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 要:企業開展離退休職工的管理工作能夠幫助企業構建出穩定的工作團隊,以人為本的開展人性化管理,滿足離退休職工的生活需求,解決離退休職工的生活難處,有效促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本文主要分析了目前企業離退休人員的管理現狀以及社會化管理重要性,并詳細探討了企業離退休職工社會化管理開展措施。
關鍵詞:企業;離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方法
社會人口老齡化現象越來越嚴峻,這一現象的出現也讓社會化服務滯后的問題更加突出,影響了我國經濟的創新發展。因此需要社會各部門能夠加強協調配合,從而積極加強企業離退休職工的社會化管理。
一、社會化管理主要內容
企業離退休職工社會化管理主要內容包含有:積極聯系社會保險經辦相關機構,能夠為企業中具備的離退休職工按時發放足額的養老金,這樣能夠確保離退休職工退休以后的基本生活。在離退休職工日常生活中,能夠為他們提供完善的社會保險政策查詢服務,放離退休老人能夠詳細的了解自己可以享受的福利政策。企業要定期跟蹤和了解離退休職工的日常生活情況,了解離退休職工在生活中遇到的難題,積極幫助離退休職工向社保經辦機構領取養老金。針對已經死亡的離退休職工,要為其家屬支付喪葬費補貼和遺屬補貼等。在企業的檔案管理工作開展過程中,要設定專門的離退休老人人事檔案,定期組織離退休職工參與各種組織活動,強化離退休人員的政治思想水平。
二、離退休職工管理現狀
社會老齡化情況越來越嚴重,對于社會老年群體的贍養問題加強重視,才能夠有效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的發展。現階段在社會中老齡化引起的直接和間接的問題越來越多,隨著企業離退休職工人數越來越多,在一定程度上也加重了企業離退休管理服務工作的壓力,讓企業的管理工作任務越來越重。離退休職工在離開工作崗位之后,有些生活在本地,有些跟隨子女長期生活在外地,還有一部分老人已經回到戶口原籍地進行生活,存在多種不同的居住方式,由于離退休職工居住比較分散,也給企業離退休人員的管理工作開展增加了一定的難度。對于離退休管理工作落實起到最終影響,還是社區管理經費問題。企業離退休職工管理工作的重點就是要把經費落實到位。企業本應該把經費直接上交給相關管理部分,但是針對離退休職工人數問題,一次性上交有一定的難度。企業針對離退休人員的管理經費數額有限,并且大量資金的出入也會對企業的發展造成影響。由于企業社區管理經費比較緊張,因此離退休老人在日常的生活中想要參與相應的活動,但是缺少了足夠的資金支持,導致活動不能順利的開展,影響了企業離退休人員服務工作質量。
三、離退休職工開展社會化管理重要性
(一)提升離退休職工生活質量
開展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能夠幫助提升離退休職工的生活質量,確保離退休職工晚年生活得到有效保障。通過開展養老金的社會化發放,離退休職工的生活經濟得到了保障。在此基礎上加強離退休老人社會化管理服務,就能夠真正的實現讓離退休老人老有所養、老有所為、老有所依的重要目標,保障離退休老人的生活真正的得到質的提升。
(二)完善社會保障體系
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正在不斷的完善發展,因此需要根據當下的社會發展形勢,建立出跟時代相適應的社會保障體系,這樣企業事業單位就能夠確保社會保險金繳納的獨立性。企業需要加強對于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的重視力度,通過體質的完善來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三)更加關心離退休職工
社會中的家庭越來越小型化,因此離退休人員在離開工作崗位進入到家庭生活之后,更加需要企業對他們提供關心和照顧。例如在城鎮中具備的四世同堂家庭,但是基本上子女們都不在身邊,導致離退休人員成為空巢老人,孤獨的晚年生活導致離退休老人更加需要企業和社會的幫助。
四、企業離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開展措施
(一)建立規范的離退休人員養老金保險信息庫
想要做好離退休職工的社會化管理工作,首先應該為管理服務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統一建立起規范的離退休人員養老保險信息庫。社會化管理跟長期以來勞動保障部門采取的一貫管理措施不同,離退休人員分別居住在不同的社區當中,并且具有一定的流動性,從社會企業員工轉變成為社會公民,因此企業開展的社會生活保障和醫療保險,也需要加強跟離退休人員的密切關系。企業要轉變傳統的管理模式,利用網絡信息技術建立起完善的離退休人員信息數據庫,這樣能夠針對離退休人員的管理實現信息化,有效提升離退休人員的服務質量和服務效率。針對企業離退休人員開展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還需要針對企業內部出現的離退休人員發放社會化管理服務聯系卡,是由當地街道和社區保障機構來向本轄區當中存在的企業離退休人員進行統一發放。通過建立離退休人員的信息數據庫,能夠針對離退休人員進行動態管理,促進離退休人員和街道、社區勞動保障機構的相互溝通交流。
(二)加強宣傳力度
在社會企業開展社會化管理服務過程中,需要積極做好企業事業單位離退休人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通過多種形式來組織離退休人員參與到街道和社會活動當中,為離退休人員普及相應的社會化管理服務政策,能夠在當地形成良好的社會輿論環境。通過加強離退休人員的思想政治工作,還能夠深入了解離退休人員的生活問題和思想問題,從而不斷地調整和優化企業離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水平。
(三)強化協調配合工作
企業需要跟社區、街道以及社會保障服務機構加強協調配合,更好地開展企業的離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企業要自身認識到離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的開展重要性,配合社區街道建立社會保障服務機構,在社區街道社會保障服務機構的正確引導下,針對離退休人員開展各種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通過形成統一的社會管理服務體系,既能夠把社區的綜合服務作用充分發揮出來,同時也能夠為企業離退休人員提供生活便利,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企業的管理壓力。
(四)加快規范統籌項目進度
統籌項目和標準不統一,是目前影響養老金社會化發放的主要問題。因此省級社保相關機構需要積極深入研究并制定出相應的規范政策,確保能夠清理基本的養老保險統籌項目,規范相應的基發標準以及調整相應的機制。養老金社會發放機構可以直接面對離退休職工個人,這樣就避免了冒領或者是養老金不足的情況出現。養老金的全國統籌項目一旦完成,能夠幫助解決現如今養老金發放存在的各種問題。
五、結語
針對從企業中離退休的職工開展社會化管理模式,是我國市場經濟的未來發展趨勢。離退休職工在企業建設過程中做出了一定的奉獻,就應該在退休之后得到相應的生活保障。企業離退休人員的社會化保障要利用貼心的服務工作來創造跟離退休人員的和諧關系,真正能夠讓老人老有所養、老有所依,不僅能夠穩定企業的經營發展,還能夠促進企業的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王守軍.淺談如何推進國企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離退休部門的優勢和途徑[J].中外企業家,2018(03):40-41.
[2]鐘春芳.新形勢下離退休管理工作創新思路[J].現代國企研究,2017(18):47.
[3]宋文甫. 供給側改革背景下社會化管理服務創新發展的路徑思考[N]. 中國勞動保障報,2017-06-27(003).
[4]鄧曉波.國有企業離退休管理新模式探析[J].人力資源管理,2016(10):13-14.
[5]張曉霞.對企業離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問題的思考[J].時代金融,2016(09):92-93.
[6]李中楊.企業離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中的若干問題研究[J].人力資源管理,2015(12):277-278.
推薦閱讀:《社會學評論》是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學理論與方法研究中心、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合辦的社會學專業學術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