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目的:探討氣囊仿生助產術在剖宮產術后瘢痕子宮再次妊娠陰道分娩中的臨床應用效果。方法:分別用常規陰道助產術和氣囊仿生助產術輔助在我院分娩中心分娩的剖宮產術后瘢痕子宮再次妊娠產婦進行陰道試產,觀察并比較其生產方式和產后并發癥。結果:氣囊仿生組產婦的陰道分娩成功率為90.00%,明顯高于陰道組產婦(P<0.05);產后并發癥發生率為10.00%,明顯低于陰道組產婦(P<0.05)。結論:氣囊仿生助產術能夠有效提高剖宮產術后瘢痕子宮再次妊娠陰道分娩成功率及安全性。
關鍵詞:剖宮產;瘢痕子宮;妊娠;陰道分娩;氣囊仿生助產術
《急癥醫學期刊》衷心邀請來自世界各地的學者們投稿,來稿會進行同行評審。本刊屬開放獲取刊,可以即時查看或訪問研究結果,同時允許免費使用學者的研究成果。
產婦行剖宮產手術分娩會形成瘢痕子宮,不僅再次受孕困難,而且二次剖宮產手術的風險顯著升高,更容易發生產后并發癥,故臨床提倡剖宮產術后瘢痕子宮再次妊娠的產婦分娩時先進行陰道試產。氣囊仿生助產術作為目前臨床常用的助產手段,具有誘發宮縮和降低分娩阻力的作用[1]。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在我院分娩中心分娩的剖宮產術后瘢痕子宮再次妊娠產婦60例,隨機分為陰道組和氣囊仿生組,每組各30例。
1.2助產方法
陰道組讓產婦排空膀胱后取膀胱截石位,并對其會陰部進行嚴格消毒,鋪設會陰墊,在分娩過程中指導產婦通過調節呼吸促進宮縮。
氣囊仿生組的產前準備除體位外與陰道組相同,體位方面則利用產檢四步觸診法確定胎背位置,讓產婦取相應側臥位,上面的下肢置于產床腳踏支架上,并保持雙下肢處于屈曲位;宮口張開2~4cm時充分暴露宮頸,鉗夾宮頸前唇,并將自動氣囊仿生助產儀的無菌手柄氣囊緊貼先露位置,以30kPa的壓力緩慢充氣,直至氣囊直徑達到80mm,維持3~5min,以擴張陰道上端,并在宮縮間歇期進行人工破膜,然后再重復進行兩次氣囊充氣擴張操作;宮口張開7~8cm時用同樣的方法擴張陰道下段1~2次,但氣囊直徑要保持在60mm左右[2]。
兩組在陰道分娩試產過程中均密切觀察羊水性狀和宮縮、胎頭、胎心情況,發現胎頭水腫或其他異常,無法繼續陰道分娩,則根據具體情況及時采用產鉗助產或行剖宮產手術,分娩完成后注意檢查宮頸、陰道和會陰損傷。
1.3觀察指標
兩組產婦助產干預后的生產方式和產后并發癥。
1.4評定方法
根據新生兒Apgar評分標準評估新生兒窒息嚴重程度,滿分為10分,以4分和7分為界,評定為正常、輕度窒息和重度窒息三個級別,評分與新生兒窒息嚴重程度呈反比。
1.5統計學方法
收集的臨床資料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和處理,若P<0.05,則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生產方式
陰道組和氣囊仿生組的30例產婦中,分別有16例(53.33%)和27例(90.00%)陰道分娩成功,二者有明顯差異(P<0.05)。見表1。
2.2產后并發癥
陰道組和氣囊仿生組的30例產婦中,分別有8例(26.67%)和3例(10.00%)產后發生出血(>500ml)、尿潴留、會陰血腫和新生兒窒息等并發癥,二者有明顯差異(P<0.05)。見表2。
3.討論
由表1可見,氣囊仿生組產婦的陰道分娩成功率明顯高于陰道組產婦(P<0.05),說明氣囊仿生助產術有助于剖宮產術后瘢痕子宮再次妊娠陰道分娩,這主要是因為根據產程依次對陰道上、下段進行氣囊充氣擴張,使分娩的周圍壓力減少,對宮縮的阻礙減小,胎兒更容易順利通過產道。由表2可見,氣囊仿生組的產后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陰道組(P<0.05),說明氣囊仿生助產術能夠有效提高剖宮產術后瘢痕子宮再次妊娠陰道分娩安全性,這主要是因為陰道擴張減小了分娩阻力,使產程大大縮短;氣囊緩慢充氣擴張陰道減輕了胎兒娩出過程對產道及其他盆腔組織器官的損傷。
總之,氣囊仿生助產術能夠有效降低剖宮產術后瘢痕子宮再次妊娠陰道分娩阻力,并減少產后并發癥,進而提高分娩質量及安全性,值得在臨床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樊靜.氣囊仿生助產術在剖宮產術后瘢痕子宮再次妊娠陰道分娩中的應用價值[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19,4(08):130-132.
[2]文麗芳,李培莉.氣囊仿生助產技術在瘢痕子宮再次妊娠產婦陰道分娩中的應用效果及其對產婦疼痛的影響[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9,12(06):164-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