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 要:我國的經濟建設目前來看取得了顯著成果,除了在經濟總量上實現了跨越性提升之外,經濟結構也越來越合理,特別是城市產業及空間規劃都進入了優化升級的新階段,這帶動了優勢產業的新發展,保障了產業群的進步。同時,技術創新帶來的社會新興產業發展更是十分可觀,在這種情況下,有必要對新興產業群發展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對產業經濟學和新興產業群發展進行深入思考。
關鍵詞:產業經濟學;新興產業群發展;競爭力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高度發展,帶動了我國新興產業的進步,尤其是近幾年新興產業的規模和數量更是較過去有了明顯的提升,在這種情況下,以產業經濟學為基礎對新興產業群發展進行研究顯然具有突出的現實價值。但是從實際情況來看,目前關于此課題的研究還不夠成熟,存在很多疏漏和不足之處,這使得中國的新興產業群發展質量遲遲得不到提升。為解決這一問題,促進中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相關人士必須對產業經濟學和新興產業群發展加以探索。
一、新興產業群的內涵
從客觀的角度出發來講,我國還沒有對新型產業做出統一的解釋?,F階段,不少研究人員往往從兩個角度來闡述新興產業:一種是狹義角度,另一種是廣義角度[1]。針對狹義角度來說,新興產業可以理解為是在第三次產業革命之后涌出的產業,同時也作為高新技術產業之一。就廣義角度而言,新興產業其實就是借助于各種新型技術構建產業發展計劃以及戰略部署。結合相關實踐調查可知,我國新興產業涉及到的范圍比較廣,比如能源、電動汽車、生物育種等。
二、新興產業群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1.新興產業群普遍存在競爭力不足的問題。新興產業群發展能夠有效地穩定我國經濟、促進中國經濟結構轉型,但是與此同時我們也必須要看到,中國新興產業的發展時間并不長,與傳統產業相比有一定差異,在以后的發展中還會遇到更多的阻礙。從現階段來說,我國的新興產業難以發展主要還在于沒有領頭企業,產業中企業規模普遍偏小,因此其競爭力更難成規模。
2.支持力度不足也是問題之一。我國的新興產業確實得到了發展,然而整體速度比較有限,這主要就是因為支持力度不足。實際上產業發展離不開資金、技術、人才和政策的支持,從資金角度來說,政府部門能夠提供給新興產業的發展資金十分有限,與其實際需求量相比可以說是杯水車薪,同時新興產業融資也面臨著融資渠道狹窄、融資金額較小等問題,很難有一個穩定的渠道獲得資金支持。從技術的角度來說,新興產業發展離不開技術支撐,然而技術創新同樣需要資金支持,整體創新風險又比較高,新興產業的諸多小企業顯然無力支撐,這也使新興產業難以發展。
3.公共部門對經濟的不平衡干預。在產業發展的過程中,政府及有關部門必然會對其進行干預或扶持,但是不均衡的扶持就很容易導致弱勢產業更加弱勢、優質產業過度開發的問題,這顯然會帶來產業過度傾斜的風險,影響到了我國新型產業群的出現以及發展[2]。
三、我國產業經濟學需要研究的重點問題
對于產業經濟學而言,產業組織、產業結構是研究的重難點內容?,F從理論、實踐兩個方面,立足于現階段我國產業群的具體發展現狀,對此進行深層次剖析[3]。
1.理論層面。從理論角度分析,現階段我國產業經濟學研究的重點為以下三點:其一,研究思路方面,不能一味地站在宏觀層面[4]。若從宏觀層面來分析與研究產業結構,則難以深刻地分析出存在的問題,有的細節極易被忽視,嚴重制約了我國產業經濟學的發展。所以,在思路方面,不只是要從宏觀層面進行分析,還應細致入微,全方位、多層次剖析。其二,研究時應積極借鑒西方經濟學相關理念與方法,尤其是博弈論。博弈論價值已經被證實,可科學指導我國產業學研究方向避免走彎路。現階段,我國產業經濟學研究較為薄弱的根本在于難以把理論研究結論運用于實踐中。其三,產業經濟學研究時需要回答對于現階段我國新興產業群所具有的梯度性特征,以及應如何應對等相關問題。
2.實踐層面。從實踐角度分析,為了能夠積極富裕為產業經濟實踐活動,應重點研究產業經濟學科。產業經濟學屬于一種典型的應用經濟學,這一說法已經被認可。為了能夠真正將產業經濟學研究落到實處,教學過程中應在做好研究任務、教學任務等。若產業經濟學是一種應用型學科,那么其研究必須突破理論自身,采用專業方式對其開展專業的實驗活動,這樣的研究結論不僅能夠指導各級政府政策的科學制定,而且還能夠為企業戰略計劃的制定提供可靠信息。為了加快我國經濟體制的改革步伐,在發展過程中新興產業應發揮重要作用。然而,現階段我國新興產業體制問題成為了關鍵性影響因素,作為重要的國民經濟載體,經濟業務應盡快實現跨越式發展。所以,新興產業群體特征的研究,不僅能夠為經濟體制改革與建設提供指導,而且還可有力地促進經濟體制改革步伐,使得我國經濟可持續健康發展。
四、產業經濟學及新興產業群發展思考
現階段來看,我國的產業經濟學研究相對成熟,一般的研究領域主要包括產業組織、產業結構、產業關聯和產業布局等六個方面,在全新的經濟形勢下,產業經濟學的研究對象正在朝著產業組織偏重,研究人員應對新興產業的市場行情進行了解,著力減少外界因素帶來的負面影響。中國的新興產業群發展之路從未停止,經過不斷的嘗試和研究目前已經積累了一定的經驗。根據產業經濟學相關理論來看,新興產業往往具有兩大特點,分別是梯度性和體制性。首先,我國的經濟發展模式目前還不夠成熟,整體發展不平衡,這導致新興產業從技術和形態上都產生了極其突出的梯度性,再加上我國的信息化建設也并不完善,也會導致新興產業發展受限。其次,體制性特征也切實存在。新興產業發展過程中必然會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能夠接收到的資源并不平等,這也不利于新興產業群發展[5]。
中國經濟的高度發展,帶動了新興產業群的進步,同時新興產業也在國家經濟發展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二者之間正在形成優勢循環,新興產業群想要發展、想要給國民經濟帶來新動力,就需要不同行業之間的互動和關聯,就始終離不開外部支持。另外,中國新興產業群發展時間并不長,只有在短時間內實現跨越式發展才有可能迎頭趕上,才有可能解決我國產業變革帶來的問題,這也給產業發展提出了巨大的挑戰。
推薦閱讀:評經濟師職稱的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