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一、高職酒店管理專業創業教育模式重構的緊迫性
(一)旅游酒店業快速發展的需要
中國旅游酒店業的發展迫切需要高職酒店管理專業創業教育模式的重構。早在2009年7月,國家旅游局政策法規司曾博偉就在《中國旅游報》上撰文指出:“從最近幾年的情況看,由于內外條件的變化,旅游業轉型升級的速度明顯加快,可以說,旅游業正在進入從‘量變到質變’的前夜。”當前,我國旅游酒店業正以令人矚目的速度進入高速發展期。有些地方注重鞏固發展商務觀光型酒店,有些地方重視快速發展方便經濟型酒店,有些地方強調大力發展休閑度假型酒店。會議酒店、主題酒店、綠色酒店等新型酒店也如雨后春筍,不斷涌現。不僅如此,據專家對2011-2015年中國酒店業的預測分析:可持續發展已是酒店經營管理的趨勢;酒店市場正在向品牌化競爭發展;定制化服務是未來酒店致勝之道;酒店營銷的網絡化、酒店組織結構的扁平化、酒店產業組織的集團化和酒店管理的人性化日益彰顯。由此可見,旅游酒店業的快速發展必然會對高職酒店管理專業創業教育模式的重構提出新的需求。
(二)大學畢業生自主創業的需求
高職酒店管理專業創業教育模式的重構是大學畢業生自主創業的必然需要。大學生是最具創新、創業潛力的群體之一,其自主創業的需求極為旺盛。但在現實中,我國大學生的創業率卻很低。“2009年相關部門對全國24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227個地方政府部門、117所高校、15922名高校學生(包括部分已畢業學生)、309家企業的調研數據進行分析所提出的‘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研究’報告顯示,雖有75%的高校畢業生渴望自主創業,但最終真正創業者僅占1.94%”。因此,高職院校應當意識到高等職業教育迫切需要樹立新的教育觀念,構建新的教育模式;高職酒店管理專業必須把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作為高等職業教育的主要關注點。“以促進畢業生的可就業能力,使他們不再是求職者,而應成為就業機會的創造者。”“高等學校畢業生不僅越來越少地被稱為求職者,而且相反他們將成為創業者。”
(三)可持續發展教育的要求
中國可持續發展教育要求必須進行高職酒店管理專業創業教育模式的重構。可持續發展教育的內涵可以概括為:對廣大青少年和全體社會成員進行環境、人口與可持續發展教育,促進保護環境、提高人口素質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聯合國提出的可持續發展教育理念已經對世界各國的教育改革產生了廣泛的促進作用。這一理念所要求的新教育,是一種與傳統的教育截然不同的教育模式,它要求我們必須重新定位教育以適應可持續發展的需要。為此,中國可持續發展教育項目的首要目標就是“提高大中小學教育工作者進行環境、人口與可持續發展教育的認識和能力,樹立新的教育觀,在教育教學領域構建新型教學模式和學校育人模式,創造體現可持續發展教育理念的素質教育成功經驗。”作為從屬于高等職業教育的酒店管理專業創業教育,絕對不是解決大學生就業問題的權宜之計,而應當成為創業型人才培養的重要突破口。因此,這是一項需要持之以恒的長期教育,應當創立相對穩定的教育內容,并構建相對規范的教育模式。
二、高職酒店管理專業創業教育模式的主要特征
高職酒店管理專業創業教育模式的特征主要包括:系統性、中介性、典型性和模仿性等。現就當前急需厘清的三個特征予以說明。
(一)關聯性
高職酒店管理專業創業教育的關聯性。學者查有梁所論述的“大教育”,其內容和形式相當廣義,如有全民教育、學校教育、終身教育、通才教育和專才教育等。從這個角度出發,高職酒店管理專業的教育,至少可以是高等教育、職業教育、專業教育、素質教育和創業教育的集合。因此,探索高職酒店管理專業創業教育模式就必須充分考慮到眾多教育之間的相互關聯。
高職酒店管理專業創業教育模式的關聯性。查有梁認為:教育模式要從三個層次進行研究:其一是宏觀層次,研究國家或地區范圍內教育事業發展戰略模式;其二是中觀層次,研究一所學校(包括大學、中學、小學)的辦學模式;其三是微觀層次,研究各級教育教學過程模式。[4]根據這個觀點,高職酒店管理專業創業教育模式應當屬于微觀層次的教育模式。因此,探索高職酒店管理專業創業教育模式就必須充分考慮到教育模式三個層次之間的相互關聯。
高職酒店管理專業創業教育模式結構的關聯性。微觀層次的教育模式,即各級教育教學過程模式,主要包括人才培養模式、課程模式和教學模式。有學者稱:人才培養模式介于辦學模式和教學模式之間。還有學者認為:“如果說課程模式是人才培養模式的具體表現形式,那么教學模式則是實現人才培養模式的組織形式。”根據這些假設推斷,高職酒店管理專業創業教育模式可以包括創業型人才培養模式、創業教育課程模式和創業學習模式。因此,探索高職酒店管理專業創業教育模式就必須充分考慮到其內部多種子模式之間的相互關聯。
(二)多樣性
高職酒店管理專業創業教育模式的多樣性,不僅可以表現在酒店管理專業的教育教學過程之中,如有創業型人才培養模式、創業教育課程模式和創業學習模式等,而且還可以表現在對這種教育教學過程的管理活動之中,如有學分制模式、學年制模式和學年學分制模式等。現試以高職酒店管理專業教育教學過程中的子模式為例。
首先是高職酒店管理專業創業型人才培養模式的多樣性。人才培養模式是教育模式第三層次即各級教育教學過程模式的下位概念。它必然受到宏觀層次和中觀層次教育模式的影響。譬如,區域經濟社會現狀及其發展的影響;可持續發展教育和創業教育等先進理念的影響;高等職業教育的特點和自身非平衡發展的影響;高職院校辦學模式及其生存發展需要的影響等。由此相應產生高職院校辦學理念的多樣性、人才培養目標的多樣性、人才培養途徑的多樣性、專業課程體系的多樣性、教學方法與手段的多樣性,以及具體教育教學管理方式的多樣性等。這就要求教育決策者必須因地制宜地組合人才培養模式的構成要素,使之構建成為適應區域社會發展和經濟變化需要,適應不同類型和層次需要的多種多樣的人才培養模式。
其次是高職酒店管理專業創業教育課程模式的多樣性。影響高職酒店管理專業創業型人才培養模式的因素,也是影響其創業教育課程模式的因素,這些因素是創業教育課程多樣化的根本依據。關于課程模式的種類,學者王斌華認為:“關于課程開發,曾經出現過四個主要模式,即目標模式、動態模式、過程模式和環境模式。”學者簡楚瑛在其《課程發展理論與實踐》專著中介紹了泰勒、塔巴等提出的八種課程發展模式。由此可見,課程模式的多樣性是顯而易見的。這些模式各有體系、各有利弊,但并無優劣之分和主次之分。它們為高職酒店管理專業創業教育課程模式的構建提供了豐富的理論基礎。
最后是高職酒店管理專業創業學習模式的多樣性。教學模式就是學習模式。學習模式既是教師教學的模式,也是學習者學習的模式。“喬伊斯等人認為,從個人或職業發展的角度看,教師不是使用一種或兩種教學模式來完成教學任務,而是要利用多種教學模式來開發教師和學生的潛能。他們希望學生能從多種教學模式中受益。”因此,高職酒店管理專業創業學習模式的構建應當分其類型按其構成多角度來構思,以滿足不同學習類型學生的不同創業學習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