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 要]近年來,商業銀行風險管理在互聯網金融背景下占據著重要地位。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和市場經濟的不斷繁榮,商業銀行為適應新的市場環境,構建新的金融產業鏈來提高盈利能力。但我國商業銀行風險管理仍存在一些弊端。文章通過分析目前我國商業銀行在互聯網背景下風險管理現狀和相關問題,提出相應改善建議,以此來提升我國商業銀行競爭力,提高風險管理能力,保證商業銀行穩健運行。
[關鍵詞]商業銀行;互聯網金融;風險管控
1 互聯網金融背景下的商業銀行風險管理概況
商業銀行在全球經濟技術快速發展的環境下,主要面臨三類風險:市場風險、信用風險和操作風險。市場風險可分為利率風險、匯率風險、股票風險以及商品風險四類;信用風險即違約風險,指債務人或交易對手未能履行合同規定造成債權人或持有人經濟損失的風險,其中貸款風險占比大;操作風險指因人員因素、內部程序因素、系統因素以及外部因素導致的操作風險。
根據以上闡述的風險特征可以看出,加強金融創新監管形勢嚴峻。一方面,風險追蹤處置難度加大。在我國當前法制和信用體系尚未健全的情況下,加之市場不確定性大大增加,一些交易數據可能無法顯示真實的資金流向,尤其不法資金多流向境外,使得風險監管和追蹤難度很大。同時,由于互聯網金融的大數據特性,交易數據異常龐大,數據的操作借助網絡平臺在全國以致全球范圍發生,且風險管理體系涉及范圍廣、內容雜、程度深、牽涉利益集團多,一些環節難以做到及時風險揭示;另一方面,網絡信息安全風險難以防范。由于互聯網企業處于開放式的網絡通信系統中,加密技術不成熟,這就導致其很容易遭受計算機病毒、黑客入侵網絡安全方面的漏洞。因此,商業銀行應制訂相關風控政策和體系來確保商業銀行信息安全和正常運行。
2 互聯網金融背景下商業銀行風險管理的存在問題
2.1 缺乏規范創新供應鏈金融業務
隨著互聯網計算機在中國金融行業的發展與改革,創新供應鏈金融服務已成為商業銀行的重中之重。商業銀行將其金融創新服務向上游供應前端和下游消費終端延伸,供應鏈金融產品的開發和如何有效地推介以及及時宣傳都有一定的欠缺。供應鏈金融領域與銀行業金融機構、金融服務小微企業和民營企業等也缺乏一定的行業交流。同時,商業銀行以及銀行業金融機構容錯糾錯機制目前仍不夠完善,考核指標體系殘缺,增加了風險發生可能性。
供應鏈金融業務企業數量眾多、契約關系復雜、融資模式靈活,由于核心業務在供應鏈中處于物流和資金樞紐的主導地位,所以如果其出現問題,可能導致整條供應鏈中斷,從而使銀行面臨極大風險。同時,由于核心業務信用水平直接決定了應收賬款可回收性和存貨價值變現能力,所以一旦產生道德風險,可能導致整個供應鏈鏈條不穩定,這些都是商業銀行控制風險需要解決的問題。
2.2 缺乏風險監管與防控機制
目前商業銀行存在很多風險問題,比如內部控制體制不夠完善,風控、內控文化環境缺失,項目管理能力缺失,風險識別和評估能力缺失,責任體系缺失,管理培訓缺失等。同時,外部環境惡化和市場需求下行帶來的宏觀經濟下行風險,包括海外市場沖擊以及黑天鵝事件帶來的資產價格的影響也值得關注。隨著全球金融市場變化,市場不確定性加大,風險監管與防控迫在眉睫。
商業銀行信用風險管理集中體現在信貸結構管理上。我國商業銀行信貸資源區域分布不平衡,配置效率低,多集中于住房貸款行業、資源行業、化工行業、鐵路公路基礎建設。中小企業信用等級低,資信相對較差,取得抵押擔保貸款困難,貸款結構同質性嚴重,其風險產生很大程度源于貸前調查、貸中審查、貸后管理缺失,管理人員與員工風險意識薄弱。因此,提高銀行的信貸管理水平與能力迫在眉睫。
2.3 違法違規操作導致出現管理失控
違法違規操作通常指員工不遵守規章制度,違章冒進操作,可能出于自我表現、僥幸固執、懶惰敷衍等不良心理,也可能受客觀因素如責任心缺乏、安全教育意識薄弱、安全監督不完善等影響。
知情交易、股票操縱、短信交易等,破壞了市場公平交易的原則,極可能影響公司管理甚至正常經營。再者,違規行為包括無意識違規也應引起重視,如私下收取客戶貸款利息、違反操作規程、未按記賬規則處理賬務、虛假開戶、保險密碼、個人資料管理不善等均會導致管理信息不對稱,從而直接造成管理失控,無法有效核實信息的完整性和正確性,容易形成風險事件和案件隱患。
其中,運營風險為管理失控的主因。如組織結構上高層治理形同虛設、人力資源上過剩或結構不合理、社會責任上產品質量低劣等。從商業銀行公司業務分類來看,采購計劃不合理、存貨短缺積壓損壞、銷售舞弊信用不當、合同糾紛處理不當等均會影響商業銀行穩步運行。
3 互聯網金融體系下商業銀行風險管理措施
3.1 創造規范創新供應鏈金融業務環境
供應鏈金融是一種新的金融業務,它能夠將企業供應、生產、銷售合為一個整體,根據商業銀行產業鏈的特點,可以加強與供應鏈的核心企業合作,依托核心企業為商業銀行提升其信用水平,從而為資金安全提供增信保證。一是推動商業銀行金融機構運用互聯網技術與供應鏈核心、物流企業合作共同搭建服務產業鏈金融服務平臺;二是商業銀行需要拓展與企業業務相符的支付結算和現金管理服務,有效提高供應鏈現金支付和使用的效率,力爭現金流量同步,并且加強與小微企業的金融支持,使得金融服務覆蓋面更廣。
同時,商業銀行也需采用創新技術進行管理組織的數字化和智能化、尋找適合本企業實際情況的組織模式和整體解決方案并實施,形成一體化管理,從模式上把經營高效提升到極致。比如,商業銀行可以與大型電商平臺包括跨境電商、物流企業強強聯手,共同打造金融綜合服務平臺,通過數字化供應鏈幫助企業高效整合資源,通過軟硬件鏈接產業鏈單點之間的信息交互效率和生產效率,使銀行可以更加便捷地介入供應鏈運作的協調管理。不僅可以在降低成本節約時間的同時提高效率,還可以通過追蹤交易流程來縮短物流耗時,降低商業銀行的風險成本。
推薦閱讀:西南金融期刊什么級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