PMMA”,屬聚丙烯酸酯類,俗稱“經過特殊處理的有機玻璃”,是有機玻璃的換代產品,綠色環保、美觀平整、色彩豐富、品種多樣,維護方便,易于清潔、打理,耐候性能優良,不會隨時間變化而出現“橘皮現象”,密度較輕,約為普通玻璃的1/2,既適合機械加工又易熱成型,且耐燃性好,不會受潮、霉變,耐腐蝕,抗沖擊性能強,幾無斷裂危險,安全性高。

  制作時,將設計的前述地圖AI文件導入激光雕刻機,然后對相應色彩的亞克力板進行精細雕刻,分別制作出34個行政區的圖形組件。AI是Adobe Illustrator的文件擴展名,是一種基于矢量圖形的繪圖程序。AI格式是一個嚴格限制的、高度簡化的EPS(Encapsulated PostScript)子集。EPS文件是一種具有預視圖像功能的PS格式,嵌入其中的PostScript語言代碼提供了重要的文件打印定義。主題牌子以同樣的方法和材料進行雕刻制作。所切割出的組件邊緣光滑、形狀精準,沒有毛刺,基本上無須其他處理,能直接使用,僅在局部地方用細砂紙進行了輕微打磨、拋光處理。

  之后,將設計的圖形、圖片及相關文字內容打印在涂布的銅版海報紙上,粘貼在相應的政區圖和主題牌子組件正面,將產品說明、使用方法及解說詞打印在32 K大小的100 g銅版紙上,裝訂成冊。產品制作完成后,我們在自己所在的高校展覽館進行了布展(圖4)。

  4 教學應用及效果

  產品完成后,我們將地圖帶到了上海師范大學附屬外國語小學進行了教學應用,給五年級同學上了一堂“你們心目中的中國地圖”課(圖5),小同學們在短時間里對于中國省份有了不少了解與記憶。由于能夠把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及知識性、實踐性、實用性和趣味性融為一體,教學中小同學們有身臨其境的感覺,身體力行,倍感親切,表示越學越想學,反響良好,給我們極大的鼓勵。小同學們認為,在拼裝趣味地圖的過程中他們更容易認識、記憶各省份的準確位置與形狀,而將豐富的主題牌子對應到各省份板塊的過程,正是他們再次加深記憶與拓展知識面的過程。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正阳县| 安多县| 黄平县| 无棣县| 临沭县| 阳山县| 上饶市| 黑龙江省| 广宗县| 综艺| 贵溪市| 桃源县| 封开县| 沙田区| 平果县| 攀枝花市| 平阴县| 福泉市| 老河口市| 原阳县| 淳安县| 潍坊市| 广南县| 东莞市| 临潭县| 牟定县| 丰原市| 磴口县| 梁山县| 清水河县| 德阳市| 定远县| 蕉岭县| 上蔡县| 桂林市| 景宁| 法库县| 阿合奇县| 景东| 织金县| 景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