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手機是媒體的一種載體形式,具有廣泛的傳播能力,包括政府、企業和個人,都在利用手機互聯網進行各方面的信息傳遞與交流。與傳統媒體相比較,手機媒體的特點除了人們熟知的便攜性、移動性、個性化外,還包括多媒體融合、傳播速度快、范圍廣、互動性強的特點。新浪網推出的手機微博客服務就具有這一特點,手機用戶扮演著雙重角色,既是內容的消費者,也是內容的制作者。作為內容生產者,用戶可以隨時隨地進行內容制作,如拍攝照片、錄制聲音、輸入文字,然后將這些內容上傳到網上供其他用戶分享;作為內容消費者,用戶可以隨時隨地通過移動互聯網下載視頻、播放音樂、訪問各種各樣的移動互聯網站。由專業網站提供的信息服務和內容的質量等因素,都會對用戶信息行為產生影響。
關鍵詞:手機用戶,運營商,互聯網
手機用戶的信息行為與用戶自身心理也有密切的聯系。用戶根據其個體特征有各自的信息需求行為,無論哪類用戶,他們的網絡行為都受到心理狀態的作用和影響,形成用戶的信息心理和行為特征,從而決定信息需求的引發、認知和表達。用戶的心理需求影響信息需求,這就要求我們重視用戶的網絡心理,有關部門給予一定的引導,使用戶的信息行為合理化,通過移動互聯網滿足信息需求。如青少年用戶對網絡娛樂依賴感較強,而對網絡教育資源使用比例較低,而且青少年易受不良信息影響。所以各有關部門應該加強網絡基礎設施建設,凈化網絡環境,引導青少年網絡學習。
用戶使用手機上網得以實現,需要多部門的支持與協作,其中關鍵的一環是移動運營商。運營商所提供的服務,將對手機用戶上網產生直接影響。價格是影響用戶手機上網行為的核心因素之一,目前3G資費水平較高,由于網絡優化進程等原因,運營商“被迫”在初期選擇高端用戶。運營商可以在價格與應用服務之間找到利益均衡點,為用戶帶來更多使用手機上網動力。目前運營商開展的多是WAP業務,應多開展基于WEB業務,以吸引用戶,促進用戶上網行為。
用戶用手機上網與移動互聯網交互,要依靠互聯網企業的支持。所有的信息需通過手機屏幕才能呈現,如果通過手機直接訪問web頁面,有些頁面顯示與手機屏幕不適應,不利于用戶進行瀏覽,易用性較差。互聯網企業可以考慮這方面問題,開發適合于手機屏幕的web頁面,更有利于用戶的使用。除此之外,互聯網企業應與移動終端生產廠商緊密合作,開發新產品,有助于用戶上網,如Google與三星達成協議,在三星的終端中集成Google移動搜索和Gmail服務。目前這種服務在多種三星手機上體現,使用三星手機的用戶可以方便快捷地進行網絡搜索,且不用另外安裝收發郵件所用的手機客戶端軟件。
互聯網上的信息資源具有共享性和開放性,用戶通過互聯網獲取或查詢自身所需要的信息或數據已經成為當前人們信息自我滿足的主要方式,而對于用手機上網的用戶而言,獲取信息主要是通過手機閱讀和手機搜索,在圖1中,兩種行為分別占手機網民網絡應用的75.4%和55.2%。(1)手機閱讀。手機閱讀是手機用戶上網的主要應用,以在線和下載為主要閱讀方式,用戶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來閱讀。手機閱讀可以使用戶充分利用“邊角時間”、“空閑時間”來獲取各種信息,體現了移動互聯網不受地點限制的特性。目前手機新聞網站、手機小說、手機報等業務已經成為影響手機網民的最重要應用之一。(2)手機搜索。相對互聯網搜索,手機搜索無需上網設備,只需一部隨身攜帶的手機就可以搜索需要的信息,可以滿足突發、緊急、特殊查詢的需求。移動終端的普及率遠遠超過電腦,更多的用戶使用手機搜索所需信息。手機搜索加入人工智能技術,剔除flash、廣告、垃圾鏈接,有效地減少了用戶繁瑣翻頁的麻煩。目前有許多專業的手機搜索引擎供用戶使用,如Google、百度、儒豹等。每個人的興趣愛好不同,每個人也都有自己所關注的事情,而當前的搜索引擎只是提供一般的搜索結果,于是垂直搜索應運而生,當前位置搜索、購物搜索、博客搜索等都是用戶手機搜索應用的主要方式。
移動互聯網這種交流介質具有多媒體等特性,手機用戶之間通過移動互聯網進行語言或文字的互通更加便利。目前對用戶使用較多的應用方式是手機在線聊天、手機郵件、手機微博和手機網絡社區。(1)手機在線聊天。在圖1中,這種行為占手機網民網絡應用的77.8%。用戶通過安裝在手機客戶端的聊天軟件在線聊天,這不同于傳統意義上的短消息,在線聊天是用戶把編輯好的文字內容通過移動互聯網發送給聊天對象。有些電信運營商是按照信息流量的多少來收取費用的,這樣可以大大減少用戶的花費。如中國移動的飛信業務,電信運營商按產生1千字節(Kb)流量收取3分錢的資費標準計算,用戶通過飛信業務在線聊天,50個漢字大約產生100字節的流量,而1千字節等于1024字節(byte),這些漢字所產生的流量大約是1千字節的1/10,那么用戶在信息流量放面的花費也約為1/10,即3厘。如果這50個漢字以短信形式發送,按照每條短信一角錢的資費標準計算,那么發短信的費用要遠遠高于手機在線聊天所產生的費用。從經濟的角度看,節約信息費用是手機在線聊天應用比例大的主要原因,極大地促進了手機用戶的上網,提高用戶上網的積極性。此外,手機客戶端軟件的界面設計友好,方便使用,也是許多手機用戶選擇在線聊天的原因。(2)手機郵件。電子郵件已經遍及人們的日常活動,傳統的電子郵件處理方式,只能依賴電腦上網才能完成郵件的收發。當用戶外出時或需要立即查看郵件時,則希望身邊有能夠收發電子郵件的工具,手機郵件使這種用戶需求得以實現,當前我國手機網民網絡應用的18.4%為手機郵件的使用。許多公司推出手機郵件業務,如中國移動,其所推出的手機郵箱將郵件主動推送到用戶手機上,使郵件如同短信一樣可以自動收取。用戶在手機上通過手機郵箱服務可以隨時隨地的閱讀、撰寫、回復、轉發和管理電子郵件,具有方便、高效、靈活、安全的特性。(3)手機微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并沒有將手機微博統計到手機網民的網絡應用中,其實當前手機微博的應用量是很大的。手機和微博客的結合,不僅能實現多媒體直播,還能接收多媒體或轉發,以及與關注用戶的人和被用戶所關注的人交流。這種交流使微博用戶形成了網絡上的團體,因為網絡能實現傳統現實不易實現的功能,短時間了解傳統現實中很難了解到的信息,而且成本幾乎為零。通過微博客,手機的照相功能演化成了圖片即時報道,手機的短信功能演化成了即時文字報道,手機的錄像功能演化成了即時“電視報道”,手機的錄音功能演化成了即時“廣播報道”。這使得微博用戶能在第一時間把身邊的事發送到微博平臺,與大家分享。(4)手機網絡社區。網絡社區是指包括論壇、貼吧、公告欄、群組討論、在線聊天、交友、個人空間等形式在內的網上交流空間,同一主題的網絡社區集中了具有共同興趣的訪問者。如目前比較流行的人人網和開心網都有手機版的網絡社區。通過手機登錄網絡社區,以其具有的移動性和靈活性成為用戶休閑娛樂、獲取資訊、傳播信息的重要渠道。
網絡娛樂可以作為電子服務的一類,以移動互聯網為娛樂平臺,向用戶提供相關娛樂服務。相對于臺式PC機,由于手機外形比較小巧,更容易被用戶作為網絡娛樂的工具使用。比較常用的網絡娛樂方式有手機音樂、手機網游、手機電視,在圖1中分別占50.4%,19.3%和16.5%。(1)手機音樂。手機音樂是為用戶提供的一項綜合音樂服務,用戶可以通過音樂手機客戶端或音樂門戶(WEB、WAP、IVR等)使用榜單查詢、MV、在線收聽、音樂搜索、音樂社區、音樂資訊等豐富多彩的音樂服務。手機音樂在2009年底時的使用率為83.5%,這說明大多數用戶都使用過這項服務。(2)手機網游。手機網游也是用戶通過手機休閑娛樂的主要方式。在3G手機上網用戶所使用的手機網游下載網站中,40.5%的用戶選擇使用移動夢網進行游戲下載。雖然現在無線互聯網的網速還不及有線網絡,但隨著3G技術的應用,手機終端功能的增強,越來越多的用戶會投入到移動網游的世界中。(3)手機電視。手機電視是指以手機為終端設備,傳輸電視內容的一項技術或應用。目前我國移動運營商推出的手機電視業務主要是依靠現有的移動通信網絡實現的。手機用戶可以從電視節目中獲得大量資訊,以滿足自身信息需求。手機電視服務對用戶利用移動互聯網起到了推動作用。
商務交易是商業交易的電子化和網絡化,通過移動互聯網的基本功能利用WEB技術、數據庫技術、安全技術等構建一個虛擬的交易平臺,實現商品(有形商品)的交易。目前我國手機用戶通過手機進行的商務交易主要有手機炒股、手機購物、應用手機銀行等。(1)手機炒股。手機炒股是用戶通過無線互聯網,利用網上交易通道,用手機進行行情瀏覽、自行下達證券交易指令、獲取成交結果及其他相關資訊的一種服務方式,包括實時行情、股市資訊和在線交易等。用戶使用手機炒股,可以隨時隨地的獲取豐富的股市信息,用戶一般只需要支付電信運營商所收取GPRS流量費。這種服務使用戶在股市方面的信息需求得到滿足。(2)手機購物。手機購物是指利用手機上網、實現網購的過程,屬于移動電子商務。原理和電腦上網購物一樣,只不過載體從電腦變成了上網手機。這正是人們上網購物行為方式的一種轉變。如果3G網絡能夠實現無縫覆蓋,那么勢必會有越來越多的用戶選擇“邊走邊購物”的手機購物模式。而手機購物也將成為“網絡購物”之后,人們購物模式的又一次升級。(3)手機銀行。也可稱為移動銀行,是利用移動通信網絡及終端辦理相關銀行業務的簡稱。手機銀行是網絡銀行的派生產品之一,它的優越性集中體現在便利性上,用戶利用手機銀行不論何時何地均能及時交易,節省了ATM機和銀行窗口排隊等候的時間,這成為手機用戶網絡應用的一個主要原因。
用手機上網的用戶中,可以按一定的分類方式將其劃分為不同的群體,每個群體對于同一影響因素作出的反應不同,同時同一個體受不同因素的影響也不同。
認知能力。認知能力是指人腦加工、儲存和提取信息的能力。對于手機用戶來說,每個用戶的認知能力不同,所產生的信息行為結果也不同。年輕人群體用手機上網較為普遍,是因為年輕人的意識及接受新鮮事物的能力較強,而中老年群體用手機上網所占比例則較低。據2009年《中國移動互聯網與3G用戶調查報告》顯示,使用3G手機上網用戶的年齡分布更加集中,20-29歲用戶所占比例最高,達59.5%。10-19歲的青少年用戶所占比例也較高,達25%。與3G手機用戶對比發現,3G手機上網在年輕群體中的使用率較高,而在40歲以上的年齡階段的群體中使用率較低。這些數據說明,青少年用戶群體易于接受也愿意嘗試新的無線上網方式,同時這也與用戶上網需求有關。
知識結構。人們對外部信息、情報、知識的認知總是通過一定的知識結構作為中介,人們要取得外部信息、情報、知識的正確認知,是不可能擺脫自身知識結構的影響,所以需要我們必須有意識地、主動地建構科學的知識結構。對網絡信息的理解也同樣是建立在用戶的知識結構上。用戶需求的信息只有與其知識結構相匹配時,才能被理解、吸收和有實際意義。對于難以理解的信息則需求助于信息服務或采取其它方式將其加工為可以吸收利用的。因此用戶要不斷充實自己,使自己的知識建構及時與發展迅速的信息環境相適應,從而在互聯網時代獲取到所需的知識。
信息素質。用戶的信息素質包括用戶的網絡使用能力、信息需求的表達能力和查找技術的熟練程度等,它決定了用戶對信息需求的認識、表達和獲取效果。如受過良好信息素質教育的大學生其信息意識、信息檢索技能和信息需求明顯強于未受教育的。信息素質的提高有助于用戶將更多的潛在信息需求轉化為現實需求。
上網興奮點。用戶信息行為的產生是由于用戶有信息需求,網絡信息需求是網絡用戶信息行為的導向,需求是行為的動力。這種需求在達到一定程度時,便轉化為用戶上網的興奮點。從而產生了用戶手機上網的應用偏好,如用戶經常通過手機互聯網向網絡發布消息的微博客,通過手機互聯網實時更新的股市信息炒股等。
職業。在3G手機上網用戶中,學生用戶所占比例最高,達23.3%,主要是由于各運營商在校園開展的3G推廣和套餐優惠。其次,企業、公司職員和管理者、個體戶和私企老板也占有較高的比重。可以看出,以上按職業分類的用戶群,都是在日常活動中有極大信息需求的人群。如學生經常使用手機在線聊天,商旅人士會使用手機來收發電子郵件等。
收入。在我國由于通過3G技術上網還處于起步階段,運營商制定的各項3G上網費率標準還不完善,上網費用比較高,所以使用3G手機上網的用戶收入水平較高,以支持相對較高的上網費用。據報告統計,月收入在2000元以上的人群占總體的53.8%,其中月收入2000-5000元的人群占39.7%,月收入5000元以上的群體占總體的14.1%。較高的上網費用直接影響用戶的上網信息行為,如按照流量計費,有的用戶會考慮到節約上網費用,減少不必要的上網,從而上網頻次相對減少。
互聯網消費調研中心(ZDC)的調查結果顯示:在調查者中,目前使用GPRS上網的用戶比例占大多數,比例高達70.8%,采用最新3G網絡上網的用戶比例為8.0%,選擇其他接入方式的比例為4.5%。GPRS技術,即通用分組無線服務技術,是GSM移動電話用戶可用的一種移動數據業務。目前GPRS上網方式仍然是手機用戶上網的主導方式,是因為在我國用戶能夠選擇的上網接入方式有限,而GPRS技術又較為成熟。但通過GPRS接入網絡所產生的流量費用較大,而且網速難以保證。如果有其他性價比較高的接入方式,用戶可能會選擇非GPRS的接入方式。
現在市場主流的手機都是大屏幕的,且幾乎全部支持高速上網服務,WAP2.0與HTTP協議的支持為用戶提供了更多的選擇與使用空間。隨著2009年1月份3G牌照在我國的發放,極大地鼓舞了整個3G產業鏈的信心。“3G上網”等概念對中國移動互聯網的發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3G是英文3rd Generation的縮寫,指第三代移動通信技術,即將無線通信與國際互聯網等多媒體通信相結合的新一代移動通信系統。它能夠處理圖像、音樂、視頻流等多種媒體形式,提供包括網頁瀏覽、電話會議、電子商務等多種信息服務。以3G技術為基礎的無線網絡接入方式以其優越的性能,超過了GPRS技術接入方式。目前有46.5%的手機網民表示未來半年內,會使用3G手機上網。用戶愿意接受新的移動互聯網接入方式,從而對用戶的手機上網信息行為產生一定影響。
WiFi是一種可以將個人電腦、手持設備(如PDA、手機)等終端以無線方式互相連接的技術。用戶可以在WiFi覆蓋區域內使用手機快速瀏覽網頁,隨時隨地接聽撥打電話。而其它一些基于WLAN的寬帶數據應用,如流媒體、網絡游戲等功能更是值得用戶期待。運用具有WiFi功能的手機撥打網絡電話、瀏覽網頁、收發電子郵件、音樂下載等將十分方便,網速和上網花費等問題也將不是制約用戶上網的因素。但目前在我國國內銷售的手機,還沒有被工業和信息化部批準通過WiFi技術上網。如果未來WiFi技術能夠在國內發展,那么將會促進更多的用戶上網,例如在大學校園內一般都有無線網絡,學生用戶可以將手機直接接入無線網絡,與網絡互聯更方便。由于不用考慮上網費用,使用戶上網更自由。因此未來的WiFi技術有可能是激勵用戶上網的重要因素之一。
隨著移動信息服務的普及,手機與移動互聯網的結合已成為必然趨勢。我們需要做的是研究移動信息技術的應用,研究手機用戶上網信息行為,把握用戶上網偏好,使用戶與網絡有更好的交互性,為用戶提供方便。目前業內出現了一些新的移動互聯網應用技術及業務,正在極大地影響著手機用戶網上信息行為,如mojeo、ShoZu、MCN以及Utterz。
Mojeo是一種手機上網的智能書簽應用,Mojeo利用位置信息,使得搜索和本地業務的使用更為簡便。Mojeo服務的產生重塑了用戶的網絡瀏覽體驗,用戶無需打開很多表單,只需點擊編輯區域就可以瀏覽窗口內的內容。使得用戶在瀏覽或檢索信息更加的方便簡單,提高用戶使用移動互聯網的效率。
ShoZu是一個專門為手機用戶特別設計的完全免費的服務,它通過一個在手機上的客戶端軟件幫助用戶將圖片和視頻上傳到網上。用戶即可以使用ShoZu來管理他們的圖片和視頻頁面,利用手機來添加評論,也可以對其他人發布的視頻或圖片進行評論。還可以通過email方式發送圖片。
MCN是業內第一個專門為手機設計搜索服務的公司,它綜合了多種搜索方法可以提供范圍寬廣的垂直和水平搜索,MCN更注重提供基于語義識別的搜索服務。MCN可以搜索UGC內容,如博客,社交網站及其他一切“長尾”內容,而其可以更新搜索內容,將最新的內容列入搜索結果中。
如同一般的博客平臺一樣Utterz支持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的上傳和下載。其主要特色有兩點:一是Utterz支持Voice-to-Text功能,撥打網站提供的電話號碼,并且輸入語音信息,系統可以根據用戶需求把語音信息轉化成文字內容發布到Utterz中;二是Utterz提供Widget輸出可以方便的把用戶在Utterz最近發布的內容摘要內嵌到其他博客或者社交站點的主頁中。以上業務只是新型移動互聯網業務群中的一小部分,卻體現出了Web2.0在無線互聯網中的應用。這些應用都極大地促進手機用戶上網,使用戶上網獲取的內容更加豐富,將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用戶上網信息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