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 要:互聯網時代下,網絡視頻新聞成為受眾關注新聞事件的一大切入口,央視新聞、澎湃新聞、新京報我們視頻、西瓜視頻、梨視頻等眾多網絡視頻新聞平臺競相角逐。如何在保證新聞真實性的前提下,利用敘事話語、敘事畫面、敘事時距與時序來更高質量地展現故事的亮點,增加受眾的關注度。本文從敘事的概念出發,結合相關的案例,從實際采編角度切入,簡要剖析做好時下網絡視頻新聞敘事的特點。
關鍵詞:網絡視頻新聞;視頻敘事;敘事特點;網絡視頻
敘事就是講故事,故事中包括一系列按照時間順序發生的事件,更準確的說在一段時間內發生的事件。美國當代文藝理論家華萊士馬丁在《當代敘事學》一書中指出“在過去15年間,敘事理論已經取代小說理論成為文學研究主要關心的論題”而托多羅夫認為:“構成故事環境的各種事實從來不是‘以它們自身’出現,而總是根據某種眼光、某個觀察點呈現在我們面前的”。選題的呈現跟敘事話語、畫面語言、時間時序、敘事時距是密不可分的。
一、敘事話語創新
(一)靈活新聞生產模式
在傳統媒體新聞敘事中,主要采取三種敘事人稱:第三人稱全知敘事、第三人稱限知敘事和第一人稱限知敘事。第一人稱敘事主觀性較強,新聞真實性原則為第一位,一般采取第三人稱敘事為主。受眾也習慣于電視臺新聞欄目主持人第三人視角解說模式,但反觀互聯網,口播解說的減少與削弱愈發明顯。
大字幕代替解說,節省時間的同時,也能夠交代關鍵信息,諸如新聞發生的時間、地點與主人公背景信息,最本質是改變了固定的新聞生產模式——主持人解說+畫面+當事人采訪。網絡媒體無需專業人士配音解說,減少生產工序,能夠實現更快地產出,在提高時效性的同時,也潛移默化改變著新聞生產流程。
(二)陷入大字幕誤區
網絡視頻新聞尤其是短視頻新聞,他們因為時長的限制,許多背景介紹需要用字幕的方式體現,但現階段一些網絡媒體要求較低,僅是將事情交代即可,完全不考慮文字信息接受的時間與視頻新聞畫面的搭配。筆者從網絡上找了些較為典型的例子。
不難發現,圖例上的短視頻新聞全片的大字幕數過多,已經嚴重影響播放的視頻畫面的美觀性。將文字新聞的模式完全照搬到視頻新聞上,根本沒有發揮大字幕的作用,受眾反而會全程被字幕吸引。另一個問題是文字太多,停留畫面時間過短,受眾在接受文字信息后,基本沒有時間看清畫面敘事到哪里,緊接著又是一組大字幕,沒有任何喘息機會,觀感極累。
(三)巧用同期聲
環境音與同期聲是新聞片粗糙與精致的一個重要劃分點,網絡視頻新聞聲音的運用顯得至關重要。尤其是在轉場和豐富畫面信息時。
利用俏皮的畫面特效結合采訪同期音,對于素材僅有音頻文件的新聞事件十分有效。例如BBC的視頻新聞witnesses’s stories from Manchester(曼切斯特爆炸案目擊者的敘述)這樣一則短視頻新聞,占據bbc頭條新聞位置。1分07秒的視頻,全程采訪同期聲起承轉合,畫面配以簡單的音頻波形圖和字幕,簡單明了向受眾展現曼切斯特爆炸現場的緊張。圖2左部分為視頻第一個場景鏡頭,右側為第一段采訪同期聲的疊加截圖。
二、敘事畫面創新
(一)空鏡頭輔助敘事
首先,利用空鏡頭穿插敘事。受網絡碎片化閱讀的影響,網絡視頻新聞時長限制較大,空鏡頭若僅僅起到畫面配聲音的效果,浪費了空鏡頭的承載空間。應將空鏡頭利用起來,作為輔助敘事。
其次,空鏡頭邏輯清晰,防止與主敘事鏡頭形成混亂。如上文所述,空鏡頭作為輔助敘事,如果影響主敘事鏡頭的邏輯,那么這樣的輔助鏡頭是失敗或者說必須更換的。
(二)突出關鍵畫面
有沖擊力的鏡頭放置開頭。可以看到網絡視頻新聞追求的是抓住受眾的即時注意力,如果一個視頻新聞在15秒鐘沒有出現能夠抓住受眾的畫面,完播可能性會大幅度降低。傳統媒體其實也非常注重新聞開頭,尤其是以人物為開篇能夠開門見山出現事件主角,主角的動作畫面,滿足“倒金字塔”的敘事風格。在傳統媒體新聞視頻中,鏡頭重復是大忌。網絡卻給了視頻新的呈現方式,利用畫面故意重復以突出重點或者加深印象。
三、靈活運用敘事時距與時序
(一)縮短敘事時長
敘事時距也稱為敘事節奏是敘事學中故事時間與敘事時間的關系表述。主要分為三個大類:省略、場景、概述。觀看網絡視頻新聞是以獲取信息為目的,需要的是速度,視頻新聞如果時長過長,點擊率與完播率都將下降。
敘事時長縮減優勢在于適應網絡碎片化閱讀方式。現代生活的快節奏,受眾希望的是快速獲取信息后能夠進行及時的互動,因此敘事時長過長將會導致受眾的興趣下降。敘事時長的縮減劣勢在于深度挖掘力降低。敘事時間的大幅度降低,尤其是專題新聞時長的剪短。
(二)靈活敘事時序
敘事時序主要分為三大類:順序、倒序、插敘。影像敘事時序與文學敘事時序一致。
網絡視頻新聞多采取順序與倒序時序,插敘較少。首先是網絡視頻新聞要做到快速傳播,視頻時長一般較短,插敘需要人物關系多、背景較為復雜,懸念包袱多的影視作品使用較多,對于新聞類視頻,從業者不夠成熟極易造成鏡頭邏輯混亂,造成理解誤差,這對于追求真實性的新聞危害極大。
網絡視頻新聞倒序的情況非常多,在新聞性較強的選題,新聞點是網絡媒體重視的關鍵,而新聞點存在的位置可能性貫穿整個事件發展過程,起因、經過、結果。網絡新聞視頻由于時長限制,其中的場景變化,時間順序,鏡頭都具有時間指向,不建議隨意調動敘事時序,要在短時間內保證新聞真實性能夠最高效傳達。
參考文獻:
[1]楊寶軍.新聞理論教程[M].北京:中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
[2]華萊士·馬丁.當代敘事學[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3]馬克·柯里.后現代敘事理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
[4]侯雪軼.電視新聞深度報道的敘事學分析[D].成都:四川大學碩士論文,2005.
推薦閱讀:新媒體時代網絡新聞正能量傳播范式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