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亚洲日韩新视频_97精品在线观看_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_91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我國教育技術學人才培養現狀與未來趨勢

來源:期刊VIP網所屬分類:教育技術時間:瀏覽:

  摘要: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以及疫情期間的影響,對教育產生了重大沖擊,也使教育技術學面臨著挑戰和契機。我國教育技術學本科專業成立近40年以來,人才培養的現狀和發展趨勢廣受學界的關注。該文采用文獻研究與調查研究的方法,梳理總結了我國教育技術學專業發展歷程、人才隊伍建設、專業發展方向和培養規模布局等,剖析了當前本碩博專業學科發展與人才培養情況,并提出了新時期教育技術學發展的契機建議,為教育技術學專業和學科人才的培養提供參考。

  關鍵詞:教育技術;學科;專業;人才培養;現狀;趨勢

教育論文發表

  推薦閱讀:《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面向全國學校教育的發展管理、教學研究、科研創新和師資培養等領域,展示我國學校教育科研領域的最新成果,交流教學管理與課程建設方面的新鮮經驗,研究教育改革與發展中的重大現實和理論問題。

  一、研究背景

  教育技術學,是當代教育科學與信息技術科學相融合的新興學科,也是國家教育信息化和智能教育建設,迫切需要大力發展的學科[1]。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然暴發,各級各類教育機構都轉戰網絡空間開展“停課不停學”活動,非常時期的應對策略,加速了教育信息化進程的發展,對信息化教育人才培養提出了新的實踐要求。2020年是我國“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十四五”規劃即將啟航。人才是第一生產力,未來五年教育技術學的人才培養,不僅將影響我國教育技術學科專業的生存發展,更將對新時期全國教育信息化事業的發展進程,產生重大影響。

  人才培養和學科專業發展互為支撐。學科作為相對穩定的知識體系,注重科研人才培養,旨在培養碩博研究生;專業則面向社會就業之需,旨在培養社會所需的各類人才[2]。本研究基于我國教育技術學人才培養現狀,從教育技術學本科及研究生人才的培養,也即是專業和學科兩個方面出發,全面梳理和深入探究目前教育技術學專業學科建設中的人才培養現狀,為未來五年的人才培養路徑和策略提供參考。

  二、教育技術學人才培養現狀

  (一)本科專業人才培養現狀

  1.專業發展現狀分析

  1983年,華南師范大學李運林、李克東兩位教授領銜創辦了新中國第一個電化教育(教育技術學)本科專業,開辟了我國教育技術學本科專業的發展道路。截止到2010年,全國共有232所學校開設了教育技術學本科專業[3]。隨著社會發展和技術更新,教育技術學本科專業也不斷根據社會用人的供求平衡而有所變動起伏。根據教育部公布的年度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備案和審批結果[4],2010—2019這十年來共備案和審批新增教育技術學本科專業14所院校,撤銷專業34所院校。其中,就學校類型而言,新增專業類型以師范類院校為主,共7所院校,占總數的50%,撤銷專業類型以綜合類院校為主,共20所院校,占總數的59%(如下頁圖1所示);新增專業和撤銷專業的學校類型,都以普通高等院校為主;就分布地區而言,華東地區撤銷專業最多,共有8所院校,占總數的24%,其中又以浙江省份最多,共有3所院校;東北地區無新增教育技術專業的院校,其余各地區比例相當。

  2.人才培養成果梳理

  師資隊伍是人才培養的根本保障,在南國農先生等前輩努力的基礎上,多年來,教育技術學專業的師資隊伍不斷擴充升級。目前已有包括“終身教授”何克抗教授、祝智庭教授,“國家級教學名師”桑新民教授、傅鋼善教授,還有“長江學者”特聘教授黃榮懷教授等為代表組成的高層次人才師資隊伍[5]。

  歷史上成系列建制的專業教材,也為本科人才培養提供了豐富的教學資源,對于專業人才培養的規范性,發揮著良好的促進作用。1985年,由南國農、李運林兩位教授編寫并審定了全國電化教育課程教材《電化教育學》《電化教育基礎》等系列教材[6],自此拉開了專業化教材的建設序曲。2000—2005年左右,我國教育技術學專業組織了兩次大型的系列教材編寫工作共出版教材35本,主要包括教育技術導論類隋8本,占總數的23%);教學設計類(有7本,占總數的20%);計算機與教育類(有5本,占總數的14%)等多個類型的教材內容,其它類的教材出版數量均為一本,包括教育傳播學、教育信息處理、教育技術學專業英語等,如圖2所示。這些教材的建設為我國教育技術專業人才培養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國家級教學成果獎的評選,反映了專業教學的質量和學科團隊的整體水平,教育技術學專業自1989年開始國家級教學成果獎評選以來就碩果累累,專業影響范圍日益擴大,獲獎種類和研究方向逐步多元,獲獎學校涵蓋了師范類、綜合類等各種類型的學校,其中,華南師范大學連續八屆獲得9項國家級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

  在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方面,在陸續公布的7批國家特色專業名單中[7],共有8所院校的教育技術學專業入選,如表1所示。此外,為了加快建設高水平本科教育,2019年教育部印發了《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實施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雙萬計劃”的通知》[8]。在第一批評審中全國共有8所高校的教育技術學專業入選為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分別是華中師范大學、江南大學、華南師范大學、西北師范大學、浙江師范大學、曲阜師范大學、四川師范大學、天津師范大學。另有15所高校的教育技術學專業入選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二)學科研究生人才培養現狀

  1.學科人才培養方向分析

  近幾年來,隨著《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的啟動,以及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對于教育實踐與教育創新的深度影響,推動了教育技術學科人才培養方向的新變化:一方面注重培養學科人才在新媒體、新技術、新理念和新方法指導下的理論研究水平,另一方面注重培養學科人才的實踐創新本領[9]。

  以全國各高校教育技術學專業研究方向為數據基礎,通過Wordcloud插件,對詞頻進行優先級分析,形成如圖3所示的教育技術學專業研究方向熱點的詞云圖。可以看出頻率最高關鍵詞依次是教育、應用、技術,這體現了教育技術學作為方法論學科關注實踐應用的特性。

  按專業名詞的頻率來分析,如圖4所示出現頻率較高的方向有:教育信息化理論、教育信息管理與評價技術、智能學習系統、智慧教育應用、教育游戲動漫、多媒體技術以及網絡遠程教育等。在理論研究中,教育技術基本理論、遠程教育基本理論等是重點;在實踐研究中,則突顯了新型智能技術、大數據、物聯網、3D建模等的重要作用,顯現出教育技術學學科的應用性特征[10]。

主站蜘蛛池模板: 石河子市| 南丰县| 台江县| 罗甸县| 普安县| 莆田市| 平湖市| 通州市| 精河县| 高台县| 前郭尔| 鹤山市| 耒阳市| 宜黄县| 阿拉善右旗| 淮阳县| 台州市| 陇西县| 钟山县| 东乌| 东阿县| 互助| 富锦市| 长宁县| 呼图壁县| 象州县| 阿拉善左旗| 宜城市| 重庆市| 库车县| 彩票| 安义县| 丰城市| 巢湖市| 蓬莱市| 于田县| 天峨县| 花莲市| 绍兴县| 榆林市| 宁化县|