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 要 當今時代,人們的生活已經與網絡密不可分。職業學校的學生(簡稱職校生)作為在校學生的一部分,是未來的一線勞動者,他們的網絡使用狀況是本研究關注的問題。通過研究,發現:職校生在網絡使用方面表現出網齡較長,每周上網次數較多,每次上網時間較長的特點;男生比女生、獨生子女比非獨生子女在網齡、每次上網時間上都更長,每周上網次數更多,網絡成癮群體比例更高的狀況;不同性別、不同網齡、不同上網次數、不同上網時間的職校生的網絡成癮總分差異達到了顯著水平:男生、上網時間較長者、網齡較長者、上網次數較多者網絡成癮總分更高,更易出現網絡成癮。
關鍵詞 職校生 網齡 網絡成癮
網絡已經與人們的生活密不可分,對于即將走向社會成為一線勞動者的職校生而言同樣如此。職校生的網絡使用狀況如何是本研究關注的問題。
1 研究方法及目的
本研究采取整群抽樣的方法,以問卷調查的方式進行,以班級為單位集體發放調查問卷,統一回收,共收集有效問卷701份。
研究目的在于對職校生的網絡使用狀況及其若干影響因素作相關的調查研究, 以便能在教育教學工作中更好地引導其合理使用互聯網,促進他們健康地成長,并為更好地應對互聯網時代的心理教育挑戰找到合理的依據。
2 研究工具
2.1 網絡使用情況調查表
主要包括性別、網齡、上網次數、上網時間等網絡行為的調查。
2.2 青少年網絡成癮測量問卷
采用雷靂、楊洋2006 年編制的“青少年病理性互聯網使用量表”(Adolescent 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 Scale, APIUS)。該量表是5點記分Likert自評式量表。問卷共38項,采用5點計分,從“1 - 完全不符合”到“5 - 完全符合”由被試自我報告其病理性互聯網使用狀況。計算總量表得分,分數越高表明病理性互聯網使用水平越高。根據項目平均得分將網絡使用者分為“APIUS群體”(“網絡成癮群體”)、“APIUS邊緣群體”和 “APIUS正常群體”。
3 研究結果
對701份有效問卷全部數據進行編碼,采用SPSS17.0版本進行數據錄入、整理與分析。主要說明職校生網絡使用狀況及其在性別、是否獨生子女、網齡、上網次數、上網時間上存在的差異。
3.1 職校生網絡使用狀況
關于職校生網絡使用狀況的調查,本研究是從三個方面來進行的,即:網齡、上網次數、上網時間。
參照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定義,上網者指平均每周上網時間不少于1小時者;網齡以連續4周且每周上網時間≥1小時作為計算網齡的起點;上網次數指前后2次上網間隔時間≥1小時。
關于職校生網絡使用狀況的調查結果見圖1、圖2、圖3。
3.1.1 職校生網齡狀況調查結果
由圖1可以看出,所調查的701名職校生在四個不同網齡上的分布為:網齡在1年以內的學生占總人數的17.8%,網齡在1-2年的學生占總人數的27.7%,網齡在2-3年的學生占總人數的23.5%,網齡在3年以上的學生占總人數的31.0%。可見職校生網齡在3年以上的學生比例最高、人數最多。說明職校生上網情況比較普遍,超過一半的職校生在未來到職業學校時便已經開始上網。
3.1.2 職校生上網次數調查結果
由圖2可以看到,701名職校生在四個不同上網次數上的分布為:每周上網一次的學生占總人數的25.1%,每周上網二、三次的學生占總人數的32.7%,每周上網四、五次的學生占總人數的11.3%,幾乎每天都上網的學生占總人數的31.0%。可見職校生上網次數集中在每周二、三次和幾乎每天都上網上。說明職校生上網頻率比較高。
3.1.3 職校生上網時間調查結果
由圖3可以看到,所調查的701名職校生在三個不同上網時間上的分布為:每次上網半個小時或一個小時的學生占總人數的26.2%,每次上網兩個小時左右的學生占總人數的44.9%,每次上網三個小時以上的學生占總人數的28.8%。可見絕大多數職校生每次上網時間至少都在一個小時以上,表明職校生上網時間較長。
由圖1、圖2、圖3可知,職校生在網絡使用方面表現出網齡較長,每周上網次數較多,每次上網時間較長的特點。
3.2 職校生網絡使用狀況的性別和是否獨生子女差異分析
本研究從性別和是否獨生子女兩個方面考察了職校生在四個不同網齡、四個不同上網次數和三個不同上網時間上及網絡使用程度上的分布,見表1、表2、表3、表4。
3.2.1 不同性別、是否獨生子女在網齡上的分布
本研究中的網齡共劃分為四個水平:1年以內、1-2年、2-3年、3年以上。
不同性別、是否獨生子女職校生的網齡分布見表1。
分別對不同性別、是否獨生子女的職校生在網齡上進行獨立性檢驗和配合度檢驗,結果發現:在獨立性檢驗時,性別、是否獨生子女在網齡上均有顯著性差異。在配合度檢驗時,在網齡為3年以上時有顯著的性別差異。在四個不同網齡上都存在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之間的顯著差異。在網齡為1-2年時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差異較為顯著,其次為1年以內和2-3年、3年以上。
由表1可知,職校生在網齡上存在著性別與是否獨生子女的顯著差異。總體而言,男生比女生網齡更長,獨生子女比非獨生子女網齡更長。
3.2.2 不同性別、是否獨生子女在上網次數上的分布
本研究中的上網次數共劃分為四個水平:每周一次、每周兩三次、每周四五次和幾乎每天都上。
不同性別、是否獨生子女職校生上網的次數分布見表2。
分別對不同性別、是否獨生子女的職校生在上網次數上進行獨立性檢驗和配合度檢驗,結果發現:在獨立性檢驗時,性別、是否獨生子女在上網次數上均有顯著性差異。在配合度檢驗時,在每周上網兩三次、每周上網四五次和幾乎每天都上網上都有顯著的性別差異。當上網次數為每周兩三次時,性別差異較顯著,其次是幾乎每天都上網、每周四五次。在四個不同上網次數上都存在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之間的顯著差異。在上網次數為每周一次時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差異較為顯著,其次為每周上網兩三次、幾乎每天都上網、每周上網四五次。
由表2可知,在每周的上網次數上存在著性別與是否獨生子女的差異。總體而言,男生比女生每周上網次數更多,獨生子女比非獨生子女每周上網次數更多。
3.2.3 不同性別、是否獨生子女在上網時間上的分布
本研究中的上網時間共劃分為三個水平:每次半小時或一小時、每次兩小時左右、每次三小時以上。不同性別、是否獨生子女職校生上網時間上的分布見表3。
分別對不同性別、是否獨生子女的職校生在上網時間上進行獨立性檢驗和配合度檢驗,結果發現:在獨立性檢驗時,性別、是否獨生子女在上網時間上均有顯著性差異。在配合度檢驗時,在三個不同上網時間上都有顯著的性別差異。當上網時間為兩小時左右時,性別差異最顯著,其次是每次半小時或一小時、三小時以上。在三個不同上網時間上也都存在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之間的顯著差異。在上網時間為每次兩小時左右時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差異較為顯著,其次為每次半小時或一小時、三小時以上。
由表3可知,在每次的上網時間上存在著性別與是否獨生子女的顯著差異。總體而言,男生比女生每次上網時間更長,獨生子女比非獨生子女每次上網時間更長。
3.2.4 不同性別、是否獨生子女在網絡使用群體上的分布
本研究中的網絡使用群體共劃分為三個水平:網絡使用正常群體、邊緣群體、網絡成癮群體。不同性別、是否獨生子女職校生在網絡使用群體上的分布見表4。
分別對不同性別、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的職校生在網絡使用群體上進行獨立性檢驗和配合度檢驗,結果發現:在獨立性檢驗時,不同網絡使用群體在性別和是否獨生子女上均有顯著差異。在配合度檢驗時,在網絡成癮群體上存在顯著的性別差異;網絡使用正常群體、邊緣群體和網絡成癮群體在是否獨生子女上均有顯著差異。網絡使用正常群體的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差異更為顯著,其次為邊緣群體和網絡成癮群體。
由表4可知,在不同網絡使用群體上存在著性別、是否獨生子女的顯著差異。總體看來,男生網絡成癮者的比例比女生更高,獨生子女網絡成癮者比例比非獨生子女更高的狀況。
由職校生不同性別、是否獨生子女在網齡、上網次數、上網時間及網絡使用群體上的分布看,男生表現出比女生在網齡、每次上網時間上都更長,每周上網次數更多,網絡成癮群體比例更高的狀況;獨生子女表現出比非獨生子女在網齡、每次上網時間上都更長,每周上網次數更多,網絡成癮群體比例更高的狀況。
3.3 職校生網絡成癮狀況及其人口統計學變量影響
3.3.1 職校生網絡成癮狀況
為了解職校生網絡使用狀況,對不同網絡使用程度群體進行了分類(見圖4)。
通過對青少年病理性互聯網使用量表總得分的計算,在所有被訪者中,屬于“網絡成癮群體”的個案共107名,占調查總數的15.5%;屬于“網絡邊緣群體”的個案共40名,占總數的5.6%;屬于“網絡正常群體”的個案共554人,占總數的78.9%。總體而言,超過一半的被訪者網絡使用表現為正常。
推薦閱讀:《互聯網經濟》(月刊)創刊于2014年,是由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賽迪工業和信息化研究院有限公司主辦的中國互聯網領域的高端經濟評論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