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亚洲日韩新视频_97精品在线观看_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_91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成人斜視手術治療臨床新管理

來源:期刊VIP網所屬分類:臨床醫學時間:瀏覽:

  在當前有關成人斜視治療的新應用措施制度有哪些呢,有關現在眼科上的新治療方式有什么新的發展呢?本文是一篇臨床論文。斜視手術以美容為目的,尤其是成年人,多融合無力,表現為進展型斜視,可合并弱視、異常視網膜對應等,以往人們認為一旦錯過視覺發育期(雙眼視覺的成熟期在8歲完成[6]),術后視功能很難恢復,因此成人斜視手術僅能發揮矯正眼位美容的作用。

  摘要:目的:觀察成人共同性斜視矯正術后眼位、視功能的恢復情況。方法:回顧性分析筆者所在醫院2013年10月-2015年4月經手術矯正的78例年齡≥18歲的共同性斜視患者,年齡18~54歲,平均27.5歲,行顯微鏡下水平斜視矯正手術治療。術后早期進行視功能訓練,隨訪6~12個月,觀察眼位、視功能恢復情況。結果:所有患者眼位矯正滿意,正位59例,占85.94%;欠矯18例,外觀滿意未再行二次手術;過矯1例,術后配戴壓貼三棱鏡,眼位矯正滿意。術后經視功能訓練,有47例患者視功能有不同程度恢復,占60.26%。結論:成人共同性斜視行斜視矯正術治療后,眼位矯正,美容效果滿意,有助于重塑患者的自信心和改善生存質量,部分患者通過訓練還會有一定程度的視功能恢復。

  關鍵詞:成人共同性斜視,視功能,臨床論文范例

  斜視是眼科常見的疾病之一,成人斜視患者因影響外觀容貌,自我評價和定位、人際交往能力、職業發展等帶來負面影響,嚴重影響患者的生存質量[1]。斜視在成人中發病率約為5%[2],成人斜視多因兒童時期未重視,任其發展,失去早期治療的機會,影響外觀容貌,甚至危及身心健康發展。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成人斜視患者追求容貌美觀而要求手術治療,現將近2年因共同性斜視來我院行斜視矯正手術治療的成人患者(≥18周歲)78例,做以下分析報道。

  眼科論文:《眼科新進展》,《眼科新進展》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新聞出版總署、正式批準公開發行的優秀期刊。自創刊以來,以新觀點、新方法、新材料為主題,堅持"期期精彩、篇篇可讀"的理念。眼科新進展內容詳實、觀點新穎、文章可讀性強、信息量大,眾多的欄目設置,眼科新進展公認譽為具有業內影響力的雜志之一。眼科新進展并獲中國優秀期刊獎,現中國期刊網數據庫全文收錄期刊。

成人斜視手術治療臨床新管理

  一、資料和方法

  1.1 臨床資料

  本組78例,男42例,女36例,年齡18~54歲,平均(27.5±9.11)歲;病史12~50年不等;共同性內斜視26例,共同性外斜視52例(其中間歇性外斜視13例,恒定性外斜視39例);斜視角<50△者25例,≥50△者53例;同時合并屈光不正43例、弱視26例、分離性垂直斜視37例、斜肌麻痹16例,斜肌亢進者32例,伴有“A”、“V”征者4例,眼球震顫者1例;術前檢查所有患者均無遠近立體視功能。伴有垂直斜視者經術前檢查垂直斜視度均<10△,斜肌麻痹者無明顯代償頭位,未行斜肌手術,僅行水平斜視矯正術,所有患者術前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斜視是指兩眼不能同時注視目標,屬眼外肌疾病??煞譃楣餐孕币暫吐楸孕孕币晝纱箢?。前者以眼位偏向顳側,眼球無運動障礙,無復視為主要臨床特征;麻痹性斜視則有眼球運動受限、復視,并伴眩暈、惡心、步態不穩等全身癥狀。

  1.2 方法

  1.2.1 術前檢查:術前詳細詢問病史,檢查視力(屈光不正者查矯正視力),裂隙燈,眼底鏡,眼球運動,眼外肌功能,三棱鏡,同視機檢查三級立體視功能,近立體視(顏少明Titmus立體圖檢查立體視銳度,>800″視為無立體視),眼位檢查:角膜映光法、三棱鏡加遮蓋法分別檢查33cm和6m的斜視角,根據三棱鏡的斜視角度數設計手術量。

  1.2.2 手術方法:所有患者術前常規左氧氟沙星滴眼液點眼4次/d,滴用3d。手術均在局麻下進行,愛爾卡因表麻,2%利多卡因球結膜下局部浸潤麻醉,使用德國 ZEISS-S88眼科顯微鏡手術,放大4~5倍,術中隨時調整放大倍數,18~40歲患者選擇改良Parks切口,穹窿部做球結膜切口,剪開Tenons囊,直達鞏膜,勾住并充分暴露直肌,分離肌間膜與前Tenons囊、肌間膜與后Tenons囊及節制韌帶。根據術前設計的手術量行肌肉縮短和/或后徙術,6-0可吸收縫線做雙套環式縫扎肌肉并固定于淺層鞏膜,打活結坐起觀察眼位情況,調至眼位正位時結扎縫線。術畢整復對合結膜切口,如術中操作致切口過大或對位欠佳,用8-0可吸收縫線連續縫合,結膜囊涂氧氟沙星眼膏。對于40歲以上的患者,考慮球結膜易撕裂,行肌止端跨肌肉球結膜切口[3]。

  1.2.3 術后處理:術后術眼常規換藥。術后用藥:左氧氟沙星、雙氯芬酸鈉滴眼液4次/d,睡前結膜囊涂氧氟沙星眼膏。術后前5d每天觀察患者的眼位、切口愈合情況及有無并發癥發生。術后隨訪6周~6個月。術后早期同視機進行視功能訓練,觀察眼位、立體視功能。

  1.3 療效標準:參照斜視療效評價標準[4],治愈:眼位基本正位(斜視角度<±10△);好轉:斜視角度在±10△~±20△;未愈:斜視角度>±20△ 。

  二、結果

  術后眼位情況:治愈:59例(75.64%)在第一眼位獲得理想眼位,如圖1、圖2所示,矯正后斜視度<±10△;好轉:19例(24.36%)欠矯或過矯,矯正后斜視度在±10△~±20△。術后未發現眼部并發癥。于術后6個月檢查發現有47例患者視功能有不同程度恢復,占60.26%。典型病例如圖1、2。

  三、討論

  斜視是影響外觀容貌的疾病,使患者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受到他人的嘲笑,求職、工作、戀愛等多方面受到影響,造成患者自卑心理,因此,斜視患者會要求通過手術來改善眼部外觀。本組病例我們對78例成人共同性斜視患者施行斜視矯正術,術中觀察發現,部分成人斜視患者伴有肌肉變薄、纖維化,而另有部分患者肌肉續發性增粗變大、肌肉攣縮、彈性差,對手術效果及視功能的恢復存在較大影響,此外,年齡較大的成年人因球結膜脆性大、韌性差,手術易導致球結膜撕裂,影響術后切口的愈合,因此我們選擇顯微鏡下微創手術,并選用肌止端跨肌肉球結膜切口,盡量減少術后并發癥、瘢痕[5],術后取得了滿意效果。術后遠期隨訪,78例患者中有59例患者在第一眼位獲得理想眼位,矯正后斜視角度<±10△,達到了預期的美容效果(附圖1、2),另有19例患者雖未達到臨床治愈,因成年人共同性斜視以大角度為主,術后患者自覺較術前明顯改善,外觀滿意,未要求再次行手術治療,均達到醫患雙方最佳美容效果的共同需求。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研究發現[7],斜視患者行矯正治療術后,雙眼視軸保持平衡,雙眼視覺有可能恢復,我們的研究結果也得出相同的結論,本組78例患者術后經視功能訓練,有47例患者視功能有不同程度恢復,占60.26%,筆者的研究結果與而斜視患者能否恢復雙眼單視功能受多種因素影響,發病時間及手術時間是兩大最主要原因。成人共同性斜視發病早晚不一,對視覺損害亦不同,斜視持續時間越長,對視覺損害越重,異常視網膜對應固定,雙眼視功能恢復較難。其中多為30歲以下發病時間不超過10年的間歇性外斜視患者,結果顯示,發病年齡越晚,手術時間越早,尚未形成固定的異常視網膜對應,雙眼單視功能恢復和重建的可能性就越大,反之影響雙眼單視功能的建立。雖然成人斜視患者已錯過最佳手術時機,但術后進行一定的視功能訓練,仍有可能恢復雙眼單視功能,因此,對于錯過雙眼視覺發育敏感期的成人共同性斜視手術,也不應忽視重建患者的雙眼視功能。

  斜視影響外觀容貌,影響駕駛,閱讀,甚至走路,部分患者出現復視,影響日常生活,嚴重時會導致功能性失明,因其顯著的眼外觀特征和異常雙眼視功能,對患者的身心健康乃至生存質量產生諸多負面的影響,其中包括社會心理健康狀況、視功能水平、自我評價和定位、人際交往能力、工作獲得和職業發展等[8-9],更重要的是容易發生心理疾病,因此,斜視的治療尤為重要。斜視矯正手術是治療斜視最常用而有效的手段。以往人們認為,一旦錯過視覺發育的關鍵期,行斜視手術只能帶來外觀上的美容效果,因此對成年人而言,斜視手術僅僅是美容手術。但近年來的大量研究發現,成人共同性斜視矯正手術,在眼位得到矯正達到外觀美容效果的同時,也能一定程度的重建雙眼視覺功能,因此,越來越多的成年人要求行斜視手術。并且有研究[10-11],即使部分成人斜視手術只能改善外觀,即傳統意義上的“美容手術”,而無法重建和恢復其雙眼視功能,但斜視手術有助于重塑患者的自信心和提高其生存質量。因此,臨床上對于成人斜視患者的治療,通過準確檢查病情,根據每個患者的自身特點設計個性化治療方案,合理手術治療,達到滿意的外觀美容效果,并重視患者因外觀異常導致的精神心理狀況,適時進行手術干預,使患者在軀體疾病得到治療的同時,得到更全面的治療,重拾自信,成為樂觀、陽光的人,達到更深意義上的美容效果,提高斜視患者的生活質量,提高滿意度。

主站蜘蛛池模板: 山东| 博爱县| 霍山县| 隆尧县| 黄石市| 运城市| 夏津县| 金川县| 德兴市| 罗甸县| 沛县| 阿拉善左旗| 清水河县| 法库县| 梅河口市| 长顺县| 芷江| 田阳县| 大埔县| 五河县| 襄城县| 调兵山市| 苏州市| 宣城市| 清水河县| 东光县| 浠水县| 舟山市| 东乌| 宿迁市| 阿坝| 辽源市| 大关县| 沙湾县| 临城县| 调兵山市| 扬州市| 佛冈县| 蓬莱市| 喀什市| 青海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