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當今世界,經濟高速發展,政府對旅游業的扶持力度也在不斷加大,在這種大格局下旅游業逐漸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性產業,酒店業作為旅游三大支柱之一,得到了迅猛發展。
酒店有其特殊的行業性質。首先,作為服務行業,工作性質就是為客人提供服務,絕大部分酒店專業畢業生進入酒店企業后都是從基層做起,與顧客直接接觸,面對的人際關系復雜,很多畢業生難以很快適應;其次,在社會的潛意識中,又難逃千百年來的低層次職業的舊觀念,使畢業生對行業信心不足,最終造成從業人員流動性大,國內酒店行業的專業從業人才少,高層次管理人才緊缺的局面。高校作為培養人才的搖籃,在這種情況下,酒店管理專業如雨后春筍般在國內高校遍地紛紛建立,酒店管理人才的儲備和培養看似得到了解決。但在事實上,酒店專業學生從本專業流失的比率連年居高不下,酒店人才缺口依舊巨大,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學生在校期間和初涉酒店行業后對工作內容和行業的認識與現實存在較大差異,而差異沒有得到妥善解決,表現出來的直接結果就是畢業生到酒店工作后的高“流失”現象。
一、技能的教授
酒店行業的特殊性質決定了我們的專業課教師不能像純科學專業教師那樣以大量的理論為主,而必須站在實踐的高度,以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獲取信息的能力為主。
動手能力的培養主要靠實踐,落實到課堂上,就要求我們的教師多利用情景模擬、任務驅動等教學方法和短期的企業認知性實習的機會,用案例及自己的實戰經驗為學生提供指引,適當組織課堂討論,組織學生進行情景演練,引發學生思考,培養“酒店式”思維能力。使學生能夠理論聯系實際,最終實現學生手腦聯動,舉一反三,自己學會獲取知識的方法和處理事情的能力。這也就對我們的專業課教師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師必須要有深厚的實踐經驗,現在推行的“雙師型”教師,是非常可取的解決之道,這樣的教師不僅有教師必須具備的師德和良好的授課技巧,還擁有酒店行業的工作經歷,在給學生們授課時自然也就有的放矢,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也更加貼近實際。進而,達到學生到達企業的時候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完成技術角色轉換,建立信心的目的。
二、行業熱情的培養
(一)充分的行業認知
沒有充分的認知,就不會形成認同,而沒有認同感就不會形成責任感。我們要培養成熟的酒店管理人才就必須讓學生充分的認識酒店行業性質、工作情況,這些工作需要我們的教師在日常授課和學生管理過程中明確的告知學生,并設法讓學生產生認同。可能這也是我們酒店管理專業教師很苦惱的一件事,因為,現今的酒店管理專業的學生中父母嬌慣的孩子占的比例越來越大,用家長的話說:我的孩子在家里都沒有刷過馬桶、打掃過屋子。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如何去讓學生接受“從業人員都要從基層做起”這一行業現狀呢?我們不能只講行業的發展,給學生繪制宏偉的藍圖,遙不可及的職業生涯。我們要實事求是的告訴我們的學生,我們的行業就是要從基層做起,初入酒店行業的工作都要從做房間和端盤子等基礎的一線工作做起。可能學生們會有失落的心理,但是只有讓學生做好了最壞的思想準備,他們才能夠應付基層工作。這時候我們要告訴我們的學生,為什么基層的工作對于一名成功的酒店管理者是必要的——因為一個成功的領導者要知道自己的基層在作什么,沒有比自己親身經歷過更有價值的了。最后要用實際的例子告訴我們的專業學生,那些在酒店基層崗位堅持住,并且努力工作的員工最終都有了令人滿意的進步,而且這一現象是非常普遍的。
思想上的認同是成功的關鍵。學生經歷這種思想上的鍛煉是必不可少的,它會讓畢業生在步入工作崗位后,快速產生認同,進入工作狀態。
(二)時時關注,正確引導
酒店的一線工作崗位,主要分布在餐飲、客務,進入酒店的第一個職位一般都是服務員,在經歷了起初的新奇后,重復性的勞動成為工作生活的主旋律,他們都會有倦怠情緒,懷疑自己的選擇,覺得前途無望,進而影響工作的穩定性,這時如不加以干預人才的流失率會達到80%。針對這種情況,學校的老師們應該在學生實習開始前和實習期間高度關注學生思想動態,及時疏導,根據每名同學的不同情況,幫助學生制定合理的職業生涯規劃,讓學生建立信心,平穩度過一年的實習期后,學生開始真正了解酒店行業,對工作有了清晰的認識,對自己的職業生涯有了明確的規劃,學生從事本行業的比率可以達到70%左右。
三、校企合作共同培養
學生培養工作早已經不是閉門造車的年代了,高校與企業的聯系必須加強,根據市場的需求,有針對性地培養市場需求的專業型人才。
校企方式是培養專門人才的一個重要途徑,這種方式即能夠為高校的教學提供方向性的指導又能夠為企業提供合格、適用的人才,達到雙贏的效果。最重要的是,我們的學生在校學習期間就已經明確自己今后要工作的企業,要做的工作,對企業的文化有較深入的了解,對今后需要的專業技能進行更加有針對性的訓練。在進入企業的時候他們的適應期將大大縮短,更加容易建立行業信心。
通過以上的分析,酒店管理專業學生的培養工作需要多方面的配合,只有高效的配合才是我們的畢業生在酒店行業成功就業的保障,最終實現高校為社會培養合格人才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