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 要:我國對于處于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生的要求一向是希望他們能夠“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特別是近幾年來由于一直在學生們的學業方面施壓而導致的德育教育的缺失,引發了諸多的社會問題,所以目前我國對德育部分的教學相當重視。本文將嘗試著以主題班會的形式,針對各種不同的德育教育的核心,安排不同的主題班會開展特色教育,幫助學生們提高他們的德育素養,選擇的教學階段為小學三四年級階段,主題班會開展的視角為班主任,最大的特點就是要做到全面。
關鍵詞:特色教育;主題班會;德育素養;小學中年段
之所以選擇小學三四年級階段的學生作為特色教育的主體對象,是因為小學中年段(三、四年級)是學生成長的關鍵時期,是處于良好道德品質的關鍵形成期,這個年齡段的學生是進行德育教育的最好對象,本文將以不同的教育主題開展主題班會,主要的論述手段是主題班會的布置以及流程,另外再加上學生們的學習體驗。
1.開展特色主題班會的重要價值所在
(1)可以提高班級的凝聚力。三四年級的學生往往需要得到教師悉心地呵護和關愛,需要得到教師正確的指引,才會找到自己努力的方向,才會在班集體中尋找到自己的角色定位。而開展特色教育主題班會,正是在幫助每個學生來尋找自己的位置,并且認識到班集體的重要價值所在。學生往往會增強和他人之間的溝通協調的效率,從而構建高效率的班集體,讓全體同學都可以做到心往一處想,力往一處使,為構建和諧班集體做出自己積極的貢獻。從而增強班級整體的凝聚力和抗壓力,進而積極學習、共同進步。
(2)可以幫助班主任教師開展更有效的班級管理。特色主題班會的主要形式有感恩教育、德育教育、環保教育等。在針對這些內容開展教學活動或者教學管理時,需要班主任進行積極思考思索,而開展特色主題班會則是對這些內容的創新和繼承,從而使得班主任的正常管理工作得以順利的開展,并且可以取得更加積極的成效。班主任教師以及其他教師在進行主題班會的過程中不僅僅做到注重知識的傳輸,更注重理念的培養,在對學生進行管理和教育的過程中和學生一同進步,加深對于主題班會的認知高度和認知水平。因此,開展特色主題班會活動可以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以及管理效率。
(3)可以促進學生德育素養的科學培育。學生的道德水平的培養和提高對于個人的成長而言是至關重要的同時。家長同志和教師們對此也賦予了很高的期待,開展特色主題班會活動可以讓家長和教師的殷殷厚望變成現實,為學生的成長打下良好的鋪墊,讓學生認識到與他人和諧相處、待人接物、愛護環境、尊重他人的重要性,使得學生的德育素養得到不斷的培育。而這也正是我們開展特色主題班會教育活動的初衷所在。
2.可以促進學生德育素養提升的特色教育主題班會的類型和開展的途徑
(1)開展環創教育以提高對學生德育教育的效率。環境保護是21世紀可持續發展的保障,環保創綠意識是當前德育教育中不能缺少的主題。以環創教育開展的主題班會,采用了班主任和本班學生制作的微課小視頻以及各種網絡圖片,向學生普及現在急劇變化的環境,向學生們展示沙漠、冰川或者是各種生態環境被破壞后當地人民的生活現狀,激發學生們的同理心。此外這個主題班會可以和課外實踐相結合,以當前正在宣揚的垃圾分類政策為課外實踐的指導理念,引導學生們去了解垃圾分類的重要性,并且班主任要以身作則讓學生們以自己為榜樣,養成不隨手丟垃圾、愛護身邊環境的好習慣,環保意識的養成便是此次主題班會希望達到的成果。
(2)開展傳統文化教育以提高學生的道德水平。中國是擁有五千年歷史的古老國度,各種優秀的傳統文化是這個國家的根基。然而文化需要有人來傳承,因此以傳統教育作為主題班會的主題的話,最適合的角度應該是傳統的節日文化以及禮儀。因為現在許多學生都熱衷于外國的洋節日,反而對于我們的傳統節日不甚了解,所以為了取得更好的德育教育效果,這個主題的主題班會的重點要放在教室的環境布置以及對于傳統節日起源和習俗等知識的普及,通過以節日風俗為教室背景的環境創設能夠讓學生們更加容易感受到傳統文化的魅力。另外可以通過主題班會交給學生一些傳統工藝品的制作,如中國結、剪紙等,使得該主題更加突出。
(3)進行陽光教育以提高管理和教育的效率。學生的心理健康同樣是當前義務教育中受到格外關注的話題,近幾年來因為學生們的心理承受能力不足而造成的各種令人扼腕的事故是層出不窮,所以我們以陽光教育為主題,讓學生們的內心充滿陽光,能夠發現世間的美好。這個主題班會的主要開展形式通過一些感人事跡和溫暖的背景音樂創設情境,讓學生們感受到溫暖,如《感動中國》這檔節目中的各種由平凡的人做出不平凡的事情,可以給學生們帶來內心的觸動,愿世間美好能夠與他們環環相扣。
(4)進行感恩教育以提高學生的道德認知和思想認知。“烏鴉反哺”、“羚羊跪乳”的故事是每個中國的學生都耳熟能詳的故事,因為我們國家是以“忠孝節義”為立國之本的,學會感恩是為人的基本要求。以感恩教育為主題開展的主題班會可以用“給你最想感恩的人寫封信”這樣的形式而進行,讓學生們回憶起帶給他們生命、讓他們能夠接受教育、讓他們能夠吃飽穿暖的人是誰?可有什么話想對他們說?
并且需要得到家長的積極配合和積極參與,只有為學生營造好這樣的感恩教育的氛圍和環境,才能夠激起學生的參與欲望,提高學生的參與效率,并且取得積極的教育成果。另外,開展這個主題班會班主任私下和家長們溝通,讓他們一起來參加,實現家校共育。通過班主任的引導,讓孩子們給自己的父母一次“感恩的擁抱”,對父母說出感激的話語等活動,比如,給“父母做一頓飯,洗一次腳”等活動可以留作家庭作業,充分激發孩子們感恩之情。
(5)進行書法教育以提高德育教育的水準。“書以傳神”是所有書法愛好者的共同認知,沉穩有力的字體可以讓人變得平靜。對于處在小學三四年級段的學生們,我們有個很形象的比喻:初升的朝陽,活潑天真是他們最大的閃光點,不過有時太過于活潑的話,反而會對很多事情失去一定的耐心,什么都急于求成,這樣的心態對他們以后的發展是很不利的,所以需要幫助他們平靜下來。以書法教育為主題的主題班會通過展示名人字貼如王羲之的《蘭亭集序》、柳公權的碑貼等等,借用這些書法大家的作品讓學生們領略到書法的魅力。在開展這個主題班會之前,班主任已對學生事先打好了一定的書法基礎,能夠在主題班會上讓學生們學習到一些書法的基本技能的話,可以讓這個主題班會變得更加圓滿。通過書法教育,學生們能夠更加有耐心冷靜地面對身邊的事物。
(6)進行創新教育以促進學生德育素養的提升。青少年是這個國家的未來,為了引領國家走向更加輝煌的明天,創新意識是德育教育不可缺少的主題。作為小學班主任教師開展有效的創新教育,可以對學生德育素養的培育,以及德育素養培育效果的涌現發揮積極的作用,并且可以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參與欲望,提高學生的參與程度。以創新教育為主題開展主題班會時,可以考慮以手工課、繪畫課或者是科學實踐課的形式開展,鼓勵學生們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為他們提供平臺去盡情發揮,或者是可以讓他們講述一下希望未來會變成什么樣子以及他們愿意為了實現那樣的未來做出什么樣的努力,在學生們講述他們的想象的時候,班主任要認真對待他們的發言,不能打擊他們的積極性。
綜上所述,教育的根本目的是立德樹人,當學生們在知識的海洋中暢游的時候,他們能夠在心靈的港灣停棲,塑造高尚的道德品質和人生價值觀。以主題班會的形式開展德育特色教育的好處就是形式靈活,借由豐富的素材以高效率的活動形式幫助學生們提高德育素養。另外作為班主任,必須要在關心學生們的學業水平提升的同時,觸摸到他們的內心深處,為學生們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創造有利的培養環境,對于小學三四年級段的學生而言,適當的指引便能讓他們終生受益。
參考文獻
[1]龔彩福.新時期立體德育網絡的構建與研究[J].當代教育論壇,2004(04)
[2]李華.實行精細化管理,提升初中德育工作有效性[J].內蒙古教育,2019(24)[1] 2
推薦閱讀:河池市教育系統人員如何做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