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人類社會正在邁向5G時代,5G和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構成的智能互聯網將引發新的信息技術革命。當前,5G技術與產業快速發展,將催生智慧教育新生態,為未來教育帶來新機遇新挑戰。5G具有超高數據速率、大規模連接、低時延、高可靠性等技術特征,在教育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能夠優化智慧學習環境,提升學習體驗。我國教育未來將面臨如何利用國家5G發展戰略加快5G教育創新應用研發、依托5G技術提升教育信息化基礎設施、憑借5G泛在虛實融合場景延展教育教學空間、借力在線教育優勢和經驗優化資源配置并促進教育均衡等四大戰略機遇。同時,也面臨應用場景拓展、師生自然互動、隱私和數據安全、專業人才缺乏、教育治理優化等五大戰略挑戰。5G時代的教育發展需要加強5G教育應用場景探索、加強5G測試環境建設和5G集成技術研發、加快5G基礎設施部署和5G公共服務平臺構建,以及加快5G技術知識傳播,尤其要重視5G技術促進鄉村教育發展的部署。
關鍵詞:5G技術;5G+教育;智慧教育;機遇與挑戰
從語言、文字、印刷術、無線電、電視機到互聯網,人類經歷了多次信息技術革命,目前正面對著新的信息技術革命,即智能互聯網。以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虛擬現實等為代表的智能技術正在推動整個社會轉型,人類社會將迎來人機協同、跨界融合、共創分享為特征的智能時代。智能教育作為未來教育的基本特征正逐漸形成共識[1],智慧教育新生態正在逐漸形成。5G是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演進升級的重要方向,其迅速推廣也使得人類社會逐步步5G時代。5G將人與人之間的通信連接,拓展到人與物、物與物之間的全連接,是實現萬物互聯的關鍵信息基礎設施[2];5G的應用已從“經典的流量服務模式”向“全要素生態鏈模式”轉變[3]。5G網絡環境可以最大程度上克服傳統網絡在實現智能技術創新應用過程中所遇到的速度、延遲和傳輸容量等限制,為教育領域的變革和教育生態的重構提供更強大的動力[4],這也使得5G時代的教育面臨著新機遇和新挑戰。
一、5G技術催生智慧教育新生態
1.國內外大力推進5G發展
世界上許多國家將5G作為戰略競爭制高點和未來社會發展關鍵技術,加快5G戰略布局。截至2019年6月30日,全球已有20個國家的33個運營商推出了商用5G網絡和服務,中國首次成為最早采用新一代移動通信技術的國家之一;在2019年4月,韓國率先推出5G商用網絡和首個增強型移動寬帶(eMBB)服務,美國也推出了5G和eMBB服務,中國在2019年6月頒發了5G商用牌照;早期的5G應用還包括沙特、芬蘭、奧地利、瑞士、英國、澳大利亞等國運營商推出的5G網絡[5]。
中國將發展5G定為國家戰略,加快推進5G標準制定、研發與應用。2013年,工信部、發改委與科技部聯合推動成立IMT-2020(5G)推進組,研究5G概念、主要技術場景、技術架構等[6];2016年,《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綱要》提出,到2020年第五代移動通信(5G)技術研發和標準取得突破性進展[7];同年《“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也提出要大力推進第五代移動通信(5G)聯合研發、試驗和預商用試點[8]。2019年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要加快推進信息網絡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加快5G商用步伐[9]。2019年①黃榮懷為本文通訊作者。6月6日,我國工信部正式向中國移動、中國聯通等4家企業發放5G商用牌照,10月31日,三大電信運營商共同宣布5G商用服務啟動,因此2019年被稱為5G商用元年[10]。2020年3月4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會議強調,要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2020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也明確要加強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發展新一代信息網絡,拓展5G應用[11]。
5G作為構筑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的關鍵技術,正在推動數字經濟創新發展。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5G經濟社會影響白皮書》測算結果顯示,2030年SG帶動的直接產出和間接產出將分別達到6.3萬億和10.6萬億元,直接和間接創造的就業機會將達800萬個和1150萬個[12]。高通委托,市場咨詢公司IHS Markit獨立研究的《5G經濟》指出,到2035年,5G將創造價值高達13.2萬億美元的商品和服務,創造多達2230萬個工作崗位[13]。隨著SG網絡普及和終端多樣化,5G終端業務將加快向垂直產業延伸拓展。5G在遠程醫療、遠程教育、智慧城市、智慧交通等行業的應用將逐漸豐富,促進各行業數字化、智能化發展。
2.5G及智能技術支持的智慧教育新生態
教育的發展與生產力和科學技術進步密切相關。從農耕時代、工業時代到信息時代,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教育的形態和功能逐漸發生了改變。農耕時代,教育重視德育、倫理教育和綜合教育,基本上都是精英教育;工業時代,班級授課制和學校誕生,教育普及程度逐漸提升;進入信息時代以來,技術開始與教育逐漸融合,教育信息化發展取得了突破性進展。然而縱觀國內外,目前的教育形式仍然停留在工業時代,尚未形成與信息時代相適應的教育形態。此外, “個性化、高質量的教育”和“公平、均衡的教育”,既是我國教育追求的目標,也是當前教育領域面臨的主要需求[14]。但優質師資短缺、城鄉教育失衡、次生數字鴻溝等現實問題亟待解決,教育供給難以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優質教育訴求,而教育發展的不充分和不均衡問題首當其沖。
在5G時代,通信網絡技術與物聯網、云計算和人工智能等智能技術融合發展,滲透應用于社會各個領域,也推動著教育生態的變革。隨著5G標準的提出和基站的部署,5G與相關無線移動通信技術的密切結合,正在構成新一代泛在移動信息網絡[15],5G移動通信網絡的高速率、低延遲和高可靠性、移動性、低成本和低能耗、用戶數量巨大等發展趨勢[16],將進一步優化用戶的使用體驗。5G通訊技術為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等基礎設施的融合提供強有力支撐,為智慧學習環境的構建、新型教育和教學模式的實施提供基礎通訊條件。智能技術為在校際、區域、國家和全球范圍內收集、分析教育數據提供了可能,為促進和管理區域之間、城鄉之間和校際之間的教育均衡提供了條件[17]。5G屬于通信傳播技術,從傳播學的角度看,它主要從三個方面促進教育變革:一是拓展教育信息傳播路徑,創新教育傳播內容和傳播方式;二是提升了教育信息傳播速度,大容量、超高清、超高速的教育信息傳播即將成為現實[18];三是改變了信息交互方式和人們的傳播行為,新興學習方式不斷涌現。5G及智能技術與教育的融合發展,將促進教育硬件和軟件的升級,推動物理和虛擬學習環境的融合,讓個性化、情景化、數據驅動的學習成為常態,從而建立人機融合的智慧教育新生態。
推薦閱讀:泉州教育論文可以投稿的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