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從目前情況看,村民自治制度的技術性和程序性仍十分薄弱,即使是相對較好的民主選舉制度方面,也存在著選舉的規范、選票的制作程序、唱票和計票的規則的報告亟待完善之處。
1出現這些問題的原因
11民主制度尚未徹底深入人心
11.1歷史文化傳統中的不利因素導致村干部侵權思想
兩千多年的封建專制統治和一百多年的半封建半殖民地歷史,形成了與當代社會民主不相符合甚至相反的傳統及觀念。如特權觀,利益面前權利不等,當官的先享受。權力至上的觀念,君權至高無上,等級森嚴,唯上是從,以領導的好惡為判斷是非的標準,視民主為異端。
11.2農民自身文化素質低
農民的知識水平相對較低,文盲、半文盲居多,大專以上文化程度的寥寥無幾。而受教育程度與民主參與程度成正比。以農民為主要形式的農村民主要求農民具有相應的科學知識和文化水平,具有參政議政的能力。文化程度低的人往往目光短淺,思維狹隘,思考方法簡單,遇事蠻干,不講科學。這樣就導致農民的民主意識淡薄。
12選舉中問題的探討
賄選主要和選民民主意識不強、村委會宣傳工作不到位有關。一些村干部文化素質低下、法律觀念淡薄、在權力的誘惑下,他們鋌而走險采取公開賄選等各種違法手段,加上選民法律知識甚少,正好被他們利用,從而給個別候選人暗箱操作提供了方便。
2加強農村政治民主建設的對策建議
21完善農村政治民主制度、機制建設
從目前情況來看,村民自治制度的總體內容是值得肯定的,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的內容規定的明確而具體。但如何把規范化的內容轉化為規范化的形式,是要在不斷的村民自治實踐中豐富和完善的?,F階段我們應以貫徹實施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為契機,深入開展村民自治示范活動,樹立典范,總結實踐中的經驗和教訓,并再次指導實踐,提高村民自治的制度化、程序化水平,進而使農村政治民主制度得以完善。
2提高農民和農村干部的素質
2.1加強農村干部的民主法治教育
端正態度,提高認識,“要大力加強對農村干部的理性民主教育,”②使他們明確政治民主建設的重大意義,認識民主建設的長期性和艱巨性,了解政治民主建設的一般規律和應注意的問題,提高農村干部的理性民主觀念。另外,村干部上崗前要進行培訓,以提高他們的政治文化素質和執政水平,從而有效防止村干部以權謀私、貪污受賄等違法亂紀甚至侵權行為。
2.2提高農民素質
培育完備的民主法治意識,提高農民有序政治參與的意識和能力。應加大對農村地區的教育投入,切實改變農村教育經費嚴重不足、農村子女入學率低、輟學率高等現象;應通過各種有效途徑,加強對農民的民主法治教育,培養他們健全的民主觀念和參與意識引導廣大農民群眾用自己的聰明才智,促進農村政治民主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