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對于當前互聯網中金融的發展已是現在所需要建設管理應用的一個制度,如何能使互聯網金融更綠色化的發展應該如何對金融的建設管理呢?《金融科技時代》曾用名(華南金融電腦;廣東金融電子化;廣東金融電腦)(月刊)創刊于1992年,本刊辦刊宗旨為展示海內外華南、港澳地區金融電子化、信息化最新動態及發展趨勢;反映現代金融科技最新技術和科研成果;推廣計算機和網絡數據通信在華南地區金融系統的應用,堅持面向金融業和IT業,竭誠為廣大科技人員和科技管理工作者服務,為我國金融電子化、信息化建設發揮橋梁和紐帶作用。
摘 要:綠色金融發展目前面臨的重要難題之一是缺少合適的金融產品,主要體現為現有金融產品與客戶需求或特點的匹配度不高,無論是互聯網金融還是傳統金融都面臨這一問題。 在推動綠色金融發展上,互聯網金融要積極結合綠色金融的特點,綠色金融需要重點服務的客戶群體的金融需求,研發有針對性的創新產品,提高產品服務的客戶滿意度。如重點結合低碳產業、低碳能源等綠色經濟發展領域的經濟特點,研發相關信貸產品和碳金融衍生品,拓展綠色金融融資渠道,從生產方面推動低碳環保行業發展。也可以結合綠色經濟消費模式,研發相關的消費金融產品,從消費方面推動綠色經濟發展,從而推動綠色金融發展。
關鍵詞:金融論文,論文發表,經濟科技
Pick to: green financial development is facing one of the important problems is the lack of appropriate financial products, mainly embodied in the existing financial product with customer requirements o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atching degree is not high, both in the Internet financial and traditional financial face this problem. On the development of green finance, Internet financial should actively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green financial green financial financial needs of the customers need to focus on servic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targeted innovative products, improve product service customer satisfaction. Such as key combined with low carbon industry, low carbon energy green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field of economic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related to credit derivatives products and carbon, expand the green financial financing channels,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low carb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dustry from the aspects of production. Consumption patterns can also be combined with the green econom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related consumer finance products,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green economy from the aspects of consumption, thus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green finance.
Key words: financial papers, publication, economic technology
一、互聯網金融與綠色金融的關系
互聯網金融是新生事物,綠色金融也是比較新的金融發展理念,兩者都是順應經濟社會發展趨勢而出現的。簡單而言,互聯網金融是依托大數據、云計算等現代科技信息手段,開展金融服務的新型金融商業模式。與傳統金融相比,互聯網金融具有人力投入少、服務不受時空限制、運營成本低、產品更加個性化、業務處理效率高等特點。
互聯網金融是綠色金融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推動綠色金融發展的重要力量,綠色金融發展也能為互聯網金融營造更好的發展環境。互聯網金融在推動綠色金融發展中的優勢具體表現為成本較低、地域空間受限較少、靈活性較強、對于技術相對較為熟悉,因而需要充分利用自身的優勢,從政策支持、產品創新、機構合作、風險管理等方面入手,積極踐行并推動綠色金融發展。
綠色金融是指金融機構利用金融業務,推動環境保護與經濟協調發展,最終實現金融和經濟健康可持續發展的金融運營戰略。換言之,金融機構從環境保護的角度重新調整經營理念、業務流程和經營政策,將與生態環境保護相關的潛在風險、成本和收益充分融入日常金融業務處理中,從而支持綠色經濟增長、保護生態環境的金融就叫綠色金融。綠色金融有廣義和狹義之分,狹義的綠色金融主要是指綠色信貸,廣義的綠色金融除了包括環保部與人民銀行等在2007年聯手推出的綠色信貸、綠色證券、綠色保險外,還包括綠色基金、綠色債券、綠色信托等。
從互聯網金融與綠色金融的關系看,互聯網金融是綠色金融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推動綠色金融發展的重要力量,綠色金融發展也能為互聯網金融營造更好的發展環境。這不僅源于綠色金融的發展本身包含金融業要實現健康可持續發展,而互聯網金融代表著金融業未來的發展方向,金融業實現健康可持續發展需要金融互聯網化,還源于以下方面的原因:首先,綠色金融包括銀行、證券、保險、基金、信托等各種金融,互聯網金融也是金融行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進而決定其也是綠色金融的組成部分。其次,綠色金融是順應綠色經濟發展而出現的,綠色經濟的本質是要合理并充分利用各種先進科技技術,實現資源的充分有效利用,提高資源利用效率,而互聯網金融本身就是現代信息技術與傳統金融相結合的產物,與綠色金融一樣需要有較強的科技支撐。再次,綠色金融需要通過自身的發展支持經濟發展成本降低,而與傳統金融相比,互聯網金融在實現同等收益的情況下其成本更低,與綠色金融的發展理念契合度更高。
二、互聯網金融推動綠色金融發展的優勢
在推動綠色金融發展方面,如果說傳統金融業的主要優勢是資金規模較大、金融服務經驗豐富,則互聯網金融的優勢顯得更加突出,其在運營成本、客戶覆蓋面、經營靈活性、技術熟悉程度等方面都有明顯的優勢。
隨著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綠色經濟發展的特點也必將更加突出。發展綠色經濟主要是進一步實現節能減排,更需要金融尤其是綠色金融的支持。綠色金融發展理念已經為金融業所接受并逐步實踐,代表著金融業發展新趨勢的互聯網金融,在挑戰傳統金融業商業模式并顯現出其發展潛力的同時,如何充分發揮其優勢,更好地推進綠色金融發展進而推動綠色經濟發展,就成為一個值得全面深入研究的課題。正是基于上述考慮,本文嘗試對互聯網金融與綠色金融的關系,互聯網金融推動綠色金融發展的優勢,互聯網金融踐行并推動綠色金融發展的路徑進行初步的探討,以期能夠對理論和實務界有所啟發。
(一)互聯網金融運營成本較低,具有推動綠色金融發展的低成本優勢
與傳統金融相比,互聯網金融充分利用現代信息科技技術實現對人力的替代,這一舉措不僅有助于提高金融交易的準確性,而且有效降低了金融運營的成本。以商業銀行的經營為例,通過物理網點辦理一筆業務的成本約為3.06元,而通過電子渠道辦理一筆業務的成本僅為0.49元。這還僅是從金融服務機構財務成本支出的角度考慮,如果考慮到客戶的機會成本,則互聯網金融的成本優勢更加突出。客戶隨時可以利用碎片化時間通過互聯網金融獲得金融服務,辦理業務基本不需要花時間等待,也不需要花時間到金融機構服務網點,可以充分利用節約下來的時間從事其他活動。如從商業銀行業務辦理的平均交易時長看,網點柜臺辦理單筆業務需要3分鐘,而通過網上銀行辦理一筆業務只需0.5分鐘。也就是說,互聯網金融的成本優勢不僅對于金融機構,而且對客戶同樣適用,其發展的社會綜合成本較低。
綠色金融其本身就有在實現同等收益的情況下,推動各種經濟活動減少資源利用、降低成本投入的應有之義,互聯網金融本身經營成本較低,在發展綠色金融方面的成本優勢會更加突出。
(二)互聯網金融的覆蓋面更廣,具有推動綠色金融發展的地域空間受限較少的優勢
互聯網技術的發展決定了互聯網金融發展基本不受時空限制,特別是移動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直接決定了在任何區域通過移動終端基本都可以辦理金融業務,成本也基本沒有差異,因而可以有效覆蓋到偏遠地區。《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2014年6月末,我國手機網民達到5.27億人,通過智能手機終端上網的占比為83.4%,智能手機已成為上網的第一大終端。移動互聯網的普及更有利于通過移動終端發展互聯網金融。有調查顯示,隨著智能手機和移動互聯網的普及,78%的被調查人員表示會經常在線查詢商戶信息或產品,年齡在21-39歲間的青年群體使用比例較高。截至2014年底,僅中國平安的互聯網金融業務客戶就已達1.3億人,其中67%為外部新增用戶。
傳統金融主要借助物理網點渠道,以人工方式提供金融服務,而在偏遠落后地區提供金融服務面臨規模不經濟問題,為了保障經營收益會自覺不自覺地減少偏遠落后地區的機構設置,從而導致偏遠落后地區金融服務供給相對不足,甚至存在金融服務的盲區。互聯網金融在偏遠落后地區發展障礙較少,有效解決了為偏遠落后地區客戶提供金融服務規模不經濟的問題,有利于減少金融服務盲區。
就我國的情況看,偏遠落后地區也應該成為綠色金融發展的重點區域。我國資源豐裕度與經濟發展水平不對應,東部地區資源相對稀缺而經濟發展水平較高,西部地區資源相對豐富但經濟發展水平低。經濟發展落后地區的資源相對豐富,發展經濟面臨的資源約束相對較少,從而對于資源利用的效率較低,再加上偏遠落后地區的資源利用技術水平較低,更不利于提高資源利用效率。而綠色金融的發展正是要充分發揮其金融資源的配置作用,引導實體經濟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因而偏遠落后地區也應該成為綠色金融發展的重點區域。互聯網金融提供金融服務受到的地域限制較少,對提高偏遠落后地區金融供給的優勢顯著,因而通過互聯網金融推動綠色金融發展的地域受限較少的優勢突出。
(三)互聯網金融興起時間相對較短,具有推動綠色金融發展靈活性強的優勢
互聯網金融發展綠色金融靈活性強的優勢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互聯網金融興起時間相對較短,在發展增量業務時不需要過多考慮存量業務的歷史包袱。而傳統金融發展時間相對較長,積累了較多的存量業務,業務調整相對較為困難。金融業務的專業性和技術性不僅僅是其業務本身,而且需要對客戶經營的專業知識有較多的積淀,獲取客戶所處行業的專業知識需要長期間的積累。這就意味著,傳統金融業在某一領域有了業務積累后,由于有了專業知識和配套金融服務方案,后續在該領域發展業務相對會更加順利,最終形成了特有的行業偏好。這雖然有助于提高傳統金融對于某一領域金融支持的專業性,但也有不利的方面,最直接的體現是傳統金融機構自身進行業務調整的難度較大,從而促使傳統金融機構不能及時調整重點支持對象。以商業銀行經營為例,盡管政府三令五申要求嚴格限制對產能過剩行業的信貸支持,但由于商業銀行長期對其提供金融支持,相對較為熟悉該領域甚至形成了特有的行業偏好,導致信貸產業結構以重化工業為主并難以在短期內有效改變。如果懸崖式的降低金融支持,將會導致產能過剩行業資金鏈斷裂,商業銀行存量貸款面臨無法全面收回的危險,從而降低其主動調整存量業務的積極性。最終的結果是,綠色信貸作為傳統商業銀行發展綠色金融最有潛力的領域,其發展成效不是十分理想。互聯網金融則不然,其從事金融經營的歷史時間較短,基本沒有存量業務需要調整,具有較強的可塑造性。
另一方面是互聯網金融的可選擇性更強。如在營業時間方面,互聯網金融基本可以實現全天候營業,業務隨時隨地可以辦理,通過線上線下的有機結合保障客戶的金融服務需要隨時得到滿足,客戶的主動性更強,也更有利于客戶根據自己的時間靈活安排金融業務。也正是因為互聯網金融的靈活性較強,其對客戶的吸引力正在逐步增加,并將推動其在發展綠色金融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全球市場咨詢公司的研究顯示,61%的銀行客戶都持有互聯網金融產品,互聯網金融對零售銀行客戶體驗影響較大,在35-49歲的客戶群體中體現得尤為明顯。這充分說明互聯網金融推動綠色金融發展,尤其是從零售方面推動綠色金融發展的潛力較大。
(四)互聯網金融本身對科技技術的依賴度更高,具有推動綠色金融發展的技術較為熟悉優勢
互聯網金融是利用云計算、大數據等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實現傳統金融服務方式和渠道的升級。與傳統金融相比,互聯網金融對于現代信息科技技術的依賴性更強,也促成其比傳統金融機構更懂得現代信息科技技術。與此同時,綠色金融發展的經驗積累相對不足,風險管理面臨較大的壓力,互聯網金融可以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做好風險管理。再者,由于信息共享平臺建設滯后,發展綠色金融面臨較多的信息披露不充分,進而導致信息不對稱問題,互聯網金融機構可以充分利用大數據和云計算技術,解決信息來源渠道單一問題。正是從這個角度看,互聯網金融和綠色金融都強調對于現代科技技術的充分利用,因而互聯網金融更了解技術的特點也成為其推動綠色金融發展的一個不可或缺的優勢。
三、互聯網金融推動綠色金融發展的路徑選擇
互聯網金融全面實現推動綠色金融發展的前提是自身要獲得較好的發展,這樣才可以為其在綠色金融發展中發揮更大的作用奠定基礎,為此,互聯網金融需要充分了解綠色金融發展要求,認清自身發展綠色金融的優勢,從政策支持、產品創新、機構合作和風險管理方面積極努力,壯大自身實力,推動綠色金融發展。
(一)爭取政策支持,營造良好的政策環境
從政策支持看,政府在大力倡導發展綠色金融,但綠色金融發展的體制機制尚不夠健全。互聯網金融作為發展綠色金融的有效方式,既要積極參與到綠色金融發展中來,也要借此爭取政府的相關政策支持,為政府建立健全綠色金融發展體制機制,完善相關政策提供有力支持,保障互聯網金融與傳統金融具有同等的發展政策環境。更進一步,互聯網金融發展的前景看好但與傳統金融相比總體實力較弱,需要互聯網金融機構積極營造氛圍,爭取政府為其發展提供更加優惠的政策支持。從履行社會責任的角度看,互聯網金融機構也要積極呼吁政府全面推動建立健全綠色金融發展機制,優化綠色金融資源配置。
從監管政策看,盡管國內外對于傳統金融的監管已相當完善,但對于互聯網金融發展的監管政策仍不健全,在這種情況下,也需要互聯網金融機構找準機會,積極參與到監管政策制定中來,通過實際參與提高監管政策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互聯網金融也要積極爭取監管機構在制定監管政策時,對于綠色金融發展力度較大的機構有一定的政策優惠。
(二)加快產品創新,提高客戶服務滿意度
在此過程中,互聯網金融需要充分利用好移動互聯網積累的數據優勢,以數據分析深入發掘客戶的消費習慣,重點在零售金融業務領域研發針對性的金融產品。零售金融雖然收益較高,但其對于人力、物力也有較高的投入要求,互聯網金融正好是利用現代技術實現了對人力的替代,因而其在零售金融領域的優勢更加明顯。全球市場咨詢公司發布的2014年中國零售銀行客戶滿意度研究報告顯示,互聯網金融的高客戶認知度和滲透率對零售銀行構成較大的競爭。為此,互聯網金融可以重點從零售金融產品創新入手,發展好零售金融業務,提高全社會綠色金融發展意識,推動綠色金融發展。
雖然互聯網金融推動綠色金融發展的優勢突出,但也存在一定的劣勢。一方面,與傳統商業銀行相比,互聯網金融的資金規模較小,對于大型項目的資金支持力度有限。另一方面,互聯網金融興起時間較短,對于金融規律、金融運行了解相對較少,而金融業又是專業性較強的行業,因而在金融業的專業性方面相對較弱。對此,互聯網金融在推動綠色金融發展中,需要積極做好與傳統金融機構的合作,充分利用傳統金融機構的專業技術優勢和資金優勢,擴大客戶來源,強化風險管理,加強對于綠色金融發展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