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由于平行班級學生的基礎參差不齊,個體差異較大,傳統布置作業的方式已不適合注冊入學后的學生。如何讓好學生“吃得好”,中等生“吃得飽”,差生“吃得下”,顯然,一刀切不科學。我們進行了如下改革實踐:(1)增加課堂筆記的考查,促進學生在課堂上邊聽邊練,動腦動手動口。(2)課外作業分為基礎題與提高題,供學生自行選擇;基礎非常薄弱的同學(高考數學分數30分以下的),只要求把課堂上的例題與書本上典型的例題重新做一遍,再寫一下體會即可,這樣處理避免了作業的相互抄襲。(3)每章結束后布置綜合、應用性的開放式大作業,這樣的題目沒有標準答案,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和及時小結,有助于提高綜述與自學能力,同時也為期末考試改革奠定基礎。比如我們以“就教材試述導數的應用有哪些”作為期末考試開一頁的備選題,按照一定的比例選擇。論文發表:《高教探索》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新聞出版總署、正式批準公開發行的優秀期刊。自創刊以來,以新觀點、新方法、新材料為主題,堅持"期期精彩、篇篇可讀"的理念。高教探索內容詳實、觀點新穎、文章可讀性強、信息量大,眾多的欄目設置,高教探索公認譽為具有業內影響力的雜志之一。高教探索并獲中國優秀期刊獎,現中國期刊網數據庫全文收錄期刊。
關鍵詞:傳統試卷,教材建設,高職教學,教學職稱論文投稿
實踐證明,傳統的閉卷考試方式不適用注冊入學后的學生,需要建立一種寬松的開放式的,以發展學生能力為主的考核方式。開一頁考試方式即期末允許學生帶一張A4紙進入考場,但內容必須手寫,考試結束隨試卷一并交上,這張紙上所記錄的內容也作為打分的一項參考。我室采取了由點及線到面的路線不斷進行考試改革試驗,先后在個別班級試驗了開卷+閉卷、開一頁及學生自主選題等考試形式。結合教學改革的指導思想與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室選擇了開一頁考試方式。期末試卷中設有綜述題,題目從平時布置給學生的開放式大作業中選取,這樣處理,學生結合平時的復習小結就可以考出理想分數,從而緩解考試畏懼心理,減輕了考試負擔。開一頁考試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改善了學習習慣,增強了自信心,大幅度地提高了及格率。
一、修訂教學大綱
注冊入學后,結合培養目標、學生實際及數學學科在專業培養計劃中的地位與作用,教研室確定了修訂的原則——明顯降低計算技巧性與繁難度的要求,提高學生對數學主要概念和重要定理公式及常用數學思想方法的理解、掌握和運用,刪去學生難以理解以及今后學習工作中少用或不用的內容,突出數學的應用性。本著該原則,我們大幅度修訂教學大綱,調整教學要求,轉移教學重點,刪去隱函數、參數方程導數、若干初等可積函數類等內容。經過三年的使用及反饋,修訂后的大綱是可行的,基本適應了注冊入學后學生的實際情況,教學秩序正常,比較貼合專業建設需要。
二、教材建設
教材建設作為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的一個抓手,對教學改革和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具有重要意義。我們依據教學大綱的精神,結合專業建設需要和學生實際情況,重新編寫高等數學教材。
明確教材內容的廣度、深度及難度。民辦高職院校高等數學教材內容的選擇應以各專業建設需要為基礎,以學生今后的工作學習與發展為準繩。一元微積分是各專業在教與學中所需要的共同知識,確立以一元微積分為高等數學內容的主體,輔以空間解析幾何初步、微分方程等內容,相對保持微積分內容體系的完整性。同時兼顧教材的彈性,對個別專業需要的其他數學知識以選修的形式編入。我們在注意數學內容自身的系統性和邏輯性的基礎上,刪去一些學生難以理解和接受的內容及有關運算技巧的訓練,突出含有常用數學思想方法的基本運算;教材中盡可能編排簡潔直觀的圖表,以幫助或加深學生對重要或抽象內容的理解和掌握;教材中以定義形式出現的概念,盡可能用實例引入,幫助他們理解掌握概念的實質和初步應用。這樣處理某種程度上也緩解了課時少教學內容多的矛盾。
突出數學的應用性。在高等數學教材中,編選具有實際背景、有關專業特點、與實際生活有聯系的應用題,凸顯數學的工具性,旨在加強學生應用數學原理和方法吸收專業知識的意識與能力,讓學生體會學習數學是必要的,以此激發學習興趣。
根據高職教育培養目標、學生認知規律及數學特點進行編寫。首先,強調數學的思想和方法。注冊入學后的很多學生對數學符號、常用函數等辨別不清。我們循此進行教學重點轉移,加強學生對基本理論、常用數學思想方法的理解、掌握與應用。每章后編排含概念性的思考題與綜述題。如在定積分章節編寫“觀察曲邊梯形面積圖,你能得到哪些啟示結論和聯想”的綜述題。幫助學生理解掌握概念的實質、引申及應用,領悟其中蘊含的數學思想,引導教師轉變教育思想觀念,也為期末考核評價方式的改革奠定基礎。第二,用直觀易懂的語言闡述教材內容。用通俗易懂的語言闡述概念的實質,如“鄰域”改為“該點近旁”,極限闡述成無限接近某個確定的常數,導數闡述成因變量對自變量的變化率……然后視學生情況逐步深化。此外,教材中的重要定理公式,適當給予證明,不苛求嚴格的數學論證,盡可能借助幾何直觀闡釋,突出如何應用定理公式解決具體問題,便于學生理解掌握與應用。第三,教材中例題、習題和復習題力圖自成體系。教材中編選的例題、習題和復習題,對知識理解起輔助作用,難易度明顯,呈梯形分布,考慮學生現在學習和再發展的需要。第四,注意與初等數學內容的銜接。在教材編寫中我們注意了與初等數學內容的銜接,考慮學生在已有的知識基礎上如何拓寬、加深、提高,避免簡單重復教學。同時編寫有關數學史及數學家的故事,以增加教材的趣味性和可讀性。
三、構建有效的教學策略:“說概念,析定理,明方法,強練習”
說概念——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詮釋概念的實質,指明它的來源和應用,適當介紹產生的背景;析定理——注重分析定理公式的結構,明確定理公式的使用條件,重點介紹如何應用定理公式解決具體問題,一般不作證明;明方法——對常用的數學方法剖析蘊含的數學思想,歸納出解題的步驟,指明問題解決的方法,引導學生通過練習自行解決具體實際問題;強練習——通過各種教學活動強化課內外實踐,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方式,督促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激勵學生自學、互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