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中銀保險依托中國銀行也在積極拓展企業貸款保證保險業務。但是總體而言上述保證保險業務均處于起步階段,并且大部分業務都停留在銀行貸款領域,未推廣至其他行業,從經營主體、業務模式到管理制度還需要進一步的發展與完善。
一、開展信用保證保險業務的社會背景
根據我國保監會的相關規定財產保險公司的保險業務含有信用保證保險,但該險種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為它既具備保險的屬性,又同時具備保證擔保的屬性。盡管目前我國的學術界以及保險業務開展對信用保證保險仍然處于研究、摸索的階段,同時信用保證保險在展業過程中對經營者要求具備一定的風險識別能力和風險控制能力,但縱觀近一兩年來我國保險業的拓展,以及借助于我國信用體系建設工作的推進,信用保證保險業務還是呈現出一定的發展態勢。2012年10月份,為更好的解決消費者、個體經營戶和中小企業者的信貸融資及擔保問題,廣發銀行與陽光保險聯手開發了信用保證保險經營業務。“企業法人保證保險貸款”也已由光大銀行上海分行試行。平安信托個人消費信貸事業部于2005年8月改組為信用保證保險事業部,致力于小額個人無抵押消費貸款事業,簡稱“平安易貸”。
具統計資料分析近幾年來中國資本市場對擔保公司增信的需求也是巨大的,2007年至2012年的五年內,擔保公司總計為231只債券提供擔保。擔保債券的數量僅為當年發行數量的3.2%,金額占比僅為3.9%。而同期債券市場總的發行規模由2000多億發展到2.25萬億。截至2012年底,對于保本基金、公共債券與票據、私募債券、信托與集合信托擔保、資產證券化等方面金融產品擔保余額也已占到全國擔保余額的10%以上。由此可見目前在資本市場上通過信用保證保險為金融產品做擔保增信還屬于保險行業的空白區域,中小保險公司應在充分分析自身優劣勢的基礎上,抓住這一發展機遇,積極開拓這一業務空間。
二、與擔保公司相比,在資本市場上開展擔保業務,保險公司具有如下優勢
(一)資本金優勢
在資本市場上,具備信用增級資質的機構是由公開市場業務評級資格的四大評級機構評定AA信用等級的機構。對于一般性擔保公司來說,自身規模小,擔保能力弱,很難達到資質要求;而保險公司在成立之初是必須滿足國家相關注冊資本金規定的,信用等級高于擔保公司,因此通過保證保險,拓展金融產品的擔保增信業務中保險公司具有先天的資本金優勢。
(二)規模優勢
在融資擔保業務開展過程中存在著這樣兩方面的問題:一方面單純的銀行貸款擔保是一種高風險、低回報的商業模式,另一方面在和銀行的合作中,擔保公司處于相對的弱勢地位,因此目前許多融資性擔保公司正嘗試著轉型和變革,積極尋求再擔保方式進行風險分散。現行的再擔保體系大都屬于政策性再擔保,有制度性弊端。保險公司通過保證保險業務,介入再擔保市場,組建以保險公司為核心,多家擔保公司參加的緊密型的商業性再擔保體系,整合各家擔保公司風險控制力量,將會形成規模效益。
(三)管理優勢
保險公司屬于國家的正規金融機構,具有天生的信譽優勢,同時相比于擔保公司而言保險公司財務結構清晰,市場發展潛力巨大,風險控制能力強,經營管理更為規范。因此以保險公司為主題在資本市場開展擔保業務更有保障。
三、保險公司以信用保證保險拓展資本市場擔保業務的創新點
(一)保險公司應巧妙運用市場機制,密切與證券公司、信托機構、資產管理公司等金融類機構的合作,憑借保險公司的信用實力和品牌信譽,在資本市場上開展擔保業務。
(二)對于中小企業集合私募債、集合信托、集合票據的發行進行擔保。近年來,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一直是地方經濟發展的瓶頸環節和焦點問題,各級政府應積極利用中小企業私募債等金融工具破解中小企業融資難題。而在集合私募債、集合信托和集合票據發行中,關鍵環節就是信用擔保問題,其中涉及到發行難易程度和出險違約概率。截至2013年2 月底,累計已有246家中小企業私募債券在滬深交易所備案,其中以第三方擔保的形式進行信用增進的私募債券大約占90%,涉及到的第三方擔保大約七成是由經過公開市場評級的大型企業提供,其余的三成由專業擔保公司提供。保險公司應通過組建再擔保體系,優化組合擔保結構,發揮體系內擔保規模優勢和客戶資源優勢,開展私募債等金融產品業務,大大降低中小企業違約概率,創新性地解決融資難問題。
(三)保險公司應積極組織體系內優質企業客戶,構建企業優良資產庫,是定并實施專項資產支持融資計劃,研發自有品牌的資產證券化融資產品,聯合證券公司、信托公司等金融機構進行發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