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一位患有癲癇病的學生,她性格內向,在家里缺乏父母的關愛,在學校,面對學業繁重、學費未交等壓力,經常休息不好。那次英語課在全班同學面前癲癇發作的經歷,她似乎永遠不想再提及,心情極度失落,心理極限受著嚴峻的考驗。本文作者通過對此突發事件的處理和危機干預,得出了一些思考與啟示。
【關鍵詞】突發事件;危機干預;溝通;啟示
【 abstract 】 a people with epilepsy students, she introverted, lack of parental love at home, at school, face the academic onerous, tuition did not hand in pressure often rest bad. The English class in front of the whole class seizures experience, she seems to always don't want to mention, the mood extremely lost, psychological limit by the acid test.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through to this incident dealing and crisis intervention, obtained some thinking and enlightenment.
【 key words 】 emergencies; Crisis intervention; Communication; enlightenment
中圖分類號:G40
一、案例內容
小吳,女,1991年出生,家庭經濟困難,申請助學貸款。2010年10月12日英語課上,她突然發生抽搐、口吐白沫、神志不清。我馬上撥打120,把學生送往醫院,并向分管領導匯報,醫生對此病初步診斷為疑似癲癇。醫院回來后,我把她送回寢室休息,之后我告知家長情況與相關后果,希望家長到學校溝通處理。她父親表示,后天來學校。于是我讓她的高中校友小余留下來照顧她。
第二天晚上晚自習,小吳突然沖出教室并關機,不讓同學找到她。小余打我電話說找不到小吳了,當時的我還在家里吃飯,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一方面馬上打電話給班長讓全班同學出動找她,另一方面馬上趕往學校。10分鐘后,我趕到學校,和同學一起尋找,20分鐘后,在校門口附近的水潭里找到了她,看到渾身濕透的她,在寒風中被凍得瑟瑟發抖,我努力使自己鎮靜下來,緊緊的抱住她,然后帶她回到寢室,換上干爽的衣服,并給她遞上一杯熱水。我一邊安慰她,一邊與她的家人取得聯系,所有的事情處理完,離開寢室時已是凌晨。
二、案例分析與處理
(一)及早發現,多方溝通,了解情況
據同學反映,小吳的家人對她缺少關愛,父親重男輕女的思想很嚴重。這次在全班面前發病給她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壓力。為了引導她梳理混亂而復雜的內心感受,我找她到辦公室聊天,起初,她的回答總是很簡單,不愿透露自己的想法,還提出了想退學的想法。為了緩和她的情緒,我給她講述自己班里曾經也有一個同學得了癲癇但是經過治療,人變的很陽光的例子。慢慢的,她開始信任我,向我傾訴她自己的經歷。原來,她高中的時候就知道自己得了癲癇,而且這是遺傳病,家里的舅舅也有此病。上次被全班同學看到她發病狼狽的樣子,她心理很難過,覺得同學們會看不起她。自己又特別害怕再次發病被同學看到,不想麻煩小余照顧,所以自己跑出了教室,想冷靜冷靜。誰知道掉進了學校的水潭里。談話中,我盡量給她安全感,使她體會到我對她的接納、關心與理解,建立了充分的信任。經過了一個上午的談話,該生的情緒明顯緩和,逐漸露出了久違的笑容。
通過與小吳的溝通與談話,初步判定為該同學是由于患有癲癇而引發的不自信與逃避心理。
(二)以人為本,各方關注,制定危機干預措施
事情發生的過程與分管領導匯報后,領導特別關注整個事情的進程,對事件的處置過程、方法舉措給予相應的指導,并以關愛的態度對待她,去寢室看望她給予心理安慰。學工辦快速反應,積極處置,商討對策,制定了詳細的下一步措施:
首先,安排寢室長和小余看護,做到人不離身,確保該同學的安全。
其次,要求家人馬上來學校參與處理。
再次,對下一步方案進行可行性論證。方案一:在家長來校后,建議學生請假或者休學一段時間,由家長帶學生去專業的醫院進行治療。方案二:如果學生和家長堅持要留下,學校要求家長留下監管,直到學生離校。
(三)營造良好的氛圍,讓她的生活充滿關愛
家長與老師溝通后,決定請假一段時間,帶孩子去專業的醫院治療,等假期滿后,繼續回學校上課,母親留下監管。學生返校后,在母親的悉心照料下,狀態明顯好很多,并且按時服藥,病情也得到了控制。同時,我還為她營造了一個輕松、溫馨的生活氛圍。第一,聯系班委和室友,經常去她校外住宿的地方與她聊天,讓她感受到學校、老師和同學都非常關心她,并沒有人因為她的病癥而歧視她。鼓勵她多參加班級和學校的活動,幫她樹立自信心,消除自卑感。第二,為了進行細致深入的心理輔導,幫助學生走向健康,鼓勵她積極的進行自我調整。我為她聯系了學院心理專業老師進行進一步的輔導,她非常接受。第三,我鼓勵她可以利用網絡,在QQ空間上可以多寫些心情日記,或者與老師、同學網絡上進行溝通,這樣也是一種很好的宣泄方式。
(四)案例結果
在她父母、領導、輔導員、心理老師和同學共同的努力下,小吳的精神壓力和心理負擔得到了緩解,癲癇發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她還積極參加班級和學校組織的各種活動,努力學習,第二學期獲得二等獎學金。
三、案例思考與啟示
對于這類特殊學生的個案,特別是特殊群體,我們應該以高度的責任心去對待。除了基礎的工作外,還需要具備一定的心理學知識,才能準確的輔導學生。
(一)及早發現問題,嚴密處理程序
面對大學生的一些疾病或心理問題,應該做到盡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干預效果越好。并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危機干預的可行性方案。
(二)真心付出,關愛學生,注重后期的心理輔導
輔導員是學生的知心朋友,要學會傾聽、欣賞與贊美,細致周到的關心同學,特別是特殊群體的同學,建立起學生對你的信任,時刻關注學生,關愛學生。對于心理壓力過大或者有比較重的心理負擔的同學,如果心理問題不能及時解決,很可能成為今后再次發病的潛在因素。因此,后期要對學生進行細致的心理輔導。
(三)以人為本,共同參與,發揮不同身份人員的作用
在危機過程中,要發揮輔導員、班主任、班委、學生家長、同學、醫生、心理老師的作用,在醫學治療、心理治療和緩和情緒等方面對危機進行干預。以人為本,營造良好的氛圍,消除病人的自卑感,并給予關愛與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