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亚洲日韩新视频_97精品在线观看_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_91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以物理量為中心的單元復習課教學策略

來源:期刊VIP網所屬分類:教育學時間:瀏覽:

  摘 要:單元復習課是一種重要課型,組織此課時,要么以實驗器材為中心整合教材資源進行復習,要么以某個物理量為中心整合課程資源進行復習.在教材整合或課程整合時,要充分考慮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結合學情,將分散的知識集中編排起來,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進而達到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目的.并采用多種教學方法,采用任務驅動式教學,調動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思維能力和水平.從而達到既復習教材又兼顧考試雙重目的,進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關鍵詞:單元復習課;整合資源;任務驅動;思維能力;教學效率

物理教育論文

  單元復習課是以復習一單元或一章、一節所學的知識為主要內容的復習課,一般安排在新授課、習題課之后,根據需要安排一至三節課進行復習.單元復習課的目是復習和鞏固某單元所學內容,把分散在各章節的有聯系的知識點進行整理,以體現知識間的本質因果關系和整體性.單元復習課具有系統性強、概括性高、條理清楚等諸多優點,強調綜合能力突破.為了實現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綜合建構,應為學生設置具體的問題情境,引導學生在解決問題過程中實現物理知識體系的自我建構.名師田鷹在上“壓強”單元復習課時,借助豆漿和吸管這一簡易學具,將壓強、流體壓強、大氣壓強和流體壓強巧妙穿插起來,從而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使復習課不僅有趣而且高效[1].壓強單元復習課之所以出色,其設計高明之處就是緊緊以實驗器材為中心進行教材資源整合,將分散的壓強知識點集中復習.除了以實驗器材為中心進行單元復習課之外,能不能圍繞某個物理量為中心進行課程整合,將零散的知識集中起來,構建出完整的知識體系,從而提高課堂效率呢?筆者就嘗試以電流這一物理量為中心來組織單元復習課,同樣取得顯著教學效果.以下是筆者“電流”單元復習課教學實踐過程,僅供同仁參考借鑒.

  1 回歸教材,夯實雙基

  “電流”是人教版物理九年級(全一冊)第十五章“電流與電路”第2節內容,本章涉及電流有關的知識主要有:電流的形成原因;電流的概念;電流的測量;探究串、并聯電路中電流的規律[2].回歸教材就是要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引導學生通過物理問題進行任務驅動和任務解決為主,讓學生進行有效學習.據此,復習課確定的目標有:(1)知道電流概念;(2)會正確使用電流表測量電流.為了實現教學目標,設計的物理問題如下.

  考點1 電流的形成原因和概念

  例1 電流的形成原因是_________,電流是表示電流_________,規定_________方向是電流的方向.

  考點2 正確使用電流表的規則

  例2 (1)如圖1甲所示,是小麗同學在將電流表接入電路中測量電流時指針的偏轉情況,則小麗同學操作中存在的錯誤是_________.

  (2)如圖1乙所示,是小明同學在正確地將電流表接入電路中測量電流時的情形,由圖示情況可以看出他當時的操作存在的不妥之處是_________.

  (3)如圖1丙所示,是小華同學正在進行的實驗中,閉合開關S,電流表指針的偏轉如圖1丁所示,于是他立即斷開了開關.

  問:①測量時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是_________;②為了完成這個實驗,接下來的操作應該是_________.

  考點3 電流表的示數

  讀數時應做到“兩看清”即:看清接線柱上標的量程,看清分度值(每大格電流值和每小格電流值).電流表的示數=分度值×指針偏離“0”刻度線的格數.

  例3 在“用電流表測電流”的實驗中,某同學連接成圖2a所示的電路;當開關閉合后,兩燈都發光,兩個電流表的指針所指位置均為圖2b所示,則通過燈L2的電流為A,通過燈L1的電流為A.

  考點4 利用電流表探究串聯電路電流規律

  例4 如圖3是“探究串聯電路電流特點”的實驗電路圖:電流表上量程0~3A分度值是量程0~0.6A分度值的5倍,當電流表指針位置相同時,大量程示數是小量程示數的5倍.

  (1)實驗中,選擇兩個小燈泡的規格是_________的(填“相同”或“不相同”).

  (2)表1是某同學實驗中的二組數據:指出上述表格所記錄的數據中,明顯錯誤的數值是_________,造成錯誤的原因是_________.

  (3)實驗中某同學發現兩個串聯的小燈泡中,一個發光,一個不發光,造成其中一個小燈泡不發光的原因是( )

  A.通過燈泡的電流小

  B.燈泡的燈絲斷了

  C.燈絲的電阻小

  D.小燈泡靠近負極

  考點5 電流表沒調零,導致實驗數據不準確

  電流表在使用前要調零,使指針指在“0”刻度線上,否則會使測量數據出現偏差.

  例5 在探究并聯電路中各電路電流與各支路電流的關系時,一班各組同學從甲、乙、丙、丁四種規格的燈中,選取兩個并聯起來接在相同電源上,組成如圖4甲所示的電路.然后把一個電流表分別接入電路中A,B,C處測量電流.并記錄數據.

  (1)小李將電流表接在A處,閉合開關,電流表示數如圖2乙所示,為了測量結果準確,她應該斷開開關,_________,重新進行試驗.

  (2)小張同學測量時,閉合開關,發現指針向“0”刻度的左側偏轉,電流表連接存在的錯誤是_________.

  (3)老師收集到幾個組的數據見表2.

  (4)分析表2中第4組實驗數據,發現干路電流不等于支路電流之和,電流表讀數沒有錯誤,產生之種差別的原因是_________,在電流表調節前,電流表指針所指的示數為_________.

  考點6 正確判斷電流表測量值

  例6 如圖5所示,當開關S閉合后,電流表A1、A2、A3的示數分別為1.2A、1A、0.6A,則通過L1、L2、L3的電流分別是多大?

  “例1”至“例6”設計的問題不在是對教材內容的簡單重復,而是涵蓋了電流涉及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本章知識的整合充分體現基礎性、有效性、發展性[3].而對雙基的掌握不再是要求學生死記硬背,是以問題鏈的形式將知識問題化、情境化,用任務驅動的方式促使學生動口、動手、動腦,使學生感到復習舊知時耳目一新,培養學生的物理觀念,提升學生科學思維能力.當學生完成學習任務后,針對“例1”至“例5”的問題,借助希沃助手軟件將學生作品投影到一體機上,展示學生作品,并讓其他學生質疑、釋疑,通過生生和師生間的交流和評價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針對“例6”問題,教師可借助虛擬實驗室處理,這樣既節約了課堂時間,又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使習得的知識能夠繼續深化和提高.

  2 打破教材界限,整合課程資源

  人教版物理九年級(全一冊)教材中“電流”分散在其他章節的知識有:第十七章“歐姆定律”第1節電流與電壓和電阻的關系,第2節歐姆定律;第十八章“電功率”第4節焦耳定律(電流的熱效應);第二十章“電與磁”第2節電生磁(電流的磁效應);[2]此外,化學中還涉及到電解水實驗,蓄電池充電,其實質就是電流的化學效應.為了提高課堂效率,根據現有課程標準,依托教材,從學生的認知規律出發,關注學科間知識的相互滲透,打破原教材的結構,靈活地對教材適當地“采用”“增刪”“替換”“調整”“ 融合”,形成全新的學科知識系統.其次是將其它學科的教材資源及各種媒體資源整合成物理課程資源;然后是將學生課堂生成資源轉化成物理課程資源.最后是對這些資源進行有效重構,經過教師消化、吸收,在課堂上精心組織,從而構建出高效物理課堂[4].電流的大小和科學方法的掌握是考查學生能力的重點,據此,單元復習課確定的第3個目標:會計算電流的大小.課堂的教學過程如下所示.

  考點7 探究電流與電壓的關系

  例7 (2018·聊城中考)在“探究電流與電壓的關系”的實驗中.

  (1)通過實驗記錄電流表、電壓表的示數見表3.

  對表中數據進行分析,你認為錯誤的數據是實驗序號,排除錯誤數據,可歸納得出的結論是.

  (2)如果想用此電路繼續探究“電流與電阻的關系”,每次更換電阻后,可以通過調節,使電阻兩端的電壓不變.實驗得出的結論是.

  (3)實驗過程中,如果電流表示數為0,電壓表示數接近3 V,電路發生的故障可能是.

  (4)小明將定值電阻換成小燈泡來探究電流與電壓的關系,你認為他的實驗方案可行嗎?請說出理由.答:(選填“可行”或“不可行”);理由:.

  考點8 探究電流與電阻的關系

  例8 (2017·德州中考)現有下列器材:學生電源(6 V),電流表(0~0.6 A,0~3 A)、電壓表(0~3V,0~15V)、定值電阻(5 Ω、10 Ω、20 Ω各一個)、開關、滑動變阻器和導線若干,利用這些器材探究“電壓不變時,電流與電阻的關系”.

  (1)請根據圖6甲所示的電路圖用筆畫線代替導線將圖乙所示的實物連接成完整電路.(要求連線不得交叉)

  推薦閱讀:

  (2)實驗中依次接入三個定值電阻,調節滑動變阻器的滑片,保持電壓表示數不變,記下電流表的示數,利用“描點法”得到如圖6丙所示的電流I隨電阻R變化的圖象.由圖象可以得出結論:_________.

  (3)上述實驗中,小強用5 Ω的電阻做完實驗后,保持滑動變阻器滑片的位置不變,接著把R換為10 Ω的電阻接入電路,閉合開關,向_________(選填“A”或“B”)端移動滑片,使電壓表示數為_________V時,讀出電流表的示數.

  (4)為完成整個實驗,應該選取哪種規格的滑動變阻器_________.

  A.50 Ω1.0 A;B.30 Ω1.0 A;C.20 Ω1.0 A

  (5)閉合開關后發現,電流表示數很小,電壓表有示數,但無論怎樣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兩表示數都不變,原因可能是_________.

  考點9 電流表示數的變化

  例9 如圖7所示電路中,電源電壓保持不變,閉合開關S后,將滑動變阻器R2的滑片P向右移動,在此過程中( )

  A.電流表A示數變大,電壓表V2示數變小

  B.電流表A示數變大,電壓表V1示數變小

  C.電壓表V1示數變小,電壓表V2示數變大

  D.電壓表V1示數不變,電壓表V2示數變大

  例10 在如圖8所示電路中,電源電壓保持不變.閉合開關S,將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動,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電壓表V的示數不變,電流表A2的示數變大

  B.電壓表V的示數變大,電流表A2的示數變大

  C.電流表A1的示數與A2的示數同時變大

  D.電流表A1的示數與A2的示數同時變小

  考點10 電流的熱效應(電能轉化為內能)

  例11 電流的熱效應是_________.

  例12 (2018·煙臺)常溫常壓下,一臺標有“220V 2000W“的電熱水壺正常工作時,將質量為1kg、初溫為20℃的水燒開,需要的時間是_________s [假設該熱水壺產生的熱量完全被水吸收,c水=4.2×103J/(kg·℃)].

  考點11 電流的磁效應(電能轉化為磁場能)

  例13 如圖9所示,GMR是一個巨磁電阻,其阻值隨磁場的增強而急劇減小,當閉合開關S1、S2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電磁鐵的右端為N極

  B.小磁針將順時針旋轉

  C.當P向左滑動時,電磁鐵的磁性增強,指示燈變暗

  D.當P向右滑動時,電磁鐵的磁性減小,電壓表的示數減小

  考點12 了解電流的化學效應(電能轉化為化學能):蓄電池充電和電解水實驗.

  此環節設置的“例7”至“例8”全面復習了電流與電壓和電阻的關系,學生通過對問題的思考和解決,掌握科學探究中隱含的控制變量方法和圖像法.利用圖像法分析實驗數據,得出實驗結論.而對控制變量法的掌握和應用,提高了學生科學探究能力.“例9”要求學生會用歐姆定律解決串并聯電路中電流表和電壓表示數變化問題,貫徹了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課程理念.“例10”至“例13”從能量轉化的角度總結歸納出電流的三種效應.五道習題就將分散在各章節中的相關電流知識有機的整合起來,打通了教材章節間知識的縱向聯系和學科知識間的橫向聯系,讓學生建構起以“電流”為中心的完整的知識結構,讓學生感悟到如何去打通知識間的脈絡,學會復習舊知的方法. 而處理這些物理問題時,可讓學生之間交流、展示、質疑和釋疑,教師只需要給予學生恰當的激勵評價即可,放手發揮學生主體作用,效果往往比教師被動講解要好得多.

  3 精編習題,提升思維能力

  習題也是一種重要的教學資源,全面考查學生對物理概念和物理公式的理解,是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一種重要方式.習題主要來源于教材的例題,中考命題,平時學生易錯題.在吃透教材,解讀《義務教育物理課程標準》要求,理解中考說明前提下,根據學生平時出現的錯誤,設計難度適中的習題,按照先易后難的原則,讓學生感受到“跳一跳就可摘到桃子”,從而增加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對于電流單元復習課,筆者是這樣安排習題復習的.

  考點13 計算串聯電路中的電流

  例14 如圖10所示,電源兩端電壓U保持不變,電阻R1的阻值為6Ω,電阻R2的阻值為18Ω.當開關S閉合時,電壓表示數為3V.求:

  (1)電流表的示數I.

  (2)電源兩端的電壓U.

  考點14 計算并聯電路中的電流

  例15 如圖11所示,電阻R1為8Ω,電源兩端電壓為12V,開關S閉合后.求:

  (1)當滑動變阻器R接入電路的電阻R2為30Ω時,通過電阻R1的電流I1和電路的總電流I;

  (2)當滑動變阻器R接入電路的電阻R3為20Ω時,通過電阻R1的電流I1′和電路的總電流I′.

  考點15 利用圖像計算通過可變電阻的電流

  例16 利用標有“6V 6W”的燈泡L1和“6V 3W”的燈泡L2進行實驗.(1)當L1正常發光時,通過L1的電流為_________A;(2)如圖12甲所示,A,B分別為通過燈泡L1和L2中的電流隨兩端電壓變化關系的曲線.現將兩燈連入如圖12乙所示電路中,使其中一個燈泡正常發光,則電路消耗的總功率為_________W.

  考點16 利用電功率計算電流

  例17 一只規格為“220V 400W” 燈泡接入家庭時,當燈泡正常發光時,通過燈絲的電流是多少?當這只燈泡的實際功率是25W,通過燈泡的實際電流是多少?(燈絲的電阻不受溫度的影響)

  考點17 電能轉化效率例

  例18 某的工作電壓為380 V,工作時流過電動機的電流為2 A,線圈內阻1Ω,試求電動機工作時.求:(1)電流每分鐘做了多少功?(2)線圈每分鐘產生多少熱量?(3)求電能轉化為機械能效率是多少?

  編制“例14”到“例15”問題的目的,是考查學生對歐姆定律的同一性、同體性、同時性的理解,學生在運用歐姆定律解決問題時,極易張冠李戴.解決“例16”的問題,要求我們借助圖像,正確辨別定值電阻和可變電阻,對于可變電阻,不能運用歐姆定律計算電流大小,要分析圖像,找出對應狀態下的電流值.要解決“例17”的問題,除要求我們正確理解額定功率、額定電壓、實際功率和實際功率外,還會對電功率的計算公式進行變形,思維難度又增加了.對于“例18”的問題,電流通過電動機時,電能除轉化為動能外,還轉化為內能.要解決此問題,就要正確出計算電能W=UIt,內能大小通過焦耳定律Q=I2Rt,間接運用能量守恒定律計算出動能W′=W-Q,最后用轉化效率公式η=W′W×100%,此題也是最難的,做單元復習的壓軸題,作為最后一題使用.通過精心設計問題,除覆蓋了教材知識點外,著重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能力,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4 結束語

  單元復習課教學要本著整合課程資源思想,以教材為依托,以物理量為中心組織教學資源,結合學生實際情況,精心編制物理問題,將分散的知識點集中起來.把知識編成辮子,穿成串子,形成較為完整的知識體系.整合后的課程資源要體現物理思想和科學方法,與《義務教育物理課程標準》要求相吻合,不要隨意拔高.在實施教學過程中,以任務驅動教學方式為主,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輔以教師的主導作用,運用多樣化教學方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著力培養學生的物理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 劉永樹.小豆漿 大作用——以“壓強”復習課教學實踐為例[J].中學物理,2018,36(24):45-47.

  [2] 人民教育出版社課程教材研究所物理課程教材研究開發中心.義務教育教科書物理(九年級全一冊)[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3] 張恒泉.有效整合 推陳出新——以“平面直角坐標系”單元復習為例[J].理科考試研究,2019,26(06):26-27.

  [4] 劉永樹,李海英.初中物理教材資源的深度開發[J].教育科學論壇,2013(04):41-42.

  推薦閱讀:《物理實驗》雜志創刊于1980年,是教育部主管、東北師范大學主辦的學術期刊(物理類),是教育部高等學校物理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的會刊。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上杭县| 建始县| 安丘市| 邛崃市| 武邑县| 茂名市| 舞钢市| 开江县| 新建县| 河源市| 大英县| 烟台市| 柳河县| 永安市| 蒲城县| 太谷县| 射洪县| 六盘水市| 兴文县| 宁城县| 文成县| 房山区| 和田市| 石屏县| 宜州市| 龙口市| 阿合奇县| 石景山区| 松溪县| 开鲁县| 囊谦县| 开化县| 兖州市| 昌江| 儋州市| 澄城县| 德钦县| 长白| 体育| 渭南市| 淮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