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從思想認識上來看,就是搞不清經濟建設這個“中心”與思想政治工作的關系;搞不清思想政治工作與政治掛帥之間的本質區別。因此,不敢或不愿意理直氣壯地抓思想政治工作。實踐證明,思想政治工作與經濟建設為中心、與改革開放是不矛盾的,而且越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越是改革開放,就越是需要發揮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
本文選自:《中國律師》創刊于1988年。16年來,本刊秉承為律師及法律工作者提供高品質精神食量的宗旨,對法學理論和實踐,特別對律師實務進行了不懈的探索,其中對一些重大新聞事件的追蹤報道和述評,經典案例辯點和難點的解析,常常引起全社會的極大關注,本刊業已成為律師必讀刊物,國內影響最大的法律雜志之一。
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是對黨在現階段政治路線內容的高度概括。既然是“中心”,那么就只能有一個,不能搞多中心。這個中心只能是經濟建設,不能是階級斗爭或其他別的什么。思想政治工作貫穿于中心內的存在,不能顛倒本末,把思想政治工作當成了“中心”。但另一方面,因為思想政治工作對經濟建設不是可有可無的,而是經濟建設自身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決定經濟建設能否健康發展的至關重要的因素。具體來講,經濟建設是有方向的,所謂方向就是滿足什么人的根本利益,為哪個階級的利益服務。黨之所以確立經濟建設是中心,是因為它是社會主義命運之所系,是人民根本利益之所在。因此,經濟建設本身就包含著政治,離開了社會主義這個方向,經濟工作就會走到邪路上去,為了保證經濟建設真正成為富民強國的手段,必須發揮思想政治工作的保駕護航作用。
正確的政治路線確立之后,要靠億萬人民團結一心,形成合力來實現。這就要靠思想政治工作把黨在現階段的任務內化為廣大群眾的理想和信念,把黨的中心工作轉化為億萬人民自覺奮斗的目標,從而使黨的中心工作的完成有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動力源泉。綜上所述,思想政治工作不是“中心”,但卻是“中心”須臾不可離的生命線。那種因片面強調經濟建設是中心而忽視思想政治工作是生命線的思想,割裂了“中心”與“生命線”的關系,到頭來只能削弱經濟建設這個中心。
從改革與思想政治工作的關系來看,說改革是一場革命,不僅是因為它要變革舊體制,更是因為它要變革與舊體制相適應的思想觀念。有人認為,改革既然是體制的變革,既然要依法治國,思想政治工作就可有可無了。這雖然強調了制度的根本性、法制的根本性,但卻忽視了一個事實:改革是要靠人來推進的,制度和法制也要靠人來遵守和執行的,也就是,人的思想和精神狀態是改革成敗的關鍵一環。改革不僅是制度、體制的變革,更是一場思想觀念的大變革,沒有思想領域中的變革,社會領域中的變革早晚會步履維艱。而思想領域中的變革,就要靠思想政治工作來完成。因此,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務不是輕了,而是更重了,經濟建設、市場經濟、改革開放都需要思想政治工作保駕護航。
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和一系列方針政策是經濟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正確指導,這種指導作用及各項工作的順利進行,必須通過人民群眾的行動來實現。因此,使廣大人民了解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及方針政策,認識到這些理論、路線、方針、政策是為人民謀利益的,是綜合國力強大、人民生活幸福的最根本的保障,由此而把自身利益與其緊密聯系起來,這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最重要體現。
幾十年來,黨領導人民努力奮斗,就是為了建立人民當家作主的社會制度,發展經濟建設,改善人民生活。在新的歷史條件下,解放、發展生產力,使國家更加強大,人民生活水平更加提高,這是從根本上代表人民利益的。然而,在一定范圍、一定階段、一定條件下,一些群眾會對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不了解,或發生誤解,或產生片面性看法。這是由他們所處的具體環境、文化程度、思想認識水平的局限等原因所造成的,也有的是由于其當前的、局部的利益在改革中受到沖擊而產生了錯誤的認識。這就必須通過思想政治工作,針對不同情況下產生的不同問題,進行宣傳、解釋、動員,把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交給群眾,以事實說服群眾,使群眾開闊眼界、提高認識,真正理解到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推進改革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局才是其根本利益之所在,因而以改革和建設事業為己任,自覺地投入到這一事業中去。也就是說,應該通過思想政治工作使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成為群眾的自覺行動。
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應該是深入人心。只有工作做得深入人心,使人民群眾心悅誠服,真正理解了,接受了科學的理論、正確的路線方針政策、切實可行的行動策略,等等。群眾就不會是無知的、盲目的、消沉的,而是有信念、有頭腦、有眼光的,會煥發出極大的積極性,會產生很強的責任感,自覺性和凝聚力,成為社會主義事業的動力。要使思想政治工作有深入人心的效果,就必須有正確的方法,而正確的方法來自正確的出發點,那就是必須尊重人、關心人。要知道,社會主義事業的根本目的、黨的宗旨是爭取人民群眾的利益,社會主義絕不是把人民群眾作為工具。因此,為推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的思想政治工作就應該是以人民群眾為本,既激發人民群眾投身社會主義事業的熱情,又提高、完善人的素質和精神境界。實踐表明,過去那種視群眾為教育對象、完成工作任務的工具的認識和做法必須徹底摒棄。因為在這種錯誤認識和做法下,社會主義事業作為人民群眾自己的事業的本質被歪曲了,黨的為人民服務、為人民謀利益的宗旨被損害了,黨和人民群眾的魚水關系被離間了。這樣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完全失敗的,只能損害社會主義事業。要想使思想政治工作真正深入人心,發揮作用,就必須站在尊重人、關心人的出發點上,明確思想政治工作的實質,是幫助人民群眾實現自身的利益,是為人民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