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在目前癌癥上的產生原因有哪些呢,應該如何來預防不良習慣的產生呢?本文是一篇臨床醫學論文。因為鼻咽癌的患病部位較深,臨床上采用的常規放療方法對患者采用的放療面積較廣,放療時雖然對腫瘤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對于放療照射面積內的正常組織也會有一定的損傷,例如顳葉損傷和中耳炎等不良反應,近年來,醫療技術水平不斷提高,調強放療技術也在不斷的成熟完善,通過對患者進行放療可以有效控制腫瘤的進一步發展,相對于常規放療來說,調強放療的方法療效顯著,調強放療的放療定位準確,對正常組織的損傷幾乎為零。
摘要:目的 對比分析鼻咽癌患者調強化療與常規放療的效果分析。方法 通過對我院收治的50名患者進行隨機分組,共分為兩組,調強組進行調強放療,其余的為常規組進行常規放療,并回顧分析兩組患者的臨床效果。結果 通過數據分析表明進行調強化療的患者的緩解率明顯高于常規組,且出現的不良反應也低于進行常規化療的患者,并且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于鼻咽癌患者來說,調強放療的療效優于常規治療。
關鍵詞:鼻咽癌,調強放療,效果,臨床醫學論文
鼻咽癌是我國耳鼻咽喉惡性腫瘤中發病最高的惡性腫瘤,鼻咽癌的的臨床癥狀有鼻塞,涕中帶血,聽力下降,復視和頭痛等[1],病變部位通常位于鼻咽腔頂部和側壁,隱藏較深,因此大多數患者發現時病情較為嚴重,晚期較多,并由于且鼻咽癌對放療有一定敏感性,因此臨床診治時多數采用放療的方法為了更好的解決患者的病痛,提高治愈率,本次實驗特研究常規放療方法與調強放療放療的臨床療效進行對比分析,以便更好的指導臨床治療[2]。
臨床醫學:《癌變.畸變.突變》,《癌變.畸變.突變》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新聞出版總署、正式批準公開發行的優秀期刊。自創刊以來,以新觀點、新方法、新材料為主題,堅持"期期精彩、篇篇可讀"的理念。癌變畸變突變內容詳實、觀點新穎、文章可讀性強、信息量大,眾多的欄目設置,癌變畸變突變公認譽為具有業內影響力的雜志之一。癌變畸變突變并獲中國優秀期刊獎,現中國期刊網數據庫全文收錄期刊。
1 資料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所有數據選取自2011年2月至2014年2月收治并確診的鼻咽癌患者,其中男性29名,女性21名,年齡20-74歲,平均年齡為53±12.3,其中調強放療組共26人,常規放療組24人。
1.2 治療方法
對于常規放療組的患者的治療方法是首先通過CT掃描確定腫瘤范圍,全程使用6MV—X射線照射面頸聯合野加雙鎖骨上區野,如果患者頸淋巴結呈陽性則換用照射面頸聯合野加雙鎖骨上下區野的療法。調強放療組與常規組不同,在接受放療前,患者需要進行熱塑面膜固定,并使用3mm層厚連續增強型CT掃描,采用三維定位技術實時定位腫瘤位置,針對病灶進行放療照射。
1.3 評判標準
療效分為完全緩解、部分緩解和無效三個標準。不良反應有五個,分別為急性粘膜反應、口干、中耳炎、顳葉壞死和復發。
1.4 數據分析
使用SPSS12.0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結果采用均值±標準差(x±s)方法表示,并且數據差異P<0.05時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表1 鼻咽癌調強放療與常規放療效果比較[n,(%)]
注:*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根據表1可以看出,調強放療組的臨床療效明顯比常規放療組更有優勢。單從完全緩解來看,調強放療組的完全緩解率為84.6%,遠遠高于常規組的58.3%;此外,不論是調強放療組還常規放療組患者對放療均有敏感性,對緩解病人病情均有一定效果。
表2 鼻咽癌調強放療與常規放療治療后不良反應情況比較[n,(%)]
注:*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根據表2所示,兩組在進行放療治療時都會發生不良反應,但通過對比發現,調強組整體的不良反應發生率較常規組較低,常規放療組的所有患者在接受放療后都出現了急性粘膜反應和口干的癥狀,而調強放療組為73.1%和77.0%,絕對優于常規放療組,且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即P<0.05。常規組的患者還出現了中耳炎和顳葉壞死的現象,而調強放療組的患者均沒有發生此類不良反應 ;并且經過回顧性分析,采用常規組放療的患者有2例復發,而調強組的發生率為 0%,調強組與常規組數據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即P<0.05。
3 討論
根據本次調查研究數據顯示,調強放療方法可以明顯降低常規放療方法所引起的不良反應,不僅提高了治療的精準性,降低放療的風險性,還在很大程度上減輕了患者及家屬的痛苦[3]。也但是有專家學者通過相關研究表明,雖然調強放療組的治療效果顯著,但是疾病穩定率卻顯著下降,在實際的臨床診治中應提高關注[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