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亚洲日韩新视频_97精品在线观看_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_91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人才爭奪劣勢狀態下二線城市人才政策調整研究

來源:期刊VIP網所屬分類:經濟學時間:瀏覽:

  摘要:近年來諸多二線城市頻頻出臺“人才新政”爭搶人才,如何長久地留住人才,成為這些城市人才工作面臨的一大考驗。本文首先通過梳理部分重點二線城市人才政策,直觀展示在二線城市之間蔓延的“搶人大戰”;其次,以福建省廈門市作為二線城市的代表,剖析二線城市人才政策體系存在的不足;最后,在廈門案例基礎上延伸思考了二線城市在招才引智工作中普遍存在的問題,提出秉持“以用為本”的人才思想、明確城市定位找準比較優勢、由“錦上添花”思維向“雪中送炭“思維轉變的人才工作改進思路。

  關鍵詞:人才政策;錯位競爭;二線城市

經濟論文發表

  一、引言

  經過近40年的經濟快速增長,中國已經步入工業化后期,經濟面臨從高速增長常態到中高速增長常態的階段性轉換(黃群慧,2014),在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的深度調整期,人才資源與經濟協調發展的問題逐漸成為我國經濟換擋升級過程中必須面對的核心問題之一(王全綱和張書鳳,2017)。從2016年中央出臺《關于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若干意見》、《關于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到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堅定實施人才強國戰略”,充分反映出黨和國家對人才工作的高度重視及從源頭提高人力資源要素供給質量的決心。

  為響應中央政策,各地政府圍繞人才引進爭相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文件,以期在人才競爭中搶占先機。相比于北上廣深等已探索出適合自身發展模式的一線城市,中國大部分二線城市多年來仍以招商引資維系城市的運轉與擴張,在經濟發展動力由資源投入驅動向人才創新驅動轉變的新常態下,以投資拉動經濟增長的傳統思路已現疲態,二線城市也意識到了人才對城市發展和格局重構的重要作用,以致幾乎所有二線城市都出臺了優厚的人才政策,人才爭奪戰不斷加碼,如武漢出臺系列大學生留漢優惠政策、長沙頒布“人才新政22條”、成都提出“蓉漂”計劃、西安表示將實施“城市合伙人”計劃等等。不難看出,在沖刺“新一線”的激烈競爭中,這些崛起中的城市都不愿落于人后。

  隨之而來的問題是,一味加碼的人才引進計劃是基于城市長期規劃抑或只是隨波逐流?負債式的引才手段是否考慮了城市產業定位或者說是否可持續?二線城市在人才爭奪中如何做到既能引來人才又能留住人才?回答這些問題,能夠幫助決策者認清人才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也能為下一步有針對性地完善引才策略提供一定的依據。

  二、文獻述評

  在實踐上,過去5年,是人才體制機制改革不斷破冰的5年,從中央到地方,以“千人計劃”、“萬人計劃”為代表的人才政策改革多措并舉,政策創新亮點頻出,各地也積極推進人才評價機制改革和政策創新,不僅釋放了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的紅利,有效彌補了國內高層次人才培養短板,更為進一步深化人才制度改革積累了寶貴經驗。

  在經驗總結方面,相關領域研究者從國家戰略高度對高科技人才隊伍(陳書潔和李雨明,2017;劉云,2017)、海外人才(張再生和楊慶,2016)、省級專業化高端智庫(陳振明和黃元燦,2017)等高層次人才政策進行了多方位的分析和反思,從人才發展環境(李燕萍等,2016)、市場取向(劉利才和楊楊,2017)、政府效能(孫美佳和胡偉,2016)、產學研融合(彭干三,2017)等角度提出了改善的方法。這些研究為人才政策評價提供了豐富的研究線索,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1)現有研究對基礎人才政策關注較少。加強人才隊伍建設需要“兩只手”:一手抓高精尖人才引進,一手抓基礎人才激勵培養。從人才資源分布的狀況來看,中高層次人才畢竟屬于少數,對于如何開發、盤活基數更為龐大的基礎人才資源,通過“夠得著”的政策激勵中初級人才為城市發展持續貢獻出智慧與創造力,理應得到政策研究者和制定者的關注。然而縱觀國內以人才政策為主題的文獻,較多的是以中高層次人才作為研究對象,對基礎人才或中初級人才的研究極少。

  (2)現有研究對二線城市人才政策的研究較為匱乏。人才政策作為“公共政策供給”的一部分,由政府“生產”并向社會“供給”,其目的是彌補在市場自主調節情況下,本地市場對人才吸引力不及其他經濟發達城市所致的人才供給缺口。從這個角度來看,迫切需要通過“制度供給”彌補“市場不足”的恰恰是一些二線城市,這些城市迫切需要具有競爭力和可行性的人才政策,以抗衡一線城市基于自身稟賦優勢和長期積累所形成的馬太效應。實際上,與一線城市相比,二線城市的人才需求量更大(2017年《中國就業市場景氣報告》顯示,二線城市在交通運輸行業、金融行業和互聯網等行業的用工需求增長幅度都高于一線城市),然而現有研究幾乎都傾向于從較為宏觀的角度對一國或一些發達地區的政策體系進行分析,對經濟體量較小的二線城市缺少應有的關注。

  基于此,本文擬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彌補現有文獻的不足:首先,梳理部分重點二線城市現有人才政策,直觀展示在二線城市之間蔓延的“搶人大戰”;其次,以福建省廈門市作為二線城市的代表,剖析二線城市人才政策體系存在的不足;最后,在廈門案例基礎上,延伸思考二線城市在招才引智工作中普遍存在的問題,以期為其他二線城市的人才政策調整和改進提供參考。

  三、二線城市人才政策特點

  梳理重點二線城市的人才相關政策(見表1),可以發現以下幾個特點:(1)試圖通過貨幣補助吸引人才。多個城市提出為引進人才在科研資助、創業扶持、工作經費、投融資、稅收等方面給予積極支持,內蒙古甚至提出自治區內城市引進的人才最高可給予l億元科研支持。(2)試圖通過住房保障穩住人才。多數城市采取了發放購房、租房和生活等補貼,或提供人才公寓解決引進人才前期住房和生活問題。但多數城市提供的租房或生活補貼僅面向高層次人才開放,僅長沙、南京租房補貼力度相對較大,將本科也納入補貼范疇;除沈陽外,多數城市的購房補貼主要以碩士以上人才為受惠對象。(3)試圖通過戶籍政策留住人才。在戶籍管理方面,原本較難落戶的武漢、濟南、南京、杭州等城市在戶籍政策上有所放松,只需本科、一年社保條件,長沙、鄭州、成都、天津、無錫等城市則徹底放開落戶限制,實現高校畢業生“零門檻”落戶。

  推薦閱讀:《嘉應學院學報》是由廣東省教育廳主管、嘉應學院主辦的、國內外公開發行的綜合性學術期刊,全國學報,廣東省期刊,中國首屆《CAJ-CD規范》執行期刊。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文安县| 许昌县| 嘉荫县| 青冈县| 金溪县| 长白| 武宁县| 板桥市| 平泉县| 大理市| 靖江市| 林口县| 肇州县| 体育| 金秀| 裕民县| 宁晋县| 临朐县| 岳阳市| 东海县| 调兵山市| 和政县| 靖边县| 成武县| 平南县| 洛隆县| 镇安县| 北海市| 隆安县| 长沙县| 湖口县| 贵阳市| 安龙县| 咸阳市| 荥经县| 竹溪县| 四会市| 响水县| 徐水县| 陕西省| 南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