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一、科技體制改革助推我國科技發展
1、我國科技體制基本知識概述
科技體制是科學技術活動的組織體系和管理制度的總稱。它包括組織結構、運行機制、管理原則等內容。
我國原有科技體制是在計劃經濟體制下逐步形成的,其突出特點是科技資源集中在政府所屬獨立科研院所。這一體制曾在特定的歷史時期,為我國經濟發展、國防建設和社會進步作出了重要貢獻,也為科學技術自身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2、科技體制改革推動我國科技發展
我國現在已經形成了科研院所、高校、企業和科技中介機構等各具優勢和特色的創新主體。企業自主創新的主體地位顯著增強。2006年企業研發經費支出占全國總支出的68.3%,企業研發人員占全國總數的65.7%。科技管理和運行機制發生了重要轉變,市場配置科技資源的基礎性作用日益突出。
二、科技體制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其原因分析
科技體制改革重心的轉移將加強政治體制、經濟體制和科技體制改革之間的緊密聯系,而且將突出制度創新與組織創新在科技進步中的作用。從這種轉移出發,可以認為,當前和今后較長時間科技體制改革要解決的主要問題將包括以下三方面:
1、轉變政府在科技工作中的職能
在過去"政府指令型"國家科技系統中,科技活動主體也是一個多元復合結構,但在這個復合結構中,由于計劃管理體制特有的運作方式,就多數科技活動而言,政府擁有創新的決策權,對創新資源的壟斷權和分配權,因而使得政府不論在科技活動的組織上,還是在科技活動資源的分配上,以及在科技活動的調控過程中,通常都扮演了第一主體的角色。 然而,由于政府并不具備全面實施各種科技活動的具體能力,由此,科技體制改革的一個重要內容,將是政府從"無限權力"、"無限責任"向"有限權力"、"有限責任"轉變。這意味著政府要讓出部分權力,要有新的主體來替代以前政府的若干職能。
2、確立企業在科技進步中的主體地位
要使科學技術轉化為現實生產力,使經濟建設轉移到依靠科技進步的軌道上來,應確立企業在科技進步中的主體地位。企業不但應成為科技活動投入的主體,成為科技活動的主要受益者,而且應強化企業技術創新的能力。 要使企業成為技術創新的主體,必須增強企業的創新能力。由于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涉及到創新意識的提高、創新資源的投入、創新過程的管理,研究開發能力的增強以及市場開拓等諸多方面,
3、進一步完善科技管理體制
科技管理體制是科技體制的內在組成,科技管理體制改革是科技體制改革的組成部分。在這里,管理指的是在特定的環境和客觀條件約束下,通過調動各種資源,以優化的策略和方法,達到組織或團體的特定目的的過程。
三、完善科技體制對策的幾點建議
針對上述問題,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一步深化科技管理體制改革。
1、制定和完善更加有效的政策和措施
科技改革不僅要解決體制和機制問題,還必須制定和完善更加有效的政策與措施。實施激勵企業技術創新的財稅政策,加強對引進技術的消化、吸收和再創新,實施知識產權戰略和技術標準戰略,實施促進創新創業的金融政策,加速高新技術產業化和先進適用技術的推廣,擴大國際和地區科技合作與交流,提高全民族科學文化素質。
2、繼續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組織化優勢,改革科技計劃體系
借鑒發達國家發展科技的經驗,探討科技發展的規律,加強對中國這樣的發展中的、轉型中的社會主義國家的科技發展戰略的研究。科學制定國家科技發展規劃綱要。并以此為指導,加強重點領域的戰略研究,具體實施基礎研究、專項領域、研究開發環境建設、產業化環境建設等四大類計劃。
3、科技投入與科技基礎條件平臺建設
科技投入和科技基礎條件平臺,是科技創新的物質基礎,是科技持續發展的重要前提和根本保障。今天的科技投入,就是對未來國家競爭力的投資。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科技投入不斷增長,但與我國科技事業的大發展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大需求相比,與發達國家和新興工業化國家相比,我國科技投入的總量和強度仍顯不足,投入結構不盡合理,科技基礎條件薄弱。當今發達國家和新興工業化國家,都把增加科技投入作為提高國家競爭力的戰略舉措。
4、建立"開放、流動;競爭、協作"的運行機制
要打破條塊分割,組建課題組,實行課題負責人制;課題制是研究與開發活動中課題組織管理的一項基本制度。課題制以課題為基本單元、以課題組為基本活動單位、以市場方式為主配置科技資源、以法律手段規范各行為主體的責權利, 要進一步深化住房、醫療保險等社會保險制度改革,工資制度改革,以及人事制度的改革的力度,為這種運行機制的建立創造更加有利的條件。
5、加強對科學研究活動的評價體系建設
科技管理體制建設不但涉及到器物層面、制度層面,而且涉及到思想層面⑤。需要把不同層面的管理統一起來。在這方面,加強對科學研究活動的評價體系建設,塑造學術規范,是一項重要的工作。進行科技活動評價的目的,從總體上講,是要提高科學的整體能力,提高科學技術對社會的貢獻率。
四、結語
世界科學技術發展迅猛,國內經濟社會發展不斷變化。在黨中央、國務院的統一領導下, 經過30年堅持不懈地深化改革,我國科技體制在體系結構、運行管理機制、創新主體活力等多方面都發生了顯著的變化,科技體系結構得到優化,形成了多元化的創新主體格局。使科技政策與產業、金融、財稅等經濟政策相互協調、緊密結合,建立實施的動態調整機制。
參考文獻
1、佚名 科技體制改革助推我國科技發展 新華網2010年9月15日
2、李正風 應加快推進我國科研管理體制 清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
3、李正風 深化我國科技體制改革的若干思考 清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 《科學新聞周刊》2002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