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從世界范圍看,保障水平和標準大多只能漲不能跌,否則容易引發社會動蕩。所以社會保障的改革應秉承循序漸進的策略,注重擴大保障的覆蓋面,努力消除保障水平和標準的不公平現象。
一、歐洲主權債務危機的演變與由來
歐洲主權債務危機爆發的導火索可以說是希臘。希臘在2001年達到了歐盟的財赤率要求,并加入歐元區。但這一過程對希臘而言,所付出的代價也是巨大的。希臘為了盡可能縮減自身外幣債務,與高盛簽訂了一個貨幣互換協議。這樣,希臘就通過貨幣互換協議減少了自身的外幣債務,達到足夠的財赤率加入歐元區。但通過協議來看,希臘必須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支付給對方高于市價的高額回報。隨著時間的推移,希臘的赤字率顯然會走入低迷狀態,進而導致了2009年的主權債務危機形成。
另外,2009年12月全球三大評級公司紛紛下調希臘主權評級,希臘的債務危機不斷升級,由于歐洲各國之間的聯盟關系,歐盟各國央行之間互相持有其他同盟國的政府債券,導致整個歐盟都受到債務危機困擾。最終,歐盟成員國財政部長達成了一項總額高達7500億歐元的穩定機制,IMF提供2500億歐元資金救助希臘,自此歐洲主權債務危機獲得了暫時性緩解。但歐元區國家之間失衡的貿易、區內主要大國的觀望、美聯儲無節制的印制美鈔,多種因素在助推全球經濟下行的同時,也有可能導致歐元區解體。
二、過度舉債是主權債務危機爆發的直接原因
次債危機是由個人還不起房貸所引發的、主權債務危機則是由國家償還不了債務所引爆的,二者雖然債務人主體不同,可是本質卻如出一轍,都是過度消費、過度舉債所導致的信用關系中斷。高負債率和不當利用資本市場過度融資往往造成金融系統與實體經濟深度災害。杠桿化使得西方各國金融業相對于實體經濟增長明顯發育過度,實體經濟的腳步追不上虛擬經濟的翅膀。杠桿率上升帶來的經濟增長,是靠借未來的錢來發展當前經濟,借債遲早要還,還賬的時候經濟自然就會放緩。
三、對歐洲銀行業的影響
(一)金融市場動蕩或將加劇
匯率市場動蕩進一步加劇,美元一度走強,而歐元則大幅走跌。債務問題還波及到大宗商品市場,原油價格大幅下挫,基本金屬紛紛收跌。預計市場信心將受到較大程度的打擊,各主要金融市場短期內將保持震蕩格局。
(二)資金緊張
由于歐債違約風險加劇,歐洲銀行業的存款額正在減少。希臘的個人和機構存款過去一年下降了19%,愛爾蘭過去18個月下降了40%,德國金融機構存款自去年初以來下降了12%,自雷曼倒閉以來下降了24%。目前,歐洲銀行業已經為截至2020年到期的希臘國債減值了至少21%,部分銀行減值比例甚至更大,比如蘇格蘭皇家銀行公布的減值比例就達到了50%。預計如果希臘出現大規模違約,各銀行的減值比例可能達到異常高的水平,而對這一前景的擔憂也使得各銀行在對外放貸上更加猶疑。
(三)遭遇降級
如果說三年前的信貸緊縮主要是源于銀行業持有過多的CDS等有毒資產,目前歐洲銀行流動性困境進而造成的信貸緊縮,則主要源于以希臘為代表的歐債危機的蔓延和升級。截至3月底,除希臘本國銀行外,德國銀行持有希臘國債總額達141億美元,法國銀行持有134億美元。一旦希臘等國債券發生違約風險,這些債券的價值將貶值,持有這些債券風險的上升必然會帶給歐洲銀行補充資本金的較大壓力,從而將可能導致歐洲銀行業面臨流動性全面收緊或流動性危機,甚至引發歐洲銀行的嚴重虧損。
四、從危機中得到的啟示
(一)加強政府債務風險管理,將風險遏制在萌芽狀態
目前,中國的主權債務規模相對來說并不太大,國債余額總量約為10萬億元左右,占GDP的比重不足25%,遠遠低于國際公認的60%的安全標準。但值得警惕的是,中國的地方債務問題卻要嚴重得多,根據有關數據,目前我國地方債務的總規模大約為10.7萬億,如果加上國債余額,那么中國的債務總額占GDP的比重就將翻一番,達到約50%,接近警戒線水平。因此,中國在控制主權債務規模的同時,現階段應將主要注意力放到如何化解地方債務風險上。
(二)保持國內貨幣政策的獨立性,堅持將解決本國問題置于制定貨幣政策的中心環節
從表面上看,中國的貨幣政策具有完全的獨立性。但其實不然,在國際經濟形勢波動劇烈時期,國內的貨幣政策往往容易被國外的政策動向所左右。最典型的就是2008年年底出臺的經濟刺激計劃中,過多考慮國外經濟危機的程度和對本國經濟的沖擊,致使過于龐大的刺激計劃至今后遺癥難消。不僅如此,貨幣政策的獨立性還應該盡量減少行政對央行貨幣政策的干預,盡快實現利率的市場化,使貨幣政策工具的效應能夠得到正常和充分的發揮。
(三)在改革和完善社會保障制度的同時,注意避免走福利國家的老路
目前中國正面臨著日益嚴峻的提前到來的老齡化浪潮,再加上各項勞動法律法規的完備,社會保障的覆蓋面和保障水平有了迅速的提高。與此相適應,財政收入中用于社會保障的支出快速增加,據統計,早在2006年,我國財政支出中用于社會保障的支出就首次超過10%,而且呈現逐年增加的態勢。
(四)不斷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發掘推動經濟發展的新的增長點
經濟發展是解決包括債務危機在內的各種經濟問題的最佳良方。歐洲各國以及美日等國目前的債務危機,究其根源還在于增長乏力甚至停滯不前。中國經濟已經保持了30多年的高速增長,尋找未來的發展動力和增長點是當前的一項緊迫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