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 要] 目的:討論兒科帶教中,采用按需帶教對帶教質量以及滿意度的影響。方法:將60例實習生分為兩組進行比較,分別實施傳統的教學方式以及按需帶教。結果:觀察組實習生的考核分值明顯比對照組高,同時實習生在動手實踐、綜合能力、團隊能力等方面,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并且觀察組的實習生對自我滿意分值以及對帶教方式的滿意度也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按需帶教可以有效地提高兒科帶教質量,提高實習生對兒科帶教的滿意程度,并且激發實習生的學習自主性,使實習生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習能力,更好地完成實習工作。
[關 鍵 詞] 兒科;按需帶教;帶教質量;滿意度
此次研究為討論兒科帶教中,采用按需帶教對帶教質量以及滿意度的影響,特選取2014年5月至2016年6月來我院實習的60例實習護理人員進行研究,現報道如下。
一、資料與方法
(一)一般資料
此次研究的實習護理人員例數為60例,來院入職的時間為2014年5月至2017年6月,其學歷均在中專以上,將上述研究人員分為兩組進行比較,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0例實習護士,均為女性,年齡19~26歲,平均年領(23.3±1.1)歲,1名經驗豐富的并且3年以上的住院醫師進行一對一帶教,比較上述實習護士的所有資料,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符合統計學。
(二)方法
對照組,本組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入兒科第1天,由護士長介紹科室的情況以及兒科常見疾病,同時為實習生講解醫院規章制度以及注意事項等,同時由1名帶教老師進行一對一帶教[1]。而觀察組則實施按需帶教的方式,當實習生入科后,護士長發放護士基本情況調查表以及兒科帶教需求表,調查實習生的基本情況,了解其在兒科的需求,并根據實習生的需求制訂教學計劃,其教學的目標要符合兒科的基本需求,選擇合理的帶教老師進行指導,安排好帶教老師后,帶教老師可合理地安排教學時間以及方式,在實習的過程中,實習生有任何問題應及時向帶教老師提出,并根據實習生的情況,盡量滿足其工作需求,使其可以更好地掌握兒科護理技巧,提高工作積極性。在培訓結束后,對上述的實習生進行考核[2]。
二、結果
1.對比兩組實習生的考核成績,觀察組實習生的考核成績為(93.22±3.57)分,而對照組的實習生的考核成績為(83.29±4.59)分,觀察組實習生的分值明顯比對照組高,P<0.05。
2.對比兩組帶教老師對實習生的評價,在動手實踐、綜合能力、團隊能力等方面,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3.對比實習生對帶教方式的滿意情況,觀察組的實習生對自我滿意分值明顯高于對照組,同時對帶教方式的滿意度也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三、討論
兒科護理對象均為14歲以下的兒童,并且兒童大多數表達不清楚自身的情況,因此兒科護理工作最為瑣碎,并且患兒不能很好地配合治療,因此加重了臨床護理工作的強度[3],由于兒科的特殊性,因此認真的帶教工作是至關重要的。傳統的一對一帶教,實習生緊跟帶教老師的班次,上班時間遇到什么情況就教什么情況,學習的技術以及疾病種類十分有限,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影響其臨床帶教效果,而按需帶教是根據護理實習生的需求,實施針對性較強的帶教方式,可以有效地加固實習生的理論知識,并能強化其臨床操作技能,同時其教學的計劃根據護理實習生的要求進行。
在此次研究結果中,采用臨床路徑帶教的觀察組實習生,考核成績為(93.22±3.57)分,而對照組的實習生的考核成績為(83.29±4.59)分,觀察組實習生的分值明顯比對照組高,同時實習生在動手實踐、綜合能力、團隊能力等方面,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并且觀察組的實習生對自我滿意分值以及對帶教方式的滿意度也高于對照組(P<0.05)。說明按需帶教可以有效地提高兒科帶教質量,提高實習生對兒科帶教的滿意程度,并且激發實習生的學習自主性,強調人文關懷,打造一個有利的學習條件。
總之,按需帶教可以提高兒科護理帶教質量,提供實習生對兒科護理帶教中的工作滿意度,兒科護理工作中,存在臨床工作強度大、護理工作細致的問題,同也有部分患兒不配合和家長不愿意使實習生缺乏??谱o理的時間,影響實習生的滿意度,針對實習生進行按需帶教,滿足學習的需求,對提高實習生的臨床操作技能有明顯的效果。
參考文獻:
[1]鄭曉燕,陳賽玉,池玲珊,等.探討按需帶教對兒科護理帶教質量及滿意度的影響[J].全科護理,2017,15(20).
[2]孫秀杰,姚蘭,孫姣,等.階段性帶教法在兒科帶教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16,30(6):754-755.
[3]劉林.PDCA循環管理法在兒科帶教中的應用[J].大家健康(上旬版),2017,11(8):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