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亚洲日韩新视频_97精品在线观看_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_91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SSSS燙傷樣皮膚綜合征的合理抗生素治療

來源:期刊VIP網所屬分類:臨床醫學時間:瀏覽:

  本篇皮膚科醫學論文分析葡萄球菌性燙傷樣皮膚綜合征的治療方法及效果。葡萄球菌皮膚燙傷樣綜合征(簡稱SSSS),曾稱新生兒剝脫樣皮炎、金黃色葡萄球菌型中毒性表皮松解癥、細菌性中毒性表皮壞死松解癥、Ritter氏病。本病是發生在新生兒的一種嚴重的急性泛發性剝脫型膿皰病,是在全身泛發紅斑基底上,發生松弛性燙傷樣大皰及大片表皮剝脫為特征,大多數發生于嬰兒,偶見于成人。

  推薦期刊:《臨床皮膚科雜志》(Journal of Clinical Dermatology)(月刊)曾用刊名:(皮膚病防治研究通訊)1972年創刊,是一份面向國內公開發行的臨床皮膚學術性刊物。以“保證質量,具有特色,重視臨床、普及提高”為辦刊宗旨。實際上也是臨床皮膚學專刊,是一本有關臨床皮膚學基礎研究、臨床等方面的學術性期刊。

臨床皮膚科雜志

  研究分析葡萄球菌性燙傷樣皮膚綜合征的治療方法及效果。方法:抽取2013.10-2014.10期間在我院接受治療的12例葡萄球菌性燙傷樣皮膚綜合征患者,應用計算機將其進行隨機性分組,一組6例患者應用頭孢吡肟進行治療設為試驗的對照組;一組6例患者應用頭孢吡肟聯合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進行治療設為試驗的研究組。結果:研究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約為83.33%(5/6)遠遠大于對照組的50.0%(3/6),差異P<0.05有統計學意義。研究組患者的住院時間、表皮剝脫面干燥時間、皮膚疼痛消失時間以及體溫恢復正常的時間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P<0.05有統計學意義。結論:選擇正確合理的抗生素治療葡萄球菌性燙傷樣皮膚綜合征能夠獲得理想的療效,同時不會產生嚴重性不良反應,對臨床治療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關鍵詞:葡萄球菌性燙傷樣皮膚綜合征;抗生素;療效葡萄球菌性燙傷樣皮膚綜合征(英簡SSSS)指的是由于凝固酶呈陽性結果的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1],導致皮膚出現急性損傷性綜合征。通常癥狀為創面呈燙傷樣、表皮剝脫、松弛性大皰、全身紅斑。根據流行病學研究發現,SSSS多發生于新生兒或嬰幼兒時期,該病的特點主要是高死亡率、病情危重、發病突然等,如果不能及時得到正確處理,或是處理不得當,則很容易造成非常嚴重的后果。所以,臨床應該及時發現SSSS,及時采取正確處理措施,盡可能避免死亡病例的出現?,F抽取2013.10-2014.10期間在我院接受治療的12例葡萄球菌性燙傷樣皮膚綜合征患者,進一步探析臨床中更為有效的治療方法及療效情況,詳細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抽取2013.10-2014.10期間在我院接受治療的12例葡萄球菌性燙傷樣皮膚綜合征患者,應用計算機對其進行隨機性分組,每組平均6 例患者。研究組:4例男性患者,2例女性患者。年齡范圍11個月-6歲,平均年齡(4.24±0.51)歲。病程時間1-10天,平均病程(5.32±1.73)天。對照組:3例男性患者,3例女性患者。年齡范圍1-6歲,平均年齡(4.50±0.49)歲。病程時間2-9天,平均病程(4.89±1.56)天。兩組患者的上述資料顯示,差異P<0.05沒有統計學意義,試驗可比性十分突出。

  1.2診斷標準

  全部患者均滿足《皮膚病學》中記述的關于葡萄球菌性燙傷樣皮膚綜合征的臨床診斷[2]。全部患者均伴有全身彌漫性紅斑,觸及皮膚有明顯疼痛,口周處存在放射性皸裂,但是黏膜沒有受損,逐漸擴散,可迅速累及全身,紅斑上生成松弛性大皰,皮膚表皮剝脫,同時伴有不同程度白細胞增高及發熱癥狀。

  1.3實驗室檢查

  血培養檢查:陽性結果者3例,約為25.0%,為表皮葡萄球菌、沃氏葡萄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1例患者皮膚滲出液培養結果發現為金黃色葡萄球菌。血常規、大便常規以及尿常規、生化檢驗、CRP檢查均基本正常,血常規檢查中白細胞計數為10×103-15×103;中性比范圍在50%-60% 之間,沒有顯著增高。

  1.4治療方法

  全部患者均接受基礎性治療,增強患者營養的供給,糾正水、電解質失衡狀態[3]。皮膚產生紅斑皮疹或者破損時,應用百多邦外涂,有助于裸露面皮膚表皮的新生。

  對照組:6例患者應用頭孢吡肟進行治療。頭孢吡肟每次注射劑量為每公斤體重80-100mg,每隔12小時一次,靜脈滴注,連續用藥治療7天。

  研究組:6例患者應用頭孢吡肟聯合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進行治療。頭孢吡肟的用法及用量與對照組完全一致。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每公斤體重 60-100mg,連續用藥治療7天。其中1例患者因為藥敏試驗結果而改用克林霉素,每天藥用劑量為15-25 mg,每天3-4次[4]。

  1.5療效評判

  治愈:原有皮膚皮疹消退面積大于或等于90%,或是原有皮膚糜爛面已經結痂、干涸。顯效:原有皮膚皮疹消退面積范圍60%-90%,或是原有皮膚糜爛面已經基本干燥,沒有新的皮疹產生。有效:原有皮膚皮疹消退面積范圍20%-59%,但仍然有新發或散在糜爛面。無效:原有皮膚皮疹消退面積小于 20%,同時新產生大量皮疹[5]。

  1.6統計學分析

  通過SPSS 16.0 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對比分析,對于計量資料,應用方差±表示,并使用配對樣本t進行檢驗;對于計數資料,則用百分比(%)表示,然后利用X2進行檢驗。當P值小于0.5時,說明試驗結果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效果比較

  研究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約為83.33%(5/6)遠遠大于對照組的50.0%(3/6),差異P<0.05有統計學意義。詳見表1.

  表一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對比分析表[n(%)]

  2.2各項臨床癥狀消失時間比較

  研究組患者的住院時間、表皮剝脫面干燥時間、皮膚疼痛消失時間以及體溫恢復正常的時間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P<0.05有統計學意義。詳見表2.

  表二兩組患者各項臨床癥狀消失時間對比分析表(x±s)

  2.3不良反應情況

  兩組患者在治療期間,均沒有產生過敏性皮疹,沒有出現腹瀉、惡心嘔吐等現象,沒有發現皮膚假絲酵母菌類感染的發生,并且治療前、后肝腎功能及尿常規檢查均顯示正常。

  3討論

  葡萄球菌性燙傷樣皮膚綜合征是因為噬菌體 II 組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6],生成表皮剝脫毒素所致。SSSS的臨床癥狀通常為表皮剝脫、尼氏征陽性以及水皰等表現。SSSS 的病理機制可能是表皮剝脫毒素對皮膚表皮產生作用,使表皮蛋白溶解酶被激活,導致顆粒層橋細胞分離。表皮剝脫毒素能夠通過腎臟排出體外,成年人一般不會出現葡萄球菌性燙傷樣皮膚綜合征,這可能與機體腎臟代謝、排泄毒素及循環內含有高濃度的表皮剝脫毒素抗體有緊密聯系。因為嬰幼兒還處于成長發育階段,腎臟排泄毒素的能力很差,速度較慢,導致毒素大量堆積,增高血液循環中的毒素含量,毒素經皮膚表皮剝脫。以往有試驗已經證明[7],通過抗菌藥物能夠有效治療 SSSS,既能夠減少疾病的病程,促進患者各項臨床癥狀的改善,并且不良反應非常小。

  葡萄球菌性燙傷樣皮膚綜合征一旦得到確診,便應該及時選擇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治療有效的抗生素藥物[8],及時清除體內的感染病菌,防止細菌毒素的生成。并且,還可以結合外用藥膏,直接作用于皮膚表皮病灶,加快皮膚表皮的修復。頭孢吡肟屬于第4代頭孢藥物,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具有較強的抗菌作用,具有應用范圍廣、毒副作用小、抗菌活性較強等特點。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屬于青霉素類抗菌藥物,耐受性較好,且產生的毒性較小,適用于嬰幼兒抗感染的治療。百多邦外涂可以提高治療效果,其對金黃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等革蘭陽性球菌具有的明顯治療效果,能夠抑制氨酰-tRNA合成酶,使其失活,從而有效終止細菌蛋白質生物的合成,阻止或減緩細菌滋生,直接作用于皮膚表皮病灶,加快皮膚表皮的修復。同時,百多邦與其他抗生素聯合治療期間,不會出現交叉性耐藥,有助于患處皮膚的康復。本次試驗結果顯示,研究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約為83.33%(5/6)遠遠大于對照組的50.0%;并且,在各項臨床癥狀消失時間方面比較,優勢性明顯。同時,兩組患者均沒有產生嚴重性不良反應及不適癥狀。其中1例患者因為藥敏試驗結果,將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改為克林霉素,治療后臨床效果并沒有受到影響,并且也沒有任何不良反應現象發生。通過以上結果可以推斷,頭孢吡肟聯合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治療 SSSS 的療效十分理想,而且不會產生毒副反應,安全性得到了保障。因此,選擇正確合理的抗生素治療葡萄球菌性燙傷樣皮膚綜合征十分重要,既能夠獲得滿意療效,且不會產生嚴重性不良反應,對臨床治療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河北区| 香格里拉县| 鄂托克旗| 锡林浩特市| 安徽省| 海安县| 巴中市| 友谊县| 原平市| 云南省| 中江县| 沂南县| 仙桃市| 阿克陶县| 铁力市| 竹山县| 谢通门县| 平远县| 焦作市| 亳州市| 扶余县| 彩票| 夏邑县| 鞍山市| 安化县| 江西省| 会泽县| 宁晋县| 鹿泉市| 吴旗县| 淮滨县| 潍坊市| 岚皋县| 景宁| 普陀区| 错那县| 华池县| 博爱县| 余江县| 吉首市| 洪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