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guī)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yè),沒有后顧之憂
古今中外,人們總是提倡勤勞節(jié)儉的美德,鄙視寅吃卯糧的惡習。欠債被認為對生活有著非常大的危害。只要看看代表人生智慧的諺語就一目了然:無債一身輕(中國);家庭生活一旦以借債為基礎,就不再自由而美好(挪威);窮人無債勝王子(英國);脫債就是脫險(英國);負債是無底的海洋(英國);與其負債起身,不如空腹上床(英國)……
然而,現(xiàn)實生活中,事情似乎沒那么簡單,甚至正好相反。回顧工業(yè)革命以來的世界經濟發(fā)展,我們會發(fā)現(xiàn),債務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它不但不是國家和人民的負擔,反倒是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的主要驅動器之一。如果沒有債務,世界的發(fā)展要慢得多,國家和個人財富也將大大縮水。
漢密爾頓是最早洞察債務的益處的人之一。他所生活的18世紀,人們的觀念普遍保守,債務被絕大多數的人視為洪水猛獸,是將國家和個人帶入災難的魔鬼。漢密爾頓頂著巨大的壓力,寫了大量的文章闡述自己的觀點,向民眾和國會說明債務的好處。后來全球經濟的迅猛發(fā)展,證明了漢密爾頓遙遙領先于時代的遠見卓識。美國著名政治家韋伯斯特曾經如此評價漢密爾頓金融戰(zhàn)略對美國的重要性:“漢密爾頓創(chuàng)建的金融體系,是美國繁榮富強的神奇密碼。他叩開信用資源之門,財富洪流立刻洶涌澎湃。美國人民滿懷感激之情,世界人民滿懷敬畏之心。……他那不可思議的大腦靈機一動,整個美國金融體系就應運而生。”
亞歷山大·漢密爾頓(Alexander Hamilton,1755—1804)出生于英屬西印度群島的圣克羅島,是個私生子。小時候依靠母親經營的小店維持生活,13歲時母親去世,家里的朋友幫他找了個給會計當助手的活兒。
有一次,一場風暴襲擊了西印度群島。小漢密爾頓給一家報紙寫了一篇相關報導,文章引人入勝,登出來后很受好評。他的一些朋友覺得他是個可造之才,因此決定資助他去接受良好的教育。小漢密爾頓拿著他們的錢,來到紐約,申請到國王學院(現(xiàn)哥倫比亞大學)學習,但由于他受教育水平不夠,第一次沒有被錄取。他決定先到新澤西州伊麗莎白鎮(zhèn)的一所學校去學習。在那里漢密爾頓是學校里最勤奮的學生之一。同時,他寫了很多文章,每次都努力改進自己的風格。一年后,他被國王學院錄取了。
在國王學院讀書期間,漢密爾頓敏捷的才智,清晰的思維和出眾的表達能力讓老師和同學們感到驚訝。漢密爾頓還非常關心美洲殖民地的前途,參加了抗議英國統(tǒng)治的活動。獨立戰(zhàn)爭爆發(fā)后,18歲的漢密爾頓加入了北美民兵,在戰(zhàn)爭中屢立戰(zhàn)功。后來他擔任喬治·華盛頓參謀部的副官4年,成為喬治·華盛頓最信任的左膀右臂。1781年4月,他向華盛頓要求授予軍隊要職遭到拒絕,因而離開了參謀部。同年7月,他因指揮一個步兵營在約克鎮(zhèn)戰(zhàn)役中攻下英軍的一個堡壘而聲名鵲起。
戰(zhàn)爭結束后,漢密爾頓成為美國制憲會議代表及《美國憲法》起草人。1787年9月17日,他作為39個制憲會議代表之一,代表紐約州簽署了《美利堅合眾國憲法》。新憲法誕生后,他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到批準憲法的運動中。漢密爾頓與詹姆斯·麥迪遜、約翰·杰伊一起,先后在報紙上發(fā)表了85篇宣傳解釋新憲法的文章,其中51篇文章出自他的手筆。這些文章后來被匯編為《聯(lián)邦黨人文集》。該文集被認為是“美國政治學迄今最重要的著作”,是美國“政治理論的經典著作”,是美國政治文獻中“僅次于《獨立宣言》和《美國憲法》,位居第三的文獻”。
在華盛頓擔任總統(tǒng)期間,漢密爾頓被任命為美國第一任財政部長(1789—1795)。他從戰(zhàn)爭中經歷的艱難困苦以及戰(zhàn)后親身體驗到的聯(lián)邦政府軟弱無力的窘境中認識到,美國要成為一個繁榮富強的國家,必須建立一個堅固的各州聯(lián)盟,必須有一個強有力的中央政府。戰(zhàn)后,他一直為實現(xiàn)這一目標堅持不懈地斗爭。
1789年漢密爾頓出任財政部長時,他面對的是一個空空如也的國庫,幾乎不堪重負的戰(zhàn)爭欠債,瀕臨崩潰的國家信用。他向國會呈交一系列報告,提出了整頓財政與發(fā)展經濟的綱領。按照這個綱領實行了一系列財政政策,使長期積壓的債務問題得以解決,重建了美國在國內外的信用,健全了金融體系,建立了一套完備的財政管理制度。國家有了穩(wěn)定的財政收入,從根本上結束了財政混亂狀況,為工商業(yè)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
沒有哪位開國元勛像漢密爾頓那樣對美國未來的政治、軍事和經濟實力有如此的先見之明;也沒有哪位開國元勛像漢密爾頓那樣構建了恰如其分的經濟體制,為美國后來的財富和實力奠定基礎。
漢密爾頓在人品和私德方面卻并不受人尊崇,他幾乎沒有朋友,在與主要政治對手托馬斯·杰斐遜的競爭中更是輸得慘不忍睹。后來,還卷入一樁通奸丑聞。1804年,他索性與政治對手、副總統(tǒng)阿倫·伯爾決斗,不幸命喪黃泉,享年49歲。在美國的開國元勛中,沒有哪位的生與死比亞歷山大·漢密爾頓更富戲劇色彩了。
然而,漢密爾頓的政治遺產,包括工業(yè)建國、建立一個強有力的中央政府、“負債強國”等等,卻在此后的美國歷史中起著越來越顯著的作用。由于漢密爾頓在美國金融、財政和工業(yè)發(fā)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10美元的鈔票印上了他的頭像。2006年,漢密爾頓被美國的權威期刊《大西洋月刊》評為影響美國的100位人物第5名。
漢密爾頓為美國構建的貨幣金融體系有五大支柱:一、統(tǒng)一的國債市場;二、中央銀行主導的銀行體系;三、統(tǒng)一的鑄幣體系(金銀復本位制);四、以關稅和消費稅為主體的稅收體系;五、鼓勵制造業(yè)發(fā)展的金融貿易政策。漢密爾頓的五大支柱共同支撐起美國金融體系的參天大樹,最終使之成長為主導全球經濟的美元霸權體系。
漢密爾頓自始至終從整體國家信用角度來設計五大政策和制度安排。他說:“一個國家的信用必須是一個完美的整體。各個部分之間必須有著最精巧的配合和協(xié)調,就像一棵枝繁葉茂的參天大樹,一根樹枝受到傷害,整棵大樹就將衰敗、枯萎和腐爛。”
推薦閱讀:金融電子化論文好發(fā)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