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論文摘要:初中學生正處于身心發展的最佳時期,他們對新事物充滿了好奇心和探究欲,在他們探究、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教師要因勢利導,充分發揮多媒體在突破教學重點和難點方面的功能與效用,通過慢放、定格、預覽等方法,使抽象的教學內容具體化,使一些煩燥的內容形象化,增強學生的直觀感知,形象思維,把學生急于想知道、想了解的問題講深講透,使學生盡快懂得知識的來龍去脈。
一.巧用現代媒介,激發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多媒體集圖像、聲音、文字為一體,可以化繁為簡、化靜為動,化難為易,對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催生學生的語文情感,有著其他方法無法比擬的作用。教師要圍繞新課程改革的需要,巧用現代媒介,激發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對新鮮事物的好奇心,引發學生對語文學習的求知欲,用“生動活潑、寬松愉悅”的氛圍引導學生主動學習、積極思考、互動探究,不斷提高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口語表達能力和讀書編寫能力,使學生的綜合素養和人文素養得以提升。筆者在教學中,注重運用現代媒介創設學生樂學情境,調動學生情感,陶冶學生情感,滿足學習需求。注重用多媒體調動學生的學習情緒,用生動的畫面刺激學生的感官,用快捷的方法增加課堂教學內容,使學生與作者的情感產生共鳴,才能獲得最佳的教學效果。如筆者在教學古詩《觀滄海》一課時,為激發和調動學生的學習情感,我在課前收集了中央電視臺著名播音員朗誦的詩配畫《觀滄海》影像,在課堂上進行播放,朗誦者那雄渾的聲音與精彩的畫面融為一體,學生們好象置身于當時的情景之中,面對浩瀚的滄海,體會品味大軍事家、文學家曹操的博大胸懷和理想信念,在他們興趣正濃,思維正活之際,我讓學生朗讀課文,回答問題,學生披情入境,學習興趣極濃。
二.利用現代媒介,突破重點難點,增強語文教學的實效性
如,筆者在教學《看云識天氣》這篇科普類說明文時,由于學生生活閱歷不夠豐富,抽象思維不夠全面,對天文知識了解不多,說明類文章學生不感興趣的特點,盡管作者費了許多筆墨分別描述了各種云的形態,介紹多種云可能帶來的天氣變化,但一個個生疏、生硬、生僻的氣象名詞,專業術語,讓許多學生存有畏難情緒。這時,現代媒體的作用就能顯示出來,筆者通過網絡途徑收集了課文中介紹的不同種類的云,并把查找到相應的云圖片,配以簡要的文字,制作成多媒體課件,在課堂上為學生進行展示,讓學生邊看課件,邊讀課文,使學生對每種云都有一個直觀的認識,對學習的內容有了更深的理解,對文章的寫法有了更深的認識,有效地突破了教學難點。
三.運用現代媒介,擴大教學容量,提高課堂教學的多樣性
在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進程中,提高語文教學質效,整合教學資源、拓寬教學渠道、擴大教學容量是改進教學方法、優化教學過程、提高教學質量的前提和關鍵。現代媒介以其信息容量大,儲存內容多,講解過程細的特點,越來越得到師生的認同和歡迎,運用多媒體技術的優勢,使圖像、影音、文字巧妙結合,可以實現課內外有效溝通,可以拉近時空的距離,可以激活學生的思維,優化教學環境,拓展教學內容。如,筆者在教學《魯提轄拳打鎮關西》一課時,為幫助學生了解掌握魯提轄到魯智深的發展過程,在導入新課時,我在課堂上播放劉歡演唱的《好漢歌》,那動聽的旋律、激昴的歌詞、大氣的演唱,一下子調動了學生的學習情感和探究興趣,接著我又為學生播放了電視劇《水滸》中魯提轄拳打鎮關西、倒拔垂楊柳、大鬧野豬林、占據二龍山等片段,幫助學生了解、認識魯智深這一人物形象,分析、討論魯智深的形象特征,同時,指導學生在課后閱讀《三國演義》,了解其他108將的性格特征,不但豐富了教學資源,而且擴大了教學容量,拓展了教學的廣度,提升了學生的理解程度,實現了自主學習,互動探究的有機融合,實現了促進教學相長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